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甜
摘要: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是在我國發展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再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時代提升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能力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分析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中有關鑒別力、處理力、領導力等方面問題,提出新時代提升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的基本遵循。
關鍵詞: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
意識形態一詞原意是“觀念的科學”,是在法國特拉西的《意識形態的要素》一書中首次提出。單獨從詞源學意義上,意識形態并不涉及政治,但是由于人是社會的動物,意識形態必然具有政治色彩,因此它既是一種觀念認識,又是一項政治能力。當前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十四五”將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意識形態領域使命任務更加艱巨。意識形態是關系國家總體安全、國家前進方向,國家發展性質的重要工作。而黨章指出: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黨員是構成中國共產黨的基石和細胞。黨員干部處于意識形態工作的第一線,這就決定了黨員干部必須具備意識形態能力這項核心能力,必須做好意識形態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努力做“先進思想的倡導者、理論創新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圍繞新時代黨員干部職能定位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我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的題中之義。
一、新時代提升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的重要性
黨員干部是黨直接與群眾面對面的橋梁和紐帶,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推動者,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者。當前,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意識形態作為政治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能力,即意識形態能力。加強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對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確立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關系國家政權的穩定
馬克思曾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一書中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的力量”,所以正是因為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能力關系國家政權的穩定,因為一個國家政權的崩潰總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只有黨員干部具備一定的思想鑒能力和判斷力,才能在工作中筑牢思想防線,從而瓦解各種西方思想的滲透,以及惡意針對中國“和平演變”的企圖,更好的維護國家社會的穩定發展。
(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客觀要求
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程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每一個黨員干部都面臨著如何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并且在各種錯誤思潮面前,與其堅決的作斗爭,只有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水平,才能在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問題的時候更加有信心和智慧來處理和解決,有充分的能力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面臨的困境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用實踐證明了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三大歷史性課題。但在意識形態領域,各種多元化的斗爭依然存在,一些敵對勢力尤其善于利用歷史敏感問題和社會熱點來進行詆毀我國的根本制度,甚至影響我國發展的大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盵1]這里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中有關“政治原則、思想認識、學術觀點”等方面的“三種問題”。
(一)政治原則問題
政治原則問題,是指黨員干部對意識形態領域重大問題的鑒別比較薄弱。絕大多數的黨員干部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新四史”的基本問題有較為清晰的認識,但是由于工作繁雜,部分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方向不明確,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定力不夠。追其根源是部分黨員干部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不夠,沒有充分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和內涵,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缺乏政治鑒別能力和敏銳的洞察認知能力,尤其是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上,沒有認清意識形態之爭在本質上是信仰、主義和制度之爭。
(二)思想認識問題
思想認識問題,即思想認識不明確,存在“兩張皮”現象。由于人是社會的動物,社會中每個人各不相同,經歷也彼此迥異,對社會的看法自然不一,同時每個人的思想既是個體的又是社會的,我們都在對社會的理解中確立自我,又透過自我去理解社會。比如,對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問題上,某些國家否定中國抗疫的成績,不斷輸出錯誤思潮,企圖轉移本國矛盾,制造混亂。也有的認為意識形態這件事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和取得可供提拔的工作政績,黨員干部就應該做好“務實”的工作;在這樣的思想認識下,意識形態建設難免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有的黨組織政治學習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流于形式、疲于應付,照本宣科的學習,缺乏有見地,接地氣的宣傳,因此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工作水平趕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學術觀點問題
學術觀點問題主要是打著學術研究旗號從事違背學術道德、違反憲法法律的假學術行為,在這一點上,黨史上是有過深刻教訓的。比如,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后,有人因此認為“20世紀最大的不幸是社會主義的崛起”,有人就此斷言“歷史已經終結”,這些喧囂刺耳的反馬克思主義黑色噪音,打著各種冠冕堂皇的旗號,披著學術研究的外衣,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少黨員干部很容易把學術觀點和政治原則混淆,因為這些學術觀點帶著學術研究的面具,經過精心的包裝,很容易擾亂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體現在對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的背離或反動,就會演化為政治原則問題。
三、新時代下加強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的基本遵循
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成效。新時代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各級黨員干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意識形態能力,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正確方向,始終站在意識形態斗爭第一線,旗幟鮮明的與各種錯誤觀點和言行作斗爭。
(一)思想上,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面對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領域,只有堅定不移的堅守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各種思想滲透面前砥礪前行,不為所動。黨員干部在思想上,關鍵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和觀點來武裝頭腦,才能在實際意識形態工作中,把它作為看家本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制度視角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這一要求,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宣言書”,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面對的錯綜復雜形勢和嚴峻風險挑戰的情況下,以黨建為引領,著力提升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意識形態能力建設的政治認同。針對當前部分黨員干部對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虛化和形式化等問題,有效的抓嚴、抓實各級黨員干部的黨建工作,要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讓黨員干部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推動者,確保黨員干部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等方面的“三種問題”,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在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上立場堅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作為,以求真務實作風努力做好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
(二)政治上,增強黨員干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責任
黨員干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首先就應該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始終把講政治守規矩貫穿于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過程。具體就是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在具體的工作中,不被迷惑,看清事件的本質,加強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其次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因為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就是政治的工作,就是要堅定的舉旗幟的問題,習總書記指出:“作為黨的干部,不論是在什么地方,無論是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要經得起風浪的考驗,尤其是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因此,黨員干部要不斷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覺悟,要學會用政治的眼光處理問題,尤其是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著什么方向”等根本問題上審視和定位具體的現實問題,從而傳播好黨的聲音。最后是要強化政治擔當,要有責任意識,這既是政治的要求,也是黨性的考驗。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把它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因此,各級黨員干部要把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樹立這種責任意識,當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推動者,才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
(三)實踐上,旗幟鮮明的與各種錯誤觀點和言行作斗爭
各級黨員干部要旗幟鮮明的與各種錯誤觀點和言行作斗爭,發揚革命的斗爭精神,提高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斗爭本領,以責任為使命,著力提升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的政治站位,也是新時代提升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的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著對于不同性質的意識形態話語權和合理性的斗爭,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這場斗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要始終站在意識形態斗爭第一線,不僅要有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辨別能力,比如有關“政治原則、思想認識、學術觀點”等方面的“三種問題”,要從整體、綜合思想動機和行為結果來看,正確區分三種問題,更要勇于與否定黨的領導、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各形各色的錯誤言行作不懈斗爭。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繃緊意識形態斗爭這根弦,主動學習,堅持不懈加強理論武裝,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并從中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以此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牢記初心使命,增強斗爭本領,在原則問題上堅決不退縮,在具體斗爭中要斗之有理,斗之有據,確保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指導權,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參考文獻:
[1]邢鵬飛.論新時代提高黨的意識形態領導能力的理論創新與實踐路徑[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
[2]佘雙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的路徑選擇[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8
[3]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重要文獻出版社,2015.
[4]龍小玲.基層黨員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提升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20(04)
[5]蔡仕炳.新時代領導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提升探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05)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2021年度校級一般項目“新時代黨員干部意識形態能力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CQDX2020B—015,項目負責人:張甜。
作者簡介:張甜(1991-),女,漢族,陜西榆林人,哲學碩士,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