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搭建“雙線”平臺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實踐,先提出課前線上預習、課后線上復習、開展線上聽說比賽等線上練兵策略,然后提出規范課堂、游戲教學、小組交流、點評激勵等線下實踐方法,通過“雙線”并進,切實提升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 “雙線”平臺 聽說訓練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5-0123-02
學習一門語言,聽與說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的過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語言技能目標是學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并作出反應,能運用最常用的日常用語,并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語調基本達意。可見,聽、說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就目前的課程安排而言,小學中低年段的英語教學基本以聽說為主,卻因缺乏相應的聽說環境,且課堂訓練時間有限,學生的聽說能力難以有效提升。為了提高小學英語聽說教學質量,教師應在教學中搭建線上線下“雙線”平臺,創設良好的聽說環境,讓學生在線上線下進行充分的聽說訓練,獲得足夠的語言交流展示機會,進而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線上練兵,樹立信心
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對提升學生聽力水平、口語表達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聽說環境。當前,現代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比較高的水平,教師可以加以利用,搭建線上學習平臺,突破學習聽說訓練的時空局限,讓學生在課后通過一些App或者聽力音視頻,進行聽音模仿跟讀、預習、鞏固性練習等。線上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面對面交流的心理壓力,有利于其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音視頻的語音語調比較規范,多聽多練有助于學生形成標準的發音。
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開展線上的聽說訓練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策略。
(一)課前線上預習,進行初步聽讀學習
預習是學生進入新課學習前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預習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新課學習的效果。例如,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Module 8? Uinit 1 They sang beautifully一課,有較多常用的動詞過去式,這些動詞過去式有規則動詞,也有不規則動詞,都是難拼讀或者容易混淆的詞匯,如“see-saw,sing-sang,have-had,eat-ate,drink-drank”等。如果在布置預習作業時教師只讓學生圈出這些詞匯,那么學生對它們的印象必然不會很深,在學習新課時就不能迅速把握其發音和實際應用;如果教師讓學生試著自己朗讀課文,那么一些讀音已改變的動詞過去式顯然會給學生造成困難,還會增加學生緊張感或焦慮感,最終無法達成預期的預習效果。這時,如果教師能借助“一起作業”或者“口語100”等線上平臺,布置朗誦的預習作業,那么學生就能借助平臺的范讀、領讀、跟讀功能聽讀單詞、課文。由于線上平臺播放音頻可以無限重復循環,學生可以多次聽,熟悉詞匯的讀音后,再模仿讀、跟讀,逐漸加深對詞匯的形、音、意和課文內容的認知、理解。這樣的線上預習,學生學起來較輕松,學習效果也更好。
(二)課后線上復習,鞏固聽說能力
學習完課文后,為了解學生的聽說情況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在“一起作業”或者釘釘等平臺布置線上復習作業,讓學生先在線上完成練習題,再在釘釘上朗讀打卡。這些練習有的是專項的聽說練習題,有的是包含聽、說、朗讀、閱讀內容等在內的套題。學生在平臺上進行復習,既能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又彌補了線下由于課堂時間緊而朗讀練習不足的缺陷。且學生在線上進行復習,其借助的設備是手機或者電腦,跟讀時不用擔心自己朗讀不夠標準或者不流利而被人嘲笑,進而能夠勇敢地、自信地朗讀和開口說英語。如果學生對自己一次朗讀不滿意,還想展現更好的朗讀成果則可以進行多次朗讀,讀到自己滿意了再上傳朗讀音頻。音頻上傳后,平臺自動打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糾錯和獎勵,這種反饋形式直觀、及時、個性化,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聽說訓練的興趣。
(三)開展線上聽說比賽,培養競爭意識
除了在線上進行預習和復習,教師還可以在App上給學生布置聽說比賽任務,讓學生相約在線上進行競賽互動。如在“口語100”平臺上設置限時2分鐘的說詞匯比賽,讓學生之間互相比拼,比拼結束后系統會自動反饋輸贏情況,并且系統會根據全班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公布榜單、給予獎勵。雖然線上的比拼與線下相比,缺乏濃厚的競賽氛圍,但這樣的比拼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放松,進而激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逐漸形成競爭意識。
二、線下實踐,展現風采
線下教學是一直沿用的教學方式,師生之間可以直接面對面地互動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除了有知識上的交流,還有眼神、肢體語言和情感的交流,這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情緒狀態等,進而更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學習建議。線下教學目前還是日常教學的主要途徑,教師利用好線下教學的優勢,可以有效地創設聽說環境,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一)規范課堂,養成傾聽習慣
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課堂上有時有些學生沒等教師完成發音示范,就急著開口模仿或者跟讀,結果發音不夠準確,也給旁邊的同學造成干擾,影響他們讀不準。因此,在進入聽力練習之前,教師要注意規范課堂,提醒學生做好準備,以便快速進入聽的狀態。教師巧借直觀的圖片或者肢體語言創設真實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或者提出與聽力內容相關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關注點帶入聽的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與聽課效果,促使學生養成聽準單詞句子的讀音、語調再跟讀的習慣。
例如,教學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下冊Module 7 Uinit 1一課,在進入聽讀課文環節前,教師可以先開展這樣的活動規范學生:教師說Look at me,學生拍手并說Look at you;教師指向眼睛、鼻子、耳朵、手等身體部位,學生說eyes,eyes,eyes,nose,nose,nose等。當學生對教師的語言或動作形成指令印象后,課堂上一旦有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教師就可以發出指令,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說英語的語音、語調也是學生練習聽力的一種方式和模仿的標準。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在授課時、在和學生進行對話練習時,需要讀準單詞和句子,并有意識地放緩語速,讓學生聽得懂,愿意開口發言,愿意跟教師對話,增加學生語言信息的有效輸入,增強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
(二)游戲教學,提供說的平臺
游戲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途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增強學生的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例如,在教學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上冊Module 8 Uinit 1 Is it a monster?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一個“警察接警”的游戲:一名學生扮演警察,他接到失竊物品的報案電話,在做筆錄時他用句型“Is it a…”不斷追問失竊的物品名稱,其他學生作為“報案者”在教師手勢的提示下用“Yes,it is”或者“No,it isnt”進行回答。警察的角色可以讓口語能力強的學生輪流擔任,同時“警察”追問時要替換不同物品名稱,以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這個問答游戲,將本課的口語交際句型“Is it a …”及其回答“Yes,it is” “No,it isnt”融入其中,有效地突破了本課口語訓練的難點。
教師在組織英語口語訓練游戲時,需要對游戲方式進行不斷創新,以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聽說的訓練中;還要注意調控游戲的角色和節奏,使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練習,助推口語訓練達到預期效果。
(三)小組交流,促進聽說的展示
實現語言的交流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完成新授課后教師應該重視口語交流的操練,為學生創設交流的平臺與機會。在這方面,教師常用的做法是,根據課文創設情境,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搭配有優秀生、中等生、潛力生,這樣組合的好處是以優等生帶動中等生、幫扶潛力生,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交流鍛煉的機會。
例如,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Module 4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和運用食品類的名詞以及具有購物、點餐等功能的常用句型。筆者在教學該模塊Unit 2 How much is it?一課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擬點餐,遷移運用已學會的食品名詞、短語與句型,如“rice,noodles,potato,meat,some eggs,some milk,Do you want some …?Yes,please.We want some … Here you are. Thank you”等。在分配小組角色時,讓表達能力較出色的組員擔任服務員角色,用上例如“Can I help you?It is … yuan/Here you are”等句型組織點餐活動的開展。另外的3名組員選擇用上“I want … ./I like … .How much is it?Thank you”等句型進行點餐。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扮演相應的角色,每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最終達成互學互助、聽說能力顯著提升的目標。
(四)點評激勵,激發聽說的提升
在聽說訓練和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點評學生聽說情況,對表現出色者予以表揚,如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后,教師用“Wonderful”“Good job”“You are so clever”“So nice”等夸贊的語言和贊賞的語氣進行點評,激勵他們增強不斷運用語言的信心;而對表現一般者,用“Come on!…”“You can do it better”等激勵性語言做出個性化的點評;對口語表達存在錯誤的學生,教師則再次示范并用“You can say like me”或者“Say it again,OK?”等語言及時指出、糾正學生口語表達的錯誤,鼓勵他們進行正確表達。通過不同方式的點評和激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收獲,強化他們應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讓他們朝著更優秀的方向前進。
教師的點評語言,無論是激勵性的,還是建議性的,對聽說教學來說,都是一種示范和滲透,能夠指引學生加強聽說訓練,激發學生運用英語表達的愿望,體現課堂評價對提升教學效果的積極影響。
在小學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搭建“雙線”平臺,為學生創造有利的聽說訓練環境,讓學生通過線上線下進行充分的聽力訓練和獲得足夠的語言交流展示,在聽中掌握標準的發音、語音、語調,在交流中鍛煉朗讀與說英語的能力。長期堅持“雙線”訓練,必能建立學生敢于表達的自信心,取得較好的聽說訓練效果。
【作者簡介】周少媚,女,廣西南寧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基礎教育。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