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品高
摘 要: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是尊師重道歷史傳承的需要,是新時代條件下的社會現實需要,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體現時代特色。高校師德典型是高校教師中的優秀代表,他們身上崇高的精神品質和典型事跡會給予社會大眾正能量,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基本立場,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就要不斷加強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
關鍵詞: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直以來,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作為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舉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涌現了一批優秀的高校師德典型代表,成為教育界以及全黨、全社會學習的榜樣。
1 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的時代價值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時代使命。高校師德典型是教師群體中的排頭兵,在高校育人過程中具有顯著成效。高校加強師德典型宣傳教育,運用先進典型效應指導和教育師生,對于實現立德樹人教育任務,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高校師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都大有益處。
1.1 促進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性的需求日益增長,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于建設良好師德師風和抓師德典型宣傳教育。高校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要承擔者,是與大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群體,是直接促進教育公平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教師隊伍的立德修身顯得尤為關鍵。因此,加強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有利于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能夠有效消除高等教育中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實現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公正。
1.2 貫徹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新時代對高校同樣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即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樹人是黨和政府針對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做出的明確要求。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將教師隊伍建設視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高校師德典型的宣傳教育能夠增強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師立德樹人的意識和能力,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3 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的開展,是選樹高校師德典型的標準之一。通過師德典型宣傳,能夠正確引導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加強人民對新時代、國家、民族、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升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1.4 建設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新時代提出要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這支隊伍不僅僅意味著專業知識過硬,更要將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通過宣傳師德典型的事跡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教師群體的整體素質,實現新時代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的目標。
2 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的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對師德先進典型培育工作高度重視。高校積極開展師德典型培育和宣傳工作,師德典型建設和宣傳工作總體情況呈現良好。近年來,涌現出高銘暄、衛興華等“人民教育家”,李保國、黃大年等一批優秀教師典型,以及“時代楷?!辩姄P、盧永根等杰出代表。與此同時,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師德典型認同度有所下降、影響力減弱,時效性不強等問題。
2.1 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的現實困境
先進典型在人們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生深刻變化,隨之而來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標準也發生了改變,當前狀況下的師德典型宣傳教育工作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2.1.1 師德典型認同度下降
隨著新媒體急速發展,價值取向多元化和自我意識不斷上升。多變的個體需求和價值標準降低了師德典型的影響力,人們對師德典型認同感也逐漸降低。甚至有一些師德典型自身品質存在瑕疵,在新媒體背景下會大大增加民眾的不信任感,降低認同度。同時傳統師德典型宣傳教育往往存在一些誤區,部分高校將師德典型身上的優良品質單獨抽取并放大宣傳,使大眾誤認為師德典型的品質是遙不可及的,典型與自身差距過大而減弱了學習模仿的動力和效果。
2.1.2 持續影響力不足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師德文化建設,大量高校都開展了師德典型宣傳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部分高校存在樹立師德典型數量多、典型的更迭速度過快、沒有挖掘出使師生有特別感觸的事跡和情景的問題,形成“典型泛濫”和“超負荷認知”,人們“超負荷認知”是先進典型持續影響力弱化的重要原因。從而導致師德典型的持續影響力不足,難以形成可持續性的宣傳教育。
2.2 高校師德典型宣傳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2.2.1 師德典型培育和選樹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
先進師德典型源于校園,學校挖掘師德典型的過程往往缺乏完善的系統機制,即高校先進師德典型的日常選樹、培育機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對于師德典型的選樹往往是應對上級機構的檢查任務而應付了事,評選標準模糊,宣傳方式不當,這樣無計劃的選拔導致的結果就是師德典型缺乏其應有的代表性和先進性。部分高校也忽視了對師德典型理想信念和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大大降低了師德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師德典型教育缺乏長期精神感染力。
2.2.2 師德典型宣傳推廣方式落后
互聯網和新媒體改變了傳統宣傳媒介單一的傳播方式,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和渠道。然而部分高校只依靠傳統宣傳方式,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師德文化宣傳的要求。各高校應該更多地利用電視新聞、廣播、報紙傳媒、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工作,創新宣傳方式、拓寬推廣路徑。還有部分高校對師德典型的宣傳缺乏日常長效工作機制,僅停留在一些特定日期如教師節的宣傳,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缺乏穩定的宣傳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