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惠
【摘 要】本文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分析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論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做法,提出深入講解基礎知識、創造自主學習機會、強化學生信息能力、設計課堂實踐任務、培養安全意識與社會責任等策略,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 培養策略
信息素養指的是一種可以通過教育培養的,在信息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信息方面的修養和能力。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公民必備的素養。以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為核心的信息素養培養,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之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將信息素養培養納入教學重點,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體驗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養,以支持基礎文化的全面發展。
一、深入講解基礎知識
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中之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涉及很多基礎知識,包括程序設計、數據處理與應用、網絡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這些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授課中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講解這些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打好信息技術基礎。首先,合理安排課堂容量。部分高中信息技術知識較為抽象、理解難度較大,為防止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安排合理的課堂容量,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討論的時間,使學生更加系統、牢固地掌握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其次,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減少學生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師應注重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等,將重難點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地呈現,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為更好地激活課堂,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設計相關趣味性問題,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高中信息技術知識的樂趣,同時對信息技術知識形成更清晰、全面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通信網絡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構成部分。為使學生牢固掌握該部分知識,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系統地講解局域網、廣域網、IP地址、域名等基礎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厘清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同時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形象、直觀地展示通信網絡的工作原理,降低其理解難度,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地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二、創造自主學習機會
信息技術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不僅知道所學的知識“是什么”,更懂得學以致用,且能夠獲取更多的新知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首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如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課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索知識、篩選學習資源,包括相關的教案、PPT課件、微課資源等,使學生在課下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以鞏固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其次,鍛煉學生的網絡信息辨別能力。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教師在授課中應注重傳授學生辨別有價值信息的技巧,要求學生在課下搜索相關的信息、評價搜索到的信息、思考從信息中獲得了哪些有用的知識,以鍛煉學生的信息辨別能力,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辨別不同信息的真假、價值等,并從中提煉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引導學生養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隨時搜索相關的網絡資源,將所學知識及時弄明白,如此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例如,在講解“數據的處理與應用”時,教師講解完Excel軟件處理數據的操作技能后,要求學生積極聯系所學思考能否使用Python程序數據進行相關的處理,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如運用搜索引擎查閱學習資料學習如何運用Python程序處理數據、掌握運用Python程序處理數據的步驟等,如此不僅能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強化學生的信息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不僅是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評價信息的能力,還包括學生語言、思維、觀察、判斷以及創新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信息能力培養需要從操作技能和信息處理過程入手,逐漸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優化課堂活動設計,加強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例如,在“信息的獲取”教學中,教師先通過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網絡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技巧,特別是搜索關鍵詞設置。接著,基于高中生大都對上網和網絡搜索有著比較多的了解,以此作為切入點開展課堂活動,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旅行計劃。學生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要明確自己需要的信息、了解信息獲取過程、掌握信息獲取方法,其信息能力得以強化。最后,在學生完成“旅行計劃”設計之后,選出學生代表展示和講解自己的計劃,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制作過程,如前期準備需要獲取哪些信息?怎樣獲取信息?信息獲取時遇到什么問題?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等。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借助接近學生實際的題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加強學生的信息能力,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四、設計課堂實踐任務
信息素養中強調靈活運用所學的信息技術解決相關的問題,即實踐能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和布置課堂實踐任務,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首先,認真設計和組織課堂實踐任務。課堂實踐任務的設計應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及學習實際,把握實踐任務的難易程度。其次,合理組織實踐任務。可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以確保任務的完成質量,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能力。在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跟蹤與指導,走下講臺了解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并針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引,幫助學生樹立實踐的自信心,以提高任務完成效率。最后,及時給予學生評價。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實踐任務中的體驗,增強其完成任務時的滿意度,教師應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與鼓勵,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及不足,更好地掌握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進而在課下通過針對性的學習及時堵住知識漏洞,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有效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
例如,當學生完成Python編程學習后,教師創設實際問題,要求學生運用Python編程知識編寫程序打印9×9乘法表,在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積累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五、培養安全意識與社會責任
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學生安全意識與社會責任的培養。信息技術有著強大的功能,在人們的生產生活領域應用廣泛。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時應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既要保護好自身隱私,又要避免運用信息技術做出危害社會與他人的事情。首先,傳授安全風險及防范知識。教師講解信息安全風險及相關的防范知識,使學生認識到運用信息技術面臨的安全問題,在以后運用信息技術時能夠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竊取信息。其次,進行道德教育。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時要遵守社會道德準則,弘揚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不能泄一己之憤而做出違反社會道德準則的行為。最后,開展普法教育。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要求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時應自覺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不造謠、不傳謠,尤其不在網絡上做一些詆毀他人、損壞他人信譽、欺騙他人的事情,否則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如,某企業程序員王某因生活不如意、無力償還網貸等個人問題,使用程序命令私自刪除企業數據庫中的重要信息,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后經企業搶修才得以恢復。王某因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通過該案例的講解警示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應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總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要結合學情,制訂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將信息素養培養與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有機融合,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博.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
[2]董帝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20(11).
[3]魏永紅.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0(87).
[4]李慧.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J].數碼世界,2020(6).
[5]王旭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8).
[6]張新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12).
[7]張兆喜.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J].名師在線,2020(12).
[8]章真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0).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