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提出的教育新目標,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高中化學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核心素養成長,要注重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切實提升自身核心素養,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 ?核心素養 ?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品質,也就是說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高中化學教師來說,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滲透核心素養培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并且要對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采取新型教學手段指引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
一、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高中化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物質進行觀察、辨析,并且要分清楚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通過相應的化學符號來表示物質變化情況。同時高中化學教師還要指引學生能認真的分析物質結構、組成、性質,能從微觀的視角對物質進行分析。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通過化學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在相應的環境中,物質是出于一個動態運動的狀態。要學會從內外因、質變、量變等角度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析,并且能在分析物質變化過程中,對涉及的能量轉變問題進行考慮,強化學生的動態平衡思維。
3.認知推理與模型認知。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注意,對各種信息、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同時要結合已有的知識,能推測出物質性質、變化。高中化學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模型思維養成,讓學生可以根據相應的化學問題,結合自己學到的化學知識抽象出相應的模型,通過對模型進行分析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4.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化學學科本身與實驗有很大關聯,并且近幾年的高考中越來越看重對學生化學設計、操作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實踐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還需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進行培養,要指引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知識歸納總結,并且要對實驗進行獨立分析、思考,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開展創新,從而強化學生學習水平。
5.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知識時,還應該在完成教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培養,引導學生能形成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觀念。教師要指引學生深入思考化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指引學生合理地應用化學改善生活,并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學教材也較之過去有了一定變化,當前的高中化學教材有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等區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學生學情來優化調整教學方案,從而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1.注重教學情境創設
從本質上看,化學學科屬于一門自然科學,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屬于化學現象。但是在學生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出現大多屬于“潤物無聲”,這也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仔細觀察分析,很多學生會因此覺得生活與化學沒有關聯,學生認為學習化學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熱情不高,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依據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教學情境中對化學知識進行思考分析,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讓學生能對知識學習進行質疑,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氯氣性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引導學生回顧氧氣的性質,激活學生思維,接著教師為學生提供系列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在解決問題中實現核心素養發展。
(1)氯水是黃綠色,將氯氣通入水中,其反應屬于化學反應,還是物理變化?
(2)假設氯氣融入水中是化學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猜測氯氣與水發生反應的產物主要是什么?
(3)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測。
(4)將氯水地在pH試紙上,pH試紙剛開始會變成紅色,然后會褪色,證明什么?
(5)pH試紙褪色是因為氯氣,還是因為氯氣與水生產的產物?如何證明?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置系列問題,學生會在思考過程中逐步形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生思想等核心素養。并且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還涉及實驗要素,學生要自主設計實驗,開展實驗探究,這對于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的發展有極大幫助。在實踐中,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細致分析,并且要結合學生的需求設計問題,促使學生可以在思考問題、組織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綜合發展提供保障。
2.強化學生合作學習
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應該結合新課程特點,指引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進而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得到有效的促進。在對學生教學的時候,教師依據學生具體的學習要求,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數組,指引學生通過組內交流溝通和互動的方法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便于學生對化學知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并使得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滿足。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這一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進行很好地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對這部分知識進行討論。同時在各組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學生相應的指導問題,讓學生借助小組合作來處理問題。
問題一:在化學學科中,化學反應速度快慢時會用什么進行表示?并類比物理學中的知識。
問題二:物理學中,速度是用來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的。而在化學中,化學反應速率是表示什么的?
問題三:分別用N2、H2、NH3表示N2+3H2?2NH3的反應速率,思考在計算數值時,數據和化學反應計量數的關聯。
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指引學生對物理學中的速度進行類比,從而強化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學生在探究中會意識到,在同一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同一個化學反應速率,雖然各物質的表達數據有所不同,但是各物質的數值比存在關系,速化學反應速率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學生在此過程中還會逐步提高自身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3.關注實驗教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實驗部分也是很關鍵的一部分,其教學情況會對學生化學綜合素養提升帶來直接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高中化學教師要借助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增強實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實驗探究及創新意識素養提升。
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二氧化硫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探究,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判斷二氧化硫的性質。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為每個小組提供相應的實驗試劑、實驗儀器,讓各組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進行論證。如學生在證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時,教師可以提供pH試紙、石蕊試紙、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飽和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要求學生根據這些材料,設計實驗完成論證。又如學生在證明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時,教師可以提供材料碘水、氯水、溴水等材料,讓學生進行實驗。在證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時,提供淀粉碘化鉀試紙、飽和硫化鈉溶液、飽和硫化氫溶液等進行實驗論證。如在證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時,學生提出這樣的實驗方案:先將二氧化硫氣體導入品紅試劑中,觀察現象,學生經過觀察可以看到品紅試劑逐漸變成白色;然后在溴水中導入二氧化硫氣體,可以看到溴水發生褪色現象,接著加熱處理褪色后的溴水溶液,可以看到溴水溶液會恢復原來的顏色,從而達到證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特質。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根據教師給出的實驗試劑開展實踐操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顯著加深對二氧化硫性質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
在實踐中,高中化學教師還需要注意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實驗探究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操作的規范性、正確性,促使學生可以正確地開展實驗操作,促進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提升。并且教師要注意,在學生實驗操作完成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開展必要的實驗總結,為學生詳細地講解實驗操作要點,包括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同時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全面歸納,如二氧化硫具備的性質,結合實驗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總結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結合新課標要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并且要調整教學目標,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全面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員蓉、王會、梁永鋒. 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研究[J]. 山東化工,2020(21):195-196.
[2] 吳梅花.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討[J]. 科技資訊,2020(03):172,174.
[3] 鄭飛.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20(11):146.
[4] 周寧寧. 高中化學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5):8.
[5] 陳冬梅、趙玉峰.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9(03):45-46.
[6] 蔣麗莉. 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2):132.
[7] 李沖. 基于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教研版),2020(03):38.
[8] 曾閆麗. 高中化學教學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 試題與研究,2019(20):148.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正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