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聞 馬文聰 陳修德 張德鵬 馮鏡銘

摘 要: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孤島效應”,圍繞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特點以及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以《創新管理》課程為例,探討該課程思政改革的目標,設計課程思政改革思路與內容,為相關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新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57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孤島效應”,指出“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形成協同效應。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指導,構建系統化的《創新管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創新管理》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相結合,使《創新管理》課程教學在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切實發揮立德樹人的育人作用,實現課程思政的主要功能。
《創新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創新管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創新與創造力的關系,戰略與創新的關系,新產品開發的流程,創新的文化氛圍,創新的支持流程等內容,了解創新管理在具體企業實踐中的應用,逐漸培養創新管理思維?!秳撔鹿芾怼氛n程作為面向工商管理相關專業高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因此是適宜于融合思政內容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一門理想載體課程。因此,強化《創新管理》課程思政教育,有助于通過潛移默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大三階段理解中國創新發展的現狀與面臨的嚴峻挑戰,明確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這對于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勇做社會主義接班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1 《創新管理》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目標
課程思政是一種教學模式或教學手法,與思政課程存在本質的區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對獨立的思想政治課程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如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馬克思哲學等,此外需要教師掌握融合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教學技巧,因此課程思政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孤島效應”,應該結合工商專業課程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充分吸引學生為基本要求實現課程思政的融合,發揮課程思政的教學優勢,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課程思政改革后,應該實現以下目標:
(1)結合多媒體與案例教學,提高課堂趣味性,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課堂吸收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展開案例教學與案例分析學習,選用學生熟悉的企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包括:蘋果、銥星公司、諾基亞、中集集團、丁香園、海底撈、南車四方、谷歌、通用電氣、比亞迪、谷歌、韓都衣舍、海爾、華為、小米、特斯拉、寶潔等。
(2)采用翻轉課堂,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創新的過程與模式單元,邀請學生查找資料,分享中國高鐵的研發歷程與成就,播放相關視頻。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自發吸收、傳播相關知識,加深學生對中國高鐵成就的理解,掌握創新的全過程。在自主創新知識單元,邀請學生查找中國高端制造業、能源業、電子信息業、生物業、節能環保業的相關資料,總結以上行業自主創新的現狀與發展。
(3)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創新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戰略布局。通過中國高鐵、盾構機等國之重器的介紹與相關技術引進、消化再吸收的歷程介紹,引導學生了解二次創新的定義,二次創新是技術后發國家追趕技術先發國家的一條捷徑。然而無論是哪一層次的二次創新,均沒有突破原有的技術方式,當新技術出現打破原有的技術范式時,技術后進國家的“后發優勢”就成為“后發劣勢”。中興事件與華為事件提醒我們,中國企業必須進一步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二次創新不能幫助我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技術輸出國”,“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2 《創新管理》課程的課程思政改革內容
《創新管理》課程的知識單元一共有16個,對應每一個知識單元,梳理了課程思政的融入點、融入方式以及預期成效,如表1所示。
3 結語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孤島效應”,建設課程思政,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本課程最終將實現的課程思政目標是:(1)結合多媒體與案例教學,提高課堂趣味性,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課堂吸收力;(2)采用翻轉課堂,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創新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戰略布局?!秳撔鹿芾怼氛n程思政的具體實施涉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依托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教學資源,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廣泛受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高質量實現路徑。
參考文獻
[1]劉勇.“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化建設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7,(12):88-91.
[2]李煒錚.用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改革工商管理專業課教學[J].商業文化,2020,(22):78-79.
[3]趙慶華.“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經濟統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踐——以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0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