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和發展,任務群教學模式逐漸出現在高中語文的課堂中。這種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和梳理,并且這種方式的展開,還能夠從多種角度去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任務群的引導下,逐漸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等各項能力,使學生能夠逐漸掌握更加豐富的學習方法和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使學習內容能夠以任務的形式進行全面的展開,這種方式相較于傳統教學來說,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實踐能力。本文將針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任務群教學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任務群教學 新教材
高中語文這門學科在高中階段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標中,提出任務群教學這一概念后,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這要求了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出差異化的教學模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狀態,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任務群教學為核心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語言、文化、審美這四方面內容,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語文知識的關聯性和條理性,進而能夠以更加全面的角度去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使學生能夠逐漸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語文思維。
一、利用任務群設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讓教師有方向地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在進行任務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其中設立一個明確的主題,圍繞著主題進行任務群的構建,使學生能夠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并且,在樹立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去進行目標的設定,使任務群的目標內容能夠更具傾向性和針對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古文類的教學文章,在設定任務群目標時,應該將重點放在文字的理解方面,使學生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去讀懂文章。并在此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古文常識以及學習技巧,而教師在講解小說類文章的任務群時,需要將目標著重放在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使學生能夠掌握如何對小說的主題以及思想進行剖析和總結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深刻的理解小說類文章的真正內涵。并能夠實現對主題內容的延伸和升華,使其能夠感受到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之處以及其價值。因此,教師在開展任務群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針對文章內容的不同體裁和不同類型,而順利出合適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研究,進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學習效果和學習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解《紅樓夢》《邊城》這類文章的任務群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將重點放在使學生掌握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特點以及小說中所采用的藝術手法,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理解技巧和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小說類的任務群閱讀時,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此類文章的藝術價值,由此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學思想。
再例如,教師在講解《荷塘月色》《我與地壇》此類文章的任務群時,這一任務群主要展示了現當代作家作品,教師在設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將重點放在讓學生進行文章主題思想的研討中,使學生能夠對此類散文作品,擁有更強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師還需要著重關注教學的層次性,以合適的方式去處理不同任務群的共性和差異性,使自己的教學內容能夠更具條理性,任務群教學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的教學過程更加的細致、科學,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語文知識以及語文文章。因此,教師便需要注重教學目標的設立,為任務群教學的開展過程,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使其教學成果和作用能夠達到最大化。
二、利用任務群拓展教材內容
任務群的設計為教師的教學過程提供了較大的便利,使教師能夠逐漸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通過任務群來添加相應的閱讀文章,能夠讓學生通過對特定類型文章的閱讀而加深學生的閱讀感受,使學生能夠對語文文章的閱讀進行逐一突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立明確的任務群主題,使學生能夠在相應主題下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閱讀。并且,教師還需要適當地對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能夠更加的富有彈性,讓學生能夠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了解到更加全面、具體的語文知識內容。并且,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對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水平,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教師對閱讀范疇進行拓展能夠讓學生在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識基礎上,更加容易地對文章主題和思想進行分析和理解,使學生能夠在更加全面、豐富的思想基礎下,去不斷的感受文章主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從而讓學生能夠形成更加良好的核心學科素養。
例如,高中語文教材中存在著許多議論性的文章。于是,教師便可以設計出一任務群,讓學生能夠對議論文相關內容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研究和思考,讓其能夠了解議論文的表達特點以及寫作方式。例如,教師在講解《逍遙游》《蘭亭集序》,此類文章的任務群時,教師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課外內容,比如《春江花月夜》《代悲白頭翁》等作品,使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以及語文思想,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再例如,教師在講解《六國論》《阿房宮賦》這類作品的任務群時,以盛衰之因為任務群主題,可以在其中添加《六國論》等作品。這種內容的添加能夠讓學習內容更加具有彈性,使學生能夠在具有指向性的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進而全面實現任務群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在任務群學習過程中創設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的創設能夠保障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質量和效率,但課堂氛圍并不只是包括教師裝扮或是授課語言,教師還應該將重點放在課堂上文學氣氛的烘托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任務群學習能夠更加的合理、有效,使學生能夠在相應的氛圍下對文章的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而如今,隨著多媒體這項技術的引用,高中語文教師也開始在課堂上應用這種教學手段,使課堂上的氛圍能夠更加的活躍、生動。利用這種方法能夠實現針對文章內容而創設出相應的文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感受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氛圍和情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視頻、投影、圖片、音頻等等方式,來不斷地填充教師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如此豐富的表現形式下,產生較強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進而對文章文字的內容產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解《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等文章的任務群閱讀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搜索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在課堂上,將相關情景進行最大程度的展現,使學生能夠在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下,對文章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并且這種方式,能夠更加容易的讓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形中,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作者借著景物的描寫而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
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豐富、廣泛的網絡資源,去將作品相關的背景信息向學生進行講述和展示,讓學生能夠在背景知識的了解基礎上,而更加容易地對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教師在講解任務群中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教師這樣可以向展示出朱自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這一人物的思想和抱負,使學生能夠在文章的相關語句中,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達的豐富感情。再例如,教師在講解《離騷》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行上網搜尋與之相關的背景信息,讓學生能夠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對文章內容的主題思想進行理解和分析。
四、開展相關實踐活動
在高中階段開啟任務群教學,便需要以任務為學習導向。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任務群教學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去理解相關的語文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產生代入感來,對文章主旨進行深思。并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踐水平以及文章的具體內容,去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實踐內容設計。
例如,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長沙》這節課時,教師便可以以紅色精神為主題來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賽或是演講比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讓學生到課下去自行查找相關的文章或是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以及思考,將自己的情感進行全面表達。并且,在競賽開展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擁有較強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去進行參與。
五、構建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將文章的脈絡理清,并且使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能夠更加有條理。這一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加優良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也產生較大的幫助。在任務群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這種方式將文章中的具體結構以及內容形式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這種方式能夠更加容易的讓學生發現文章與文章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找到文章內容的側重點。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小采取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探究以及思維導圖的貢獻,逐漸產生較強的自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任務群《老人與海》《熱愛生命》這兩篇文章時,因為這兩篇文章的內容趣味性較強,并且景物的描寫以及心理的對白占據文章的主要部分,于是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出景物描寫的相關句子,或是心里對白的相關句子,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將這些句子進行標記,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觀察到文章的脈絡,之后再進行思維導圖的建構,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
結語
本文主要從五方面針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任務群教學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包括利用任務群設立教學目標、利用任務群拓展教材內容、在任務群學習過程中創設課堂氛圍、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構建思維導圖這五方面,希望能夠對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羅麗.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本書閱讀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5):76-78.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