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總結了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后探究了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對策,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傾聽習慣;培養措施
【作者簡介】季晶晶,南通啟東市寅陽小學。
引言
時代的發展引發人才標準的不斷提高,使得傳統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進一步凸顯出來。于是教育界人士研發出很多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也真正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研究數據表明,注重英語對話能夠有效改變傳統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使得學生不再在教學活動中處于被動地位,而是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過,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所以英語對話教學的質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這需要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重視。
一、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對話教學缺乏重視。從調查數據可以得知,絕大多數小學生并不具備用英語自由對話的能力。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是由于小學英語教師往往對對話教學缺乏重視,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沒必要開展對話教學,這就造成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短板。同時,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已經在很多英語教師的觀念里根深蒂固,再加上當前教育領域仍然更重視英語筆試成績,所以英語教師會將更多精力分配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實際上,這種過于倚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課堂并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會認為這樣的課堂十分乏味無趣,完全沒有英語學習的氛圍。
2.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上文提到,現階段很多小學英語老師仍然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所有課堂學習活動都是基于教學大綱和自己的意愿開展的,卻沒有征求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這就造成很多英語教師缺乏和學生的良性互動。在英語課堂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教師在講臺上傳授知識,而絕大部分學生在下面低頭做學習筆記。這樣課堂教學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英語課程和學生的長期發展來說是有害無益的。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便不會在對話教學中有較多的耐心。
3.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有些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對話教學時往往只會應用單一化的教學方法,而且他們開展對話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服務,提高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所以課堂時間主要用于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訴求并未得到關注,這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尚小,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鮮事物轉移,特別是對于那些剛接觸英語科目的小學生而言,英語課程是一項新事物,要靈活運用多種學生喜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將學生的求知欲作為教學切入點,但是很多教師卻并沒有利用這一點來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對話學習的興趣。經驗證明,想要學好任何東西,興趣是必要前提,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學生對英語對話教學沒有興趣,就很難花心思去耐心聽英語對話。學生一開始接觸到對話教學活動可能會感覺新奇,主動地配合教師,耐心傾聽英語對話。但是若教師長期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感到倦怠,進而排斥參加英語對話教學活動。當前很多小學生缺乏對英語課堂學習的興趣,他們往往并不能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只會機械性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這樣的英語教學是低效的。除此之外,過于單一化的教學方法還會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對話學習心態,對學生的長期英語學習是不利的。
4.學生的參與性不強。如今很多小學生是為獨生子女,家長都比較寵愛,而且他們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在生活中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們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很容易缺乏耐心,習慣性打斷別人說話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大部分小學在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這時學生已養成了較差的學習習慣。有些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信心,所以他們對英語對話比較抗拒,很難專心傾聽對方的發言。
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對策
1. 建立以興趣為主導的英語對話教學模式。(1)重視教學材料的趣味性。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聽、說、讀、寫四者相輔相成,而在當前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說”和“聽”兩方面的問題較大,二者關聯性也很強,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聽力意識,教師需要加強口語教學和聽力訓練之間的聯系。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必須重視教學材料的趣味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對話學習環境。在英語對話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反復用多媒體設備和錄音機播放英語對話材料,每一遍播放完成不同的任務。首次播放的時候,學生的學習任務就是了解這個對話的大概意思,感受人物語言。中間幾遍的播放是為了讓學生標記好可以串聯對話材料中的重點詞匯,強化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記憶。最后讓學生利用關鍵詞復述對話材料,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對話表達的思維慣性,提升學生的英語對話表達能力,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這種練習方式的效果是顯著的,可以有效提升英語對話教學的質量,使學生適應英語對話模式。
(2)觀看影像資料,聆聽英語歌曲。觀看影像資料和聆聽英語歌曲是學生了解標準英語對話表達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英語影像資料和英語歌曲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學習,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可以選取無英文字幕的影片,挑選其中符合小學生接受能力的片段,讓小學生在無字幕的情況下根據影片的聲音寫出正確的英語詞句,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英語對話中更加專注,更加耐心地傾聽對話。另外,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英語歌曲,在不提供英語歌詞的前提下讓學生填寫歌詞。相較于英語電影,英語歌曲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提升英語對話教學的趣味性。
2.幫助學生養成專注傾聽的意識。無論教師選用何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出發點均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專注傾聽的意識,使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尊重別人,對別人的講話專注傾聽。對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需要時時刻刻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常規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專注傾聽意識的培養。首先,教師需要抓住日常教學的機遇,對學生進行引導,雖然踴躍發言的學生惹人喜愛,但是愿意尊重他人、耐心傾聽對話的學生是更加難得的。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必須對學生傾聽時的表現進行評價,教導學生在別人說完話之后再發言,從而建立友好的互動關系。與此同時,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在學生傾聽英語對話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表揚,比如“這位同學聽得好認真!值得表揚!”“你能細心傾聽人家對話,真有耐心!”“同學們要多向這位同學耐心傾聽別人發言的態度學習!”對于教師來說,這只是一句話、一個肯定的眼神,但對于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激勵,這份鼓勵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良好傾聽意識進行鞏固。
3.為學生樹立耐心傾聽的示范榜樣。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多鮮明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模仿他人,而英語教師也是小學生的模仿對象之一,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而想要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在請學生進行課堂發言的時候,教師要用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發言,不能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去完成板書。教師還要給予學生明確的傾聽提示,比如眼神,使得學生可以知道老師在聽他發言,而其他學生也會受到教師態度的感染而認真聽同學發言。其次,在學生發言過程中要有耐心,不隨意打斷學生的發言,有些學生可能因為緊張而說話斷斷續續,教師決不能不耐煩地接過他的話,而是應給他鼓勵的眼神,示意他大膽講下去。另外,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或表演時不輕易地打斷學生的對話,不要急于提出建議和意見,靜靜地聽完他們的對話,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教師的傾聽示范能讓學生了解到傾聽的重要性,比簡單的要求更有效果。
4.明確傾聽的目標。在英語對話數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傾聽的目標,制訂傾聽的規范。筆者在對話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三心二意”。“三心”指:耐心,不隨意插話,聽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虛心,對同學指出的不足虛心接受;細心,聽清同學的每一句話,腦中不想其他事。“二意”指:刻意,將自己的目光刻意集中在發言同學的身上;誠意,抱著學習和切磋的心態去傾聽。在對話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愛講的本領,更要引導學生會聽、多思,在傾聽的過程中多思考、不盲從。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存在著教師對對話教學缺乏重視、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學生的參與性不強等問題,教師要通過建立以興趣為主導的英語對話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專注傾聽的意識、明確傾聽的目標等途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對話傾聽習慣,使學生在英語對話中能夠尊重對方,對他人的發言有充足的耐心。
參考文獻:
[1]吳紅梅.在對話教學中發展學術思維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14):49-54.
[2]柯燕青.小學英語“合作—進步—快樂”對話教學模式探究[J].時代教育(下旬),2020(12):91.
[3]陳琛,王麗春.話輪轉換理論在小學英語課堂互動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8(2):64-69.
[4]崔坤碧,王小勇.關于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情景對話教學中的學生善良品質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4):103-104.
[5]康然.英語教學中的語境創設與現代媒體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7):223.
[6]肖惠斌.探討初中英語對話練習中角色扮演方式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