鄭紅珠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逐步推進,相較以往來說,各個階段的教學模式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教師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如“先學后教”模式被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文章著重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先學后教”模式的優勢以及有效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先學后教;小學語文;應用
一、 引言
課堂教學研究是教育教學永恒的重點課題。在當前教育逐漸轉向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更加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水平、勞動技能和身體及心理素質,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形式,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訓練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語文學科貫穿學生學習生涯全過程,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養成探究式的學習習慣。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強、與生活實踐關聯緊密的學科。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語文課堂還是采用保守的“老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課堂氛圍沉悶,缺乏趣味,學生普遍被動接受知識、等待灌輸知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甚至有些班級兩極分化嚴重,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革新勢在必行。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
語文學科教授的內容大多是文字性的,學生若是在上課之前沒有對課文進行初步的了解,那么在課堂上只能簡單地跟著學習,更不要說深入理解了,甚至會出現教師課上完了,學生還沒明白課文的內容的現象。可想而知,課堂的教學效率是非常低的。而語文學科更多的是對自學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課堂上連基本的知識掌握都不能保證,如何談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課堂的整體把握不夠
在語文課堂中,由于教師教學理念保守、傳統,采用現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難以整體把握課堂,對課堂整體控制有所欠缺,課堂氛圍較為僵化,導致學生對當前的教學方式“不適應”,進而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整體把握不夠,對語文學科的認知較為簡單,對語文學習興趣不足。對于語文學科拓展涉及的文學、哲學、史學等領域,學生了解的就更加少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束縛在單純的語文學科,發散性思維不夠,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不夠全面、深入。
(三)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主體不清
不少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在課堂上要“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忽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課堂形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尤其是語文學科所要具備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的安排學生需要絕對服從,如果小學生無法積極地融入課堂,就自然無法安心地學習知識。
三、 小學語文課堂中“先學后教”模式的優勢
“先學后教”模式倡導學生自主大膽地探索知識,提高思維創新等綜合素質,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現狀,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愿意學習語文,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一)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先學后教”模式中,教師改變了以往主觀意識的備課和授課,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把課堂重點放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以多種教學方式為載體,靈活設計教學,利用情景設置、播放音像資料等形式,讓學生獨立地思考、領悟知識,從而更好地吸收知識。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解決大部分問題,教師對難點、重點問題進行指導,同時配合使用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增強求知愿望,對學習更加積極主動。除此之外,“先學后教”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表達觀點,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更加深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建立起學習自信心。
(二)更加注重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
傳統的語文課堂往往由教師主導思考方向,在接受教師觀念的基礎上,學生沿著設定好的路線去思考,這將會弱化學生的質疑能力。沒有質疑的學習是不完整的,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先學后教”模式注重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交流合作學習,通過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吸收消化語文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式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在相互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跟蹤參與討論的過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更加注重差異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效率參差不齊,有學得快的,也有學得慢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效率和質量都能得到最大的保證。而傳統教學模式難以達到差異化教學的目標,對教學內容“一刀切”,忽視不同學生對教學的不同需求。“先學后教”模式倡導“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具有一定的彈性。差異化教學不是簡單地分類,而是遵循平等性、主體性的基本原則,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目標進行分類,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的評價也有不同的標準。差異化教學有利于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四、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先學后教”模式的注意點
“先學后教”模式是一種創新型教育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受到教學觀念、教案制定、學生適應能力以及整體教學環境的影響,效果不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