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做好建立激勵機制的具體教育意義,能夠進一步深化農村地區教師對激勵機制的具體認識,并為其后續班級管理工作中建立機制的實踐提供明確的目的導向,使教師所建立的班級管理激勵機制始終指向其本身的運作意義,最大化地發揮出激勵機制的教育意義,實現管理效率的切實提高。在農村中小學教育實踐之中,教師應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對不同管理與教育環節之中不同的機制進行類別分析,真正建立起具體的意義分析模型,為后續實踐提供具體理論指導。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激勵機制;意義分析
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雖然在教育改革活動中通過對先進教育理念的學習,已經初步嘗試將激勵機制融入到課堂之中,然而由于教師對激勵機制的概念尚處于初步認識階段,所以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常常忽視對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導致激勵機制難以最大化地發揮出本身的價值,難以真正對學生形成激勵作用。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應首先對激勵機制的建立意義做好具體的分析工作,以此真正在結合實踐的教學分析模型中看到激勵機制的實際運作意義,這將進一步引起農村中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對激勵機制的重視,并始終以意義分析模型作為核心導向,在教學中對激勵機制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完善,最大化地完善農村地區的激勵機制,推動學生在不同教育環節中真正實現最大化的發展。
一、提供外在學習動機
學習仍是現階段中小學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主要實踐活動,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如何促使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環節之中也一直是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教研方向之一。在農村地區中小學班級的學習管理工作中,通過教師對激勵機制的合理建立,則能夠使激勵機制真正成為從客觀層面驅動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工具,輔助教師實現促成學生高效學習的教育目標。這需要教師真正做好學生學習心理的分析工作,從而構建恰當的教育機制,真正向學生提供外在的學習動機,激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環節之中,由此實現學習效率的切實提高。
例如在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為了驅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實踐環節之中,可以利用學生的良性競爭心理,通過構建班級競賽機制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為此,教師應該探索一條合理的競賽機制建立路徑,如通過建立班級平均分數排行榜或是進步成績排行榜的形式,使競賽成績能夠隨著每次測試的成績進行浮動,并且公示在全班學生面前。通過這種具體競賽制度的建立,學生的良性競爭心理將真正激發出來,從而真正以外在機制地向學生提供客觀的學習動機,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最終切實促成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實現了課堂教學機制的切實優化。
二、促成班級自主管理
在班級中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自主管理模式,能夠使學生真正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管理技能,并從管理模式下實現個人規則意識的養成,以體驗的方式實現個人德育品格的養成。在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育實踐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建立班級自主管理機制的方式以具體的機制為學生提供心理層面的約束與監督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合理機制的運作下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實踐,真正實現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紀律管理員輪值制度的方式,在班級范圍中樹立榜樣機制。這一制度的運作使得每個學生都擁有了平等擔任管理者的權利,首先使學生成為了管理主體,為班級自我管理模式提供了監督角色。而這一監督角色的建立則能夠以輪值的形式真正激勵學生,使學生為了能夠更好地勝任這一班級中榜樣的角色而真正做好自我管理工作,約束自己不為管理角色添麻煩,以此為后續自己勝任這一角色打下良好的人際基礎。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真正在管理員這一身份所起到的榜樣激勵作用之下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與約束,最終真正在班級范圍內形成學生自主管理模式,這將使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學真正響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號召,真正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強化學生心理建設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環境建設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能夠使學生形成更為良好的心理環境,并始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成長道路上的各種挫折,真正助力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中小學階段的教學實踐之中,通過教師建立激勵機制的方式,還能從客觀層面對學生形成激勵作用,協調學生的心理因素,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激勵作用下更好地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困難,真正以激勵機制的運作促成學生心理建設的強化。
例如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可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以鼓勵、感化等形式建立情感激勵機制,在學生面對學習過程中的挫折時,教師應及時以友善的教師形象出現在學生的身邊,鼓勵學生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一蹶不振,并通過建議等方式幫助學生真正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這能夠使學生在教師正向的情感支撐作用下受到教師的情感激勵,真正從心靈中得到成長的力量,積極地再次投入到面對挫折的實踐環節之中去,最終真正克服失敗帶來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將心理健康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最終切實輔助學生心理環境的良好建設,使學生能夠更加健康的投入到成長的道路之上,真正以機制的建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通過教師在不同環節中對不同模式的激勵機制進行分析以及意義匯總,教師將更深入地看到激勵機制在實際運作中所表現出的價值,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設計激勵機制,使機制的運作能夠真正指向其本身的實際意義,使其最大化地發揮出本身的價值,切實提高班級管理的實際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桂香.淺析中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000(020):193-194.
廣西馬山縣林圩鎮黃幡小學 韋玉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