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在幼兒眼中生活中的各類事物都可以作為“玩具”,游戲為幼兒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音樂是幼兒感知世界、培養情操的途徑之一,在幼兒園大班將各類游戲融入音樂教學中,可以使幼兒快速地了解音樂知識,發揮創造力,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對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游戲化實踐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對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相應的教學對策,旨在為幼兒園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3-0083-02
引? 言
幼兒園大班幼兒的自我意識有所提升,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音樂課是幼兒喜歡的課程之一,該課程教學理念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對培養幼兒想象力及審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將游戲化理念融入音樂教學中,可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幼兒快速掌握樂理知識,使其在游戲過程中輕松學習,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意義
幼兒園音樂教學目標是引導幼兒感知音樂、豐富幼兒生活、培養幼兒音樂鑒賞能力,進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格。音樂不僅僅是一味調味劑,更是幼兒放松自我的一種方式。現階段,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處于改革發展的過渡期,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將游戲化理念融入音樂教學中,可以使幼兒對音樂具有全新的了解,對陶冶幼兒情操、提升幼兒能力、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現階段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多樣化教學模式
現階段,很多幼兒園缺少多樣化教學模式,在面對活潑好動的幼兒時,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無法對幼兒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此外,部分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片面地認為游戲會影響教學質量,幼兒只應在課余時間做游戲,導致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課堂活躍度不高,無法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二)沒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一些幼兒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比較片面,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沒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為了方便管理幼兒,部分教師依舊以自身為主體,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對幼兒的天性發展產生了束縛作用,這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且無法實現幼兒園大班音樂的教學目的。
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策略
(一)完善教學體系,充分融入游戲化內容
提升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水平的首要條件是選擇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材內容,這能使音樂教學的開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應完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體系,融入適合的教學內容,設計更加多元的教學方式。游戲化理念和內容的融入,可以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音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幼兒參與的游戲,能夠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進而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音樂課堂上播放歌曲《娃哈哈》時,教師可以先向幼兒講解該歌曲改編自維吾爾族民歌。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以舞臺劇的方式呈現該歌曲內容。幼兒通過模仿盛開的花朵,結合歌曲內容編排舞蹈,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歌曲內容,學習了音樂知識,對我國少數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培養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創設情境,實現音樂游戲化教學
雖然大班幼兒對事物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感受,但其年齡較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有限,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如果缺少教師的正確引導,很容易走入誤區。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此外,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以表演的方式詮釋音樂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先在網站上選擇與音樂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對音樂學習投入更多的熱情,然后讓幼兒將了解到的內容表演出來,從而加深幼兒對音樂內涵的理解。除此以外,教師可以根據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從情感上引導幼兒產生共鳴,使其感受到不同音樂類型、不同人物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進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活躍度。
例如,在教學歌曲《小紅帽》的過程中,因為歌曲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和場景,教師可以據此進行教學設計。上課前,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結合歌曲內容布置班級。場景模擬可以使幼兒快速地進入學習情境中,保障教學環境與歌曲情境一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并分配不同的角色:大灰狼、小紅帽、外婆,讓幼兒根據不同角色裝扮自己,充分融入教學環境中。此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渲染教學氛圍,使幼兒快速進入狀態,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更多音樂知識。
(三)加強課堂掌控,保障教學有效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音樂教學融入游戲化內容可以在充分發揮幼兒天性的同時,增強幼兒的自律性。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對課堂的掌控,規范幼兒的游戲行為,對不正確的行為及時加以制止,進而保證音樂課堂教學有序開展。特別是在角色扮演中,幼兒在對角色的選擇上可能產生分歧,此時,教師應耐心勸導幼兒,并深入講解每個角色的重要性,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表演是有價值的,并更好地投入角色中,從而保證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游戲化內容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入,需要教師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實際操作的難度,精心設計游戲環節和內容,替換具有危險性的道具,從而保障游戲的安全性。這不僅能使幼兒的游戲行為更加規范,還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對幼兒良好品格的培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
例如,在音樂《糖梅仙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仙女棒、小籃子、糖果、王冠等,設計糖果傳遞的游戲環節,讓幼兒結合音樂內容,互相傳遞喜歡的糖果。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精靈國王。這樣,幼兒仿佛真的來到了王國中,通過分享糖果、聊天、做游戲等,對音樂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結? 語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因此,單一不變的教學模式和內容無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游戲化內容,可以賦予音樂課堂更多的活力,且能使教學模式變得多樣化。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提升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進而培養幼兒的音樂情感。音樂學科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幼兒無法快速地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因此,教師應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并融入游戲化內容,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為幼兒園高效音樂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晶晶,孫嵐嵐.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21):148-149.
[2]包佳慧.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游戲化之實踐研究[J].知識文庫,2019(08):95-96.
[3]尹麗萍.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理論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5):12.
[4]康建婷.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探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04):65-66.
[5]王辰.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研究[J].漫畫月刊,2021(08):20-21.
[6]郭明煜.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探究與實踐[J].家教世界,2021(03):39-40.
[7]楊豐僑.對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1(03):165-166.
作者簡介:郭紅梅(1969.5-),女,河南新鄭人,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