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在一些領域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可掌握蘊含在數據后的規律,大大提高人們所做決策的正確性.基于大數據視角下進行高中數學教學,能使教學流程更加科學、高效,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內容進行研判,構建更加精彩的教學流程,從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大數據;課堂教學;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4-0008-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簡介:顧志堅(1979.9-),男,江蘇省南通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的思考力和創造力.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無論從知識點的數量,還是學習的難度,都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直接將課本知識生硬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必定難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時間長了,就會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和熱情.因此,教師應優化教學策略,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會產生很多的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產生的數據進行匯總、分類、處理,分析出其內在規律,對相關的教學活動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大數據技術的學習,提高大數據在教學中應用意識,建構更加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運用大數據,掌握學習狀況
高中數學涉及很多的知識點.部分知識點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教學中為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生學習的薄弱點,應注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一方面,平時應注重大數據理論知識的學習,把握大數據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路,運用大數據平臺收集學生的作業信息、測試信息,總結學生出錯率較高的習題,而后對習題進行處理.另一方面,明確學生薄弱知識點后,認真分析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原因,是習題難度較大還是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理解不深入,圍繞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優選經典的習題,為學生進行講解,進一步澄清學生認識,深化學生理解,使其切實打牢數學基礎.如通過分析大數據發現,學生解答需要分類討論的集合題目時出錯率較高.課堂上專門為學生講解以下習題,以彌補學生學習中的不足:
綜上所述,將大數據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很好的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幫助他們降低學習的難度,加快新知內化的歷程,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教學效率的明顯提升.因此,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高認識,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尋找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思路,使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更加牢固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其數學學習成績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靜.基于深度學習下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0(21):29-30.
[2]王炳炳.鉆研核心素養理論,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學數學,2020(15):83-84.
[3]陳秀陽.大數據背景下高中數學精細化輔導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9(19):11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