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作席
摘要:初中美術教學的內容豐富,包括美術史講解、流派分析、技能訓練等。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理念存在偏差,認為美術教學只能幫助自己緩解學習壓力,對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幫助不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走神,上課學習其他學科的情況。同時,部分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存在“應付心理”,即只是復述教材內容,沒有深入探究教材內容,以致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不夠扎實,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作為農村學校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以我多年的美術教學,淺談以下幾點體會。
關鍵詞:農村;初中美術;審美觀念;培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87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上。
一、審美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地位
審美教育又被稱為美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其開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審美素養,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國教育家蔡元培曾說:“在開展美育教學時,應以理論知識為基礎,陶冶情操、緩解壓力為目的。”在開展美育時,教師要明確審美教育與藝術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藝術可以表現各種形式的美和民眾的思想與意識,而審美教育除了涉及藝術的特征,還涉及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如自然美、社會美等。基于此,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時,要幫助學生掌握辨別美的能力,確保他們可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順利地發展。
二、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培養學生審美觀念的方法
1. 轉變教學理念
學生形成審美觀念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初中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黃金階段,他們在此時創新能力高、接受能力強,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獨立學習時,容易被一些條框限制。因此,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時,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活動質量。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切入點,優化教學流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如,農村教師搜集信息的渠道較少,因此應主動擴展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找到更多適合開展教學的內容,并將其應用在日常的教學中。此外,農村學校初中應定期組織教師去城鎮學校學習與交流,吸取城鎮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優化教學內容,以便于對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訓練。
2. 合理運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時,教師除了需要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還需要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激發他們的鑒賞興趣。農村往往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農村美術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應將學校周圍的自然風光與日常教學融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非常豐富,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種類眾多。基于此,教師要慎重選擇,首先應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應將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結合,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直接到小溪邊采風,觀察小溪周圍的環境,以生活的角度分析小溪周圍的自然美,幫助他們形成與自然美有關的審美觀念。
3. 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藝術眼界
藝術是相通的,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應被教材限制,而應適當拓展教材知識,找到更多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學習相關教學內容,幫助他們形成個性化的審美觀點,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目前,我國初中美術教材中有許多國外的優秀作品,但是由于文化的差異,部分教師在開展此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感覺。我國優秀美術作品的特點往往是含蓄、內斂的,但是部分國外優秀美術作品的特點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如果教師難以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將會增加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藝術是相通的”這一教學思想開展教學工作,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如,部分農村初中美術教師可能難以及時使用多媒體教室,在講授《奧林多夫的裸女》《蒙娜麗莎》等美術作品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向學生闡述作品的創作理念而選擇略過該作品,從而導致學生的美術知識體系出現一部分“空白”,這會給他們形成審美觀念帶來困擾。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該學會使用類比法,將國外作品與我國類似作品作對比,降低教學難度。由此可見,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效拓展教材內容,以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便利。
結語
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審美觀念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農村教學資源有限,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堅定自己的教學信念,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利用身邊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曹莉.淺談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觀念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5):84.
[2] 尚青.談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8):258.
[3] 厲瑞敏.農村初中美術教育發展的對策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