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艷
【摘要】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一經提出,就被發現其與工匠精神有密切的內在聯系。有研究者指出,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這種勞工神圣的職業教育觀,正是工匠精神培養的根本,而其中終身教育的英語素養培訓也是工匠素養的必要條件,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才是培養工匠精神的必要方法與途徑。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正是我國崇尚的敬業樂群職業道德,所以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對高職院校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培養和啟發作用。本文主要討論將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帶入到高職院校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英語素養的實踐經驗總結。
【關鍵詞】英語素養;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工匠精神
黃炎培是我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將畢生精力投入中華職業教育社和中華職業學校兩所院校的建設中,為中國職業教育實踐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中華職業學校作為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職業命名的學校,經歷了中國教育發展的各個時期,先后培養了十幾萬名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在新時代,我們再一次回顧黃炎培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研究以“工匠精神”為重要意義的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探討英語語言學習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重要性,這對于當代職業教育與國際接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道德緊緊相連,高職院校要主動承擔起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和使命,使得工匠精神不再是空中樓閣。在“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是黃炎培先生提出的職業教育的目標,提倡終身學習體系,倡導工學結合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這些思想與當前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有異曲同工之處。
一、勞工神圣是工匠精神的培養基礎
“勞工神圣”是很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重要觀點,進一步肯定了技能型人才對于國家建設的重要性,體現對勞工的尊重,讓職業學校的學生發現自己的勞動價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就是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因為其教育重點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應該注重辦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選擇,對于人才的工匠精神培養也十分必要。然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公眾對于勞工的認可度并不高,這使得社會上對于工人的認識不到位,也沒有更多的高端人才、科技力量愿意投身到工匠這個行業中。如今很多高職院校面臨嚴重的招生難題,而用人單位也存在“招工難”的現象,想要招聘熟練技工和工匠更是難上加難。
黃炎培先生經過長時間的教育實踐,提出“勞工神圣”的理念。他還親自書寫了“勞工神圣”四個大字懸掛于學校工廠,以此來教育培養學生。倡導勞工神圣的職業教育觀,提倡勞動的公平性,講求付出勞動應當得到相應尊重,提倡重視勞動,尊重勞動者,尊重他們所帶來的社會價值,尊重他們的社會地位。高職院校要弘揚勞動光榮、應用技能、創造創新的時代風尚,營造所有人都可以成才、所有人都能展現才能的環境。將勞動者光榮的職業教育觀發揚光大,是高職院校培養工匠學生的重要保障。
二、英語教育是工匠精神培養需求
在黃炎培的教育思想中,所有的教育都帶有職業意義,英語教育讓高職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有更寬廣的就業空間和就業選擇,英語教育也使得學生有能力閱讀國外更加尖端的工程書和技術指導,對于英文的說明指導不再陌生。這樣的教育不僅僅讓學生掌握了文化技能,更與實業需要相配合,職業教育的英語語言學習應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被更多人所接受、所承認,平等對待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英語教育是將文化素質培養作為職業的補習教育。當前我國經濟進入了新產業、新常態、新形態的階段,需要大量人才,需要更多動力。讓更多擁有英語語言能力的勞動者進入社會,將推進國民經濟的發展。英語教育也使得人才培養的質量不斷提高,讓人才能都接觸到更高級的技術理論書籍,這大大加強了產業工人的技能升級,也讓所有的基礎工人在自己的技術上可以實現不斷突破,加強了一線技術人才對技術的創新掌握能力,滿足了國家對于高端人才的需要,創造了更多高端人才的培養環境。這是時代的潮流,也是高職院校培養大國工匠的必然要求。英語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業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素養的要求更是日新月異,因此工匠對于英語的熟悉就顯得更加必要。所以英語教育、英語學習成為人才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必要條件。
三、工學結合是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國傳統教育強調教書讀書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出現了很多人“只會讀書,不會動手”的情況。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黃炎培先生在他的辦學實踐中嚴格要求課程設置上理論課與實習課時間各占一半,受教育者一半時間聽課,一半時間工作,在日積月累中,對于各種學習的技能單獨練習達到熟練。而教師既要對理論知識有更加專業的把握,并且要有實際工作經驗。在日常教學中,學校的附近要有農場和工廠讓學生能夠實地實踐,為了讓學生重視實踐教學,在畢業證書的頒發上,對于理論知識和實習課的學分都是有要求的,學生想拿到畢業證書,就必須在工作單位進行實習,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
黃炎培始終倡導工學合一、時間和理論相結合的教育理念。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中得到了高職教育界的一致好評。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企業和行業對于人才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職業教育模式十分貼合社會和企業的要求,企業真正需要的工匠和工程師都必須滿足企業的文化要求,并且要求員工要和現代科技的進步密切結合,在技能和理論上成長為綜合性人才。高職院校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讓其掌握書本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素養有一定要求,能夠真正進入企業中,做到看書能讀、看圖能做。
四、敬業樂群是工匠精神的培養核心
德國西門子公司一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原因在于其堅守企業道德,始終堅持顧客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務精神,這也是敬業樂群精神的體現。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高超的專業技能,同時也體現在工匠具有良好的道德上。 “敬業樂群”職業道德規范的培養在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的過程中黃炎培不斷將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精神灌輸給學生。敬業樂群是技術性人才工匠精神的主要體現。黃炎培先生對敬業樂群進行了周全詳細的解釋,他稱“敬業”是指工匠對于其所從事的職業具有興趣,并對自己的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尊重他的職業和他所從事的事業,充分理解自己所能創造的社會價值和工作帶來的社會意義,積極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而“樂群”是指具有“先禮群,而后立人”的正確服務觀和價值觀。黃炎培將敬業樂群作為工匠的基本職業道德,并從職業教育的本質出發,強調職業教育必須注重技能,注重實用,工匠技術要達到熟練,才能對企業文化作出詮釋,對所從事的事業有所推動。同時他不斷強調“責在人先,利居眾后”的價值觀和職業操守,這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和生動描繪。
五、結語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包含勞工神圣的職業教育觀、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敬業樂群的職業道德,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內涵所在,也是現當代中國企業所需要人才的職業精神。21世紀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迅速發展,已經將質量提升作為核心任務,十分重視工匠技術的培養。高職院校不斷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使學生做好接觸國際大平臺的準備,切實促進高職教育向高質量、高效率發展。黃炎培職業教學思想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實踐和時光的洗禮,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各高職院校有義務有責任對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進行不斷研究學習,并在新時代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事實證明,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國高職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佳男.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對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啟示[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33.
[2]程德慧.黃炎培職業道德教育思想:新時代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視域[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5-19.
[3]王曉航.“工匠精神”視域下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當代啟示[J].現代職業教育,2019(8):108-109.
[4]韋銀幕.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0):10-12.
[5]趙林.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及對當代高職教育發展的啟示[J].廣西教育,2018(27):47-4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