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對人才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人才的培養也成了國家的重點工作,在此種情況下,我國的教育體制也隨之改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這一學科的教學時,應該積極迎合教育體制的改變方向,以全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初中英語這一學科的教學,在其進行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時,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篇的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讓其在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提升。本文分析了如何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培養初中生的英語語篇的學習能力,希望能夠提升初中生的語篇閱讀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語篇教學
【作者簡介】顏霞,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華君外國語學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語篇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B-b/2020/02/2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英語語篇學習是初中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學習英語語篇,能夠使他們的閱讀理解、知識整合和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見,語篇部分的學習對初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學科的教學時,應該重視起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其可以采用優化課堂導入的形式、改變教學方法、開展課堂互動、挑選合適的語篇材料等方法,提高其教學效率,提升初中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語篇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任何一部分的知識時,都需要以興趣作為引導,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相關知識,并能夠更大程度地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時,首先便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當中語篇部分的內容,能夠比較全面地理解語篇部分的相關理論知識,并根據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去尋找一些與語篇內容相關同時初中生又比較感興趣的材料,然后以自己所尋找到的材料作為課堂導入,讓初中生通過其課堂導入了解所要學習的語篇的相關內容,并能夠對英語語篇部分的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最后,初中英語教師便可以圍繞課堂導入的內容來一步一步地向初中生講解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通過這一方法,不僅能夠讓初中英語教師更好地將語篇部分的內容引入到英語課堂當中,促進其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還能夠利用課堂導入的內容來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對英語這一學科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七年級第二單元的“What's this in English?”這一內容時,在上課之前,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首先向初中生講明自己此節課所要講解的語篇內容,在此之后,向初中生提問:你是否嘗試過用英語與你的同伴進行交流呢?在給定你一個特定的句子后,你能不能較正確地將其翻譯為英語?你認為英語對你們來說重要嗎?或者說你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這一學科呢?讓初中生有一個簡單的思考,接著再為初中生提供幾個簡單的句子,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翻譯,如:你喜歡用英語與人交流嗎?通常我會喜歡比較積極主動地去與人交流,因為這樣會使我感到快樂;我認為學好英語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努力學習,認真積累。然后初中生便可以做以下翻譯:Do you lik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in English? I usually lik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more actively, 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happy;I think the key 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to study hard and accumulate。以此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之上,便可以開展這一語篇的教學。以此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
在教師進行教學時,通常會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教師以這種方法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并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顯然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篇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來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以讓初中生在更加多樣的教學方法中更高效地學習英語語篇部分的知識,如在進行科學類英語語篇的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初中生展示英語語篇中所涉及的一些科學設備,以多媒體來引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篇部分的相關內容;在其進行生活類英語語篇的教學時,其便可以圍繞語篇內容來開展一個與語篇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初中生就初中英語教師的話題展開討論,在此之后,再讓初中生去探究英語語篇中的內容與自己所思考的內容有什么異同之處,以讓初中生更深入地去學習英語語篇部分;此外,其還可以讓初中生以小組的形式去講解語篇中的理論知識,以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英語語篇中的相關內容。通過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改變初中英語教師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優化其教學方法,還能夠讓初中生在更加多樣的英語課堂中去學習知識,提升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七年級“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內容時,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初中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去講解教材中的相關語篇內容。在初中生講解教材中的語篇內容時,他們可以首先向其他同學講解:the theme of the text、the main content of a text and the writing style of discourse,然后再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去敘述What's her or her favorite subject。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采取另一種講解方式,如:首先向初中生提問“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在互動中完成后,再向初中生講解語篇中的理論知識。在初中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語篇內容講解完成之后,再由初中英語教師對語篇內容進行總結,使語篇中涉及的知識更加系統化。以此方法,可以讓初中生更加深入地去研究語篇內容,有助于初中生英語語篇部分的學習。
三、開展課堂互動,優化初中英語課堂的氛圍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傳遞理論知識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向學生傳遞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開展相應的課堂互動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開展相應的課堂互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氛圍。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時,便需要為初中生開展特定的課堂互動,讓他們在課堂的互動過程中去理解和體會教材當中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其可以在講解教材當中的語篇內容之前,向初中生提問幾個與英語語篇相關的問題,然后讓他們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討論,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而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其可以在講解英語語篇的過程中,向初中生提問一些與語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他們結合語篇來思考教師所提的問題,以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英語語篇的內容,體會如何去學習和理解英語語篇部分的知識;其可以在講解完英語語篇的相關內容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將初中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來對語篇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總結,最終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知識共享。通過這一方法,不僅能夠降低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難度,幫助其更好地進行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還能夠讓初中生在比較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去學習英語語篇中的相關理論知識,提升他們英語語篇部分的學習效率。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的“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為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便可以在講解這一語篇內容時,與初中生展開相應的互動。其可以首先向初中生提問以下問題:Where do you want to go on holiday?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during your vacation?What kind of holiday do you like?What are the Inspirations of vacation?讓初中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和回答教師所提的這些問題,并就這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此之后,初中英語教師便可以向初中生講解語篇中的一些核心知識,讓初中生在比較活躍的英語課堂中去學習語篇知識。以此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初中英語的課堂氛圍,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
四、挑選合適材料,促進學生的英語語篇學習
英語語篇閱讀占據英語學科的很大一部分,由此可見,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也是極為重要的,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起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但在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時,單純依靠教材中的語篇內容并不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語篇學習能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語篇部分內容的教學時,首先應該盡可能地拓展教材當中的語篇內容,讓初中生在教材中語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語篇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師還應該根據教材中的語篇內容為初中生挑選合適的語篇閱讀材料,讓初中生綜合的語篇內容和教師所提供的課外材料來更深層次地理解語篇閱讀的相關理論知識。如: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的語篇內容時,其便可以向初中生提供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語篇閱讀,進而提升初中生的詞匯掌握程度,促進初中生對英語語篇的理解;在其進行與科學技術相關的說明性的語篇內容時,便可以首先向初中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在此之后,再向初中生展示與其寫作方法比較相近的說明性的文章,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這一類文章。通過這一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初中英語教師更好地進行英語語篇部分的教學,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幫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某類英語語篇學習的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的“When was it invented?”這一英語語篇時,可以首先向初中生講解the theme of the text,讓初中生對這一語篇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并能夠較清楚地掌握說明性文章的寫作方式和內容表述方式,在講解完這一語篇的內容之后,其便可以向初中生提問:What do you gain from this discourse?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What kind of inventions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通過這些提問來對初中生所感興趣的東西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在此之后,根據初中生的興趣來為他們提供一些說明性的英語語篇,并對相關的英語語篇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講解,讓他們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師所提供的一些課外材料來深入理解英語學科當中說明性語篇的寫作方法,進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一些說明性的英語語篇。以此方法,可以很好地促進初中生英語語篇部分的學習,提高其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雖然英語同語文都為一門語言學科,但初中生學習這兩門學科時卻有著極其不同的態度,從而導致了初中生的英語水平比較低。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這一學科中語篇部分的教學時,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初中生對英語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然后讓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一學科中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周萍.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9(29):140.
[2]張麗麗.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09.
[3]張萬海.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17
[4]李耀強.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的研究[J].讀寫算,2019(10):138.
[5]李可.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神州,2020(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