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連
摘要:西番蓮,大家又習慣的稱之為熱情果,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植物,并且西番蓮食多年生的、常綠藤本植物。原產地為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由于百香果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因此大家又習慣的稱之為“果汁之王”。西番蓮果的果汁香味十足,可以放出多種水果的清香,例如番石榴、檸檬等。
關鍵詞:生產分布;栽培品種;生產現狀
1? 我國西番蓮生產現狀
1.1? 生產分布
現階段,西番蓮的栽培主要集中在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南部和四川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溫帶地區有少量的溫室設施栽培[1],但栽培面積仍然很小。
1.2? 主要經濟栽培品種
紫皮和黃皮品種我國企業目前中國經濟栽培的主要研究栽培品種。相對于紫皮品種,黃皮品種質量更好,人們更喜歡。但在耐低溫性方面,紫色品種優于黃色品種,而紫色品種對煤煙病、干旱和莖腐病的抗性略低于黃色品種。
1.3? 主要生產發展模式
目前的中國國內、有很少的大公司對稀飯了呢進行規模化種植、生產。然而,自從百香果生產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聯合農業模式以來,百香果的發展取得了更多的成功經驗。
2? 我國西番蓮生產存在的問題
2.1? 投資大
在我國,農民本就收入不高,換言之,如果他們將所有的收入投入到西番蓮的種植中,如果管理不當或天災藥害,就會使得農民徹底破產,因此,風險大,農民承當不起風險的結果。
2.2? 病害防治難關未攻克,田園管理困難
種植后的一至兩年,土壤傳播的根腐病是最易患的疾病,特別是在高溫和雨季,排水不良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國目前我們對此病還沒有得到根治的方法,抗根腐病品種的選育依舊在路上,所以果園缺苗缺株現象也是十分具有普遍。果園的經營難度大,管理落后,機械化程度低,整形修剪作業難度大。然后就是果實成熟時期參差不齊。采摘時斷時續,效率低下。
2.3? 鮮果產銷對接難度大
加工果汁是西番蓮果實的主要研究用途,鮮食用果少之又少,所以只要工廠不及時進行收購,鮮果很快變質,對于中國農民發展來說,虧本的結果更加難以接受。此外,降價是工廠常用的一種收購方式,當果汁市場不好的時候,無利可圖時工廠會減少收購或不收購,最終果農會吃虧。
2.4? 其它果汁加工型水果品種多產量足
經過不斷的發展,我國果樹資源和產量十分豐富,可加工的果樹品種越來越多,西番蓮品種已逐漸被取代。
2.5? 生產收入穩是農民的第一訴求
腐爛或者被賤賣是西番蓮歸宿,更有甚者造成企業和農民血本無歸。特別是一些無良商販知道農民的這種弱勢,惡意壓低價格,最后吃虧的只有果農。
2.6? 單產和價格低
當前,由于西番蓮的品種特性和栽植地的生態環境出現嚴重的不適應,農民盲目引種的現象普遍,再加上種植地的生態環境較次,導致花粉授粉不良,授粉樹少,人工輔助授粉措施不能及時跟上,導致產量低下;同時,果實收購企業惡意壓低價格,導致收購單價底下。
3? 我國西番蓮的開發前景與探討
3.1? 西番蓮的栽培優勢
(1)西番蓮的生物學特性。西番蓮幾乎沒有休眠期,只要有合適的溫度,全年都可生長。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的時間比其他作物短,雖然播種期生長較慢,但苗木高度達到60cm后,生長開始迅速生長,分枝性強。
(2)適應性和抗逆性。西番蓮適栽區域和其他經濟作物相比是更廣泛的,可種植在南北回歸線區域內,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不錯,在長日照影響的地區的生長、發育更為良好。但是溫度過低時,也會導致受凍死亡。
3.2? 西番蓮的開發優勢
(1)果實營養價值高。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等等。其香氣是經久不衰的加工,是罕見的天然濃縮水果[2]。
(2)藥用價值高。葉、藤及果汁可供藥用,根據科學證實無副作用。它還具有深層清潔、解毒、美容、塑身、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功能和免疫力、解毒和清除人體垃圾的功能。此外,西番蓮還能夠用于解酒,幾乎可以不用花費過長的時間我們就能進行消除酒意,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3.3? 西番蓮的發展模式思考
由于果汁加工是西番蓮水果的主要用途,要大規模開發西番蓮,必須與工廠密切合作,以求穩步推進。
(1)政府支持。大額的前期投資是西番蓮種植面臨的主要問題,政府應盡可能提供適當的財政支持、種子和基礎設施補貼,以及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鼓勵農民種植西番蓮。
(2)發展進行對接式農業。要充分利用好農業技術產業化建設項目管理經費,并且我們要在西番蓮經濟發展研究區域大力宣傳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簡化工廠與個體農戶的各項工作交接手續,以更快更便捷的方法使農民獲利。
(3)發展電子商務。目前,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國幾乎所有人都有了智能手機,這使得潛在客戶的數量激增。充分利用網絡直播等一系列電子互聯網商業模式,有利于產品利潤最大化。
(4)科研工作與農業同步進行。加大對科研人員深入研究西番蓮藥用價值的指導和鼓勵力度,找出哪些內在因素更有利于人類健康,以拓展西番蓮果實的應用空間。
(5)選育良種。發現自己本地變異優良傳統品種,通過誘變等其它育種方法手段可以促使不同品種變異,選育出更適合本地種植、滿足一個特殊的需求的新品系,完善對于我國西番蓮品種資源庫和種植資源庫,為我國西番蓮的發展和學生的學習提供種質資源保障。
(6)突破性種植技術。相關政策應該及時的由政府及其國家制定,積極鼓勵各級農業科研人員加強對西番蓮的觀察和研究,對頑固性病蟲害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并對種植管理措施進行必要的探索,盡快形成一套適合我國技術法規的生產模式,有效地推廣到田間生產。
參考文獻
[1] 林祁.國產西番蓮屬二種植物的考訂[J].植物研究,2000(3):264-265.
[2] 劉冬生.西番蓮特征特性及無公害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6(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