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的交際屬性使得語言學習需要植根于特定的情境中,在什么場合應該說什么話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激發和喚醒學生的語言本能,從而更好地掌握語言技巧。由此可見,情境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生動有效的情境,能夠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中,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探討基于情境創設的初中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創設;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張素珍,福建省邵武市實驗中學。
初中英語中的詞匯、語法、句型等都融入在各種場景及對話中,若一味平鋪直敘地講解,會讓學生覺得僵硬、機械,難以理解和消化。但若能用情境對這些語言知識進行“包裝”,同樣的知識會帶給學生新鮮感和參與感,促使他們有意識地記憶,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熱情、挖掘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結合教學實踐筆者將從情境創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和策略兩方面做出闡述,以此明確教學方向。
一、情境創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初中生的認知發展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有的教師把初中看作是人生的“中轉站”,處于這一階段的初中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主動性和教育可塑性高。這是他們學習認知上的優勢,但同時他們還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不足,如缺乏獨立學習意識、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揚長避短,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實物、多媒體等來觸及學生的興趣點,不僅可以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正向遷移,還會保持學生長久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能力。
2.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英語教學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感知、體驗、參與、運用的平臺,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消化知識,掌握技能,發展聽、說、讀、寫能力。”顯然,傳統生硬講解語言知識的模式難以滿足這一需要。情境則不同,它是以語言的生長點為基礎,通過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有利于語言發展的環境和氛圍,學生可以與語言材料展開多維互動,在充分的體驗中形成綜合能力,提升語言素養,培養良好習慣。
3.有利于創造語言環境。眾所周知,英語是學生的第二語言,漢語是學生的母語,漢語在表達方式、組建構成上與英語有著較大的差異,學生的生活周圍又沒有英語學習的氛圍,造成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困難重重,出現只會寫、不會說的“啞巴式”英語和按照漢語的結構規律亂套的“漢式英語”,典型的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學生的學習材料僅限于教材,給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習慣等帶來許多消極影響。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合理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正確地運用語言,牢固地掌握語言。
4.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主觀意識較為淡薄,學習的動力仍來自興趣。情境教學是以興趣為出發點、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目標進行的教學活動,形式靈活、方法多樣,有角色扮演、游戲、故事等,能夠帶給學生全新的視覺沖擊,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興趣的支配下快樂學習、主動學習,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實現對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初中英語情境創設的策略
1.結合生活展現情境。生活是語言的活水源頭,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應用于生活。選入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如購物、打電話、問路、旅游等。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創設情境,讓生活走進英語課堂,用生活元素對英語符號加以潤色,增加學生的親切感。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講過的知識課堂上學生掌握得很好,但沒過多久很快就忘了,究其原因是因為運用的少,知識沒有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生活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用英語提供了機會和平臺,體現了英語的交際性,使語言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英語素養。
(1)角色扮演生活情境。雖然七年級學生在思想上相對于小學生較成熟,但稚氣未脫,對一些喜聞樂見的事物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提到表演仍會蠢蠢欲動,摩拳擦掌。并且初中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適合角色表演的內容,典型的如購物、問路等。因此,教師要把兩者結合起來,創設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契合度較高的表演情境,讓英語課堂教學在表演中大放光彩。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4“Having fun”中的“What can I do for you?”這一話題時,圍繞單元主題“生活購物”,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布置了這樣一個角色扮演任務:學生自愿分組,以小組為單位扮演導購員與顧客演繹購物情境。經過前期準備,課堂上學生表演了超市購物情境、菜市場購物情境還有家具購物場景,課堂容量大,不僅包含課本詞匯“clothes、coat、skirt、milk”,還有許多課外詞匯如“toilet、bath、 oven”等。關于購物的句型“Can I help you?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green dress?”等也在角色扮演中被學生運用的滾瓜爛熟,深深地印刻在他們的腦海里。教師無需對語言知識進行一一分析講解,學生在角色表演中對知識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他們的表達能力、創新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儲備,開闊了視野。
角色表演生活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彌補現實生活中英語語言環境不足的短板,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實現“學英語、用英語”的新課程教學目標。
(2)游戲互動生活情境。初中生好動愛玩,對新奇、趣味性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向往意愿,這一身心發展特點使得他們熱衷于各種游戲活動。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游戲互動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直接使用英語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語言交際,從而完成教學任務,落實教學目標。
例如,教學仁愛版英語“Looking Different”中“I have a small nose”這一話題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結合圖畫對表示身體部分的相關詞匯進行了學習,在熟練掌握人體部位和描述人體部位形容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操練形容詞+人體部位的短語,然后教授have和has的用法,進而過渡到完整的句子。最后運用游戲“Touch and say”來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兩人一組,一人說“Touch your nose”另外一人隨之作出動作。還可以邊說邊畫,一位描述“He has big eyes”另外一人在黑板上畫出來。在游戲中,學生既鞏固了所學,又鍛煉了聽說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3)實物演示生活情境。初中生的抽象思維還不是很成熟,思維活動仍以直觀材料為主,因而在學習抽象概括的英語詞匯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利用生活實物創設情境,通過實物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直觀理解和記憶。
如在仁愛版七年級英語“How old are you?”section B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具體的實物文具盒、橡皮、鉛筆、書包等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他們用英語拼讀它們。在實物情境中學生對詞匯的建構不再是空洞的、僵硬的,而是具體的、形象的,依托這些生活實物在腦海里喚起一個個可視的詞匯形象,自然能夠獲得深刻的印象,產生有效記憶。
2.運用多媒體還原情境。如果把課堂教學看作是一場戰斗的話,那么多媒體就是最好的武器,其強大的科技功能能夠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要,使學生調動口、眼、耳、心等多感官系統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豐富知識的輸入途徑。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在教學中缺乏相應的學習環境,若教師只會灌輸講解,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圖畫、聲音等功能賦予英語符號更多的輸出形式,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從而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仁愛版英語“What time is it?”的教學內容涉及動物,需要學生能夠用英語簡單的描述動物特征。若沒有豐富的感性圖畫充實教學內容,學生的思維將難以找到支撐點,會陷入被動消極中,不利于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考慮到此,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用多媒體的圖畫、視頻、聲音等功能還原課本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動物世界”,培養他們在語境中辨認表示動物語言的能力,提高信息轉化能力。不僅如此,多媒體課件中除了有老虎、猴子、大象等動物的圖畫外,還有動物的聲音,只要點擊按鈕圖畫上的動物就會開口“說話”。如點擊老虎會發出“老虎、老虎,tiger”的語音提示,學生可以跟讀單詞,并對老虎的形態用“very strong”進行描述。教學的最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圖畫設計一個“A day in the Zoo”的寫作小練筆,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寫作信心。這樣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不僅能夠加快課堂教學的進程,還為學生的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了英語能力的綜合提升。
總之,情境教學以初中生的心理活動規律為基礎,強化學生的情緒體驗,讓課堂教學走出傳統教學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喚醒學生的意志情感,促使他們積極學習、主動學習。情境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啟發性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現代教學的方向。作為英語教師,要把握情境教學的原則,創設形象感人、新穎活潑的情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雪琴.情境教學構建初中英語生活化課堂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1):117-118.
[2]趙冬梅.運用情境教學法,建構高效英語課堂[J].文理導航(上旬), 2021(2):35,39.
[3]竇文娜.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