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展開英語教學時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進行高效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英語學習水平。互動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已經取得了有效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圍繞著互動教學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在小學高段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利用互動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率,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廣大的讀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閱讀意義。
【關鍵詞】小學高段;英語教學;互動教學;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黃華,江蘇省揚中市崇德小學。
互動教學的模式就是將機械化的課堂教學,轉換為人際交往的課堂組織形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高效的互動和交流,互相補充、互相探究,以此不斷地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高效發展和快速改革。在展開互動式教學時,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始終將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讓學生真正的融入英語課堂當中,熱愛學習英語,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
一、互動教學法的優勢
1.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信心。在英語的互動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需要閱讀和傾聽一些相關的英語材料,這些英語材料不斷地增加閱讀量和詞匯積累量。而且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和學生或者是老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互動教學還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口語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教師在互動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從教學的直接領導者,積極轉變為學生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夠真正地顯示出來。
2.有利于和諧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利用互動教學模式展開英語教學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需要進行高效的活動和交流。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和學生之間實現良好的互動,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聯系英語課程的實際,努力地為學生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氣氛當中,學生的課堂的參與率會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當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的任務。在這樣互動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潛能會被有效地激發出來,師生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個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促進學生健康地發展,同時還有利于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加快英語教師自身的成長。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互動教學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自愿、自主地參與到英語的教學活動當中,進行問題的探索和解決。而且,互動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新奇性與創新性,對學生來說有著比較大的吸引力,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是靈活的,與以往的英語課堂有著很大的不同,進而讓學生主動的投入英語的學習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小學高段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應用
1.師生互動。
(1)導入環節的師生互動。小學高檔的學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如果在上課鈴打響之后,教師就直接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那么學生的思緒還可能游離在課堂之外,教學的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導入的重要性和重要價值,在課堂導入環節展開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入,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呈現圖片,提問學生,“Students, what's in this picture? What's the girl's hair like?”引導學生回答出“The girl's hair is golden.”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三只小熊的圖片,并問學生,“Students, what's in this picture?”學生回答“There are three little bears.”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說,“The golden girl and the three cubs all live in the forest. One day, the three bears went out. The golden girl accidentally went into the house of the three bears, and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between them? So let's get into this interesting story together.”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放松,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并以一個最好的學習狀態快速地進入到接下來的學習過程當中。
(2)新知呈現環節的師生互動。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在展開英語教學時,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把一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并且方便攜帶的物品帶到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真實的物品展開教學以。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六年級上冊“Chinese New Year”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Red envelope, couplet and paper lantern等帶入課堂中展開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和學生進行互動,“Students, what will you prepare for the new year?”“The teacher also prepared several things. Let's see what they are.”互動式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拉近學生與英語這門課程的距離,讓學生真正的喜愛上英語這門課程。
2.生生互動。
(1)導入環節的生生互動。在導入環節進行互動教學,引導生生之間完成高效的互動和交流,學生擁有很強的感染力與創新性,他們之間的交流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Our animal friends”這一文章內容的教學導入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有趣的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Let me say, guess”,游戲的規則是由同桌兩兩一組,一個學生用英語描述一種動物,另一個學生去猜這種動物的名稱,在游戲的過程當中猜動物的學生可以向描述動物的學生提問題。如:
A:It has big ears, thick legs and looks very strong.B:What color is it?
A:It's gray.
B:I see. It's an elephant.
A:Yes,you are very good.
游戲式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課堂氛圍,并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當中,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專注力。
(2)鞏固練習中的生生互動。在對學生教授完新的知識和內容之后,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計有趣的鞏固練習環節,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在完成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組織角色扮演的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當中自由地去選擇角色,并進行角色的扮演,要求學生必須有感情的、有層次的將這個有趣的故事演繹出來。這樣的教學互動不僅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友誼,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形成團體意識和集體意識,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3.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局限于教材的內容,照本宣科的為學生講授教材當中的知識點。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整體英語閱讀量得不到提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尤其是對于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即將走出小學校園,踏入更高層次的初中英語學習當中,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興趣愛好等,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英語書籍,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學習水平。
例如,“A Pet for Pete”“Good Night,Gorilla”“The very Hungry Geterpillar”等有趣的英語故事。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前5分鐘或者是后5分鐘邀請一名同學到講臺上講述一個英語的小故事,以此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滿足。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英語書籍之后,寫一篇關于自己所思所想的英語小筆記。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結語
在小學高段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互動教學的運用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的生動靈活性,更加熱愛英語的學習,使英語這一枯燥類學科的學習更加富有樂趣,這不僅需要教師的投入,也需要學生的參與,在英語課堂中只有教師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夠構建高效課堂,發揮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勢,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毛寧霞.基于互動教學模式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9):140.
[2]吳捷.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行為分析[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7(9):164-165.
[3]周玲.新教育理念下小學英語互動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9(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