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迅速,教育領域也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涌現出來。思維可視化教學是教師們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實際教學中能夠降低教學難度,提升教學效率。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數學知識點具有抽象性特點,加之小學生思維發展有限,往往難以透徹理解數學知識,導致問題逐漸積累,最終阻礙學生的學習。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能對數學知識點進行轉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3-0071-02
引? 言
小學是教育的基礎階段,能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而數學是這一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需要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調整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出現被動學習的現象,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重視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營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思維可視化教學在我國教育領域仍處于發展階段,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轉化,讓其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教學需求。
一、思維可視化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指的是在教學中,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對思考方法進行展示,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在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吸收。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之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年紀較小,好奇心非常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對于思維可視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課堂更具活力。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斷凸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更多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在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和轉化,或開展自主學習,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傳統教學模式下,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在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將數學內容更好地呈現給學生,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對應的推理,使他們在推理和思索中拓展數學思維,學會舉一反三,從而更好地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
二、如何運用思維可視化進行數學教學
(一)借助學具操作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學具開展教學活動,如常用的圓柱、圓錐、三角形等。教師應用思維可視化理念,能夠豐富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并借助學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觀察中掌握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應用學具進行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可視化意識,使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理解知識,實現思維的可視化。動手操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動手操作,賦予數學學習更多的活力。
比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具進行教學,配合教材中的圖片講解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學具進行分解,讓學生觀察圓柱和圓錐的組成情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以及圓錐的底面和高。教師利用學具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圓柱和圓錐的關系等知識點上。這樣,教師開展相應的教學時,就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和理解知識點。
(二)運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在思維可視化教學中的應用較多,借助思維導圖,教師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之后更好地講解知識。在應用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引入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脈絡,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發展。
比如,在教學“數和代數”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引入知識點,將本節課的內容分解為數的認識、運算、代數式與方程、正反比例、常見量、規律幾個部分,將數的認識分解為整數、小數和分數,然后進行詳細劃分,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對知識有清晰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三)借助生活案例進行教學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識點的學習難度,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思維可視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案例開展教學,突出思維的可視化,對其中蘊含的知識點進行轉化,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知識點。
比如,在教學“生活與百分數”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案例開展教學,為學生列出在超市購物的案例:“超市中豬肉的價格是25元一斤,折扣為9折,問豬肉現價多少錢?”這道題創設了超市營銷的情境,在生活中較為常見,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察、總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四)開展情境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并快速掌握所學知識。在情境化教學中,學生能主動融入學習中。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豐富的教學情境,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創設相應的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在班級中對位置和方向的內容進行演示,如以某位學生為中心描述位置和方位。這樣生動地講解知識點,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分辨方向。在情境化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免情境創設流于形式。
結? 語
總而言之,思維可視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符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發展,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思維可視化模式的應用能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敏.思維可視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9(01):215.
[2]范云霞.“思維可視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略談[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9(12):90.
[3]李長山.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有效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63.
[4]陳秀芬.“思維可視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12):133.
[5]李張文.小學數學學科知識和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162.
[6]張德英.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6(03):90-91.
作者簡介:蘇茸花(1978.9-),女,福建廈門人,現任廈門市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教務科主任,曾獲同安區“優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