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是新課改下的全新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全新的高考題型,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讀后續寫部分取得高分,在日常教學中,廣大教師要強化對學生的讀后續寫訓練。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盧雪琴(1973.08-),女,漢族,福建福州人,閩江學院附屬中學,高中英語老師。
近年來,我國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持續進行,并取得了很多成就。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是一種全新的高考題型,是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產物。它與傳統的英語寫作不同,是由學生結合已給出的材料進行讀后續寫,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進行考察,還能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廣大教師要結合該題型要求,強化讀后續寫教學改革,以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一、強化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必要性
第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強化讀后續寫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言流利性。在考試過程中,讀后續寫要求學生結合所給出材料進行寫作,并盡可能采用與材料相似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流行性和精準性。在正式開始寫作之前,學生需要詳細閱讀材料,掌握并了解文章脈絡和風格,為后續寫作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語境對于學生的讀后續寫也很重要,在閱讀過程中,語境將會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產生直接影響,而通過強化讀后續寫教學,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盡可能多地接觸類似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語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流利性。
第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強化讀后續寫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激發其學習意識,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把握文章的關鍵詞匯和語句,同時也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達意圖,之后再進行創作和仿寫。在讀后續寫過程中,學生通常需要對原文反復閱讀,以保證所寫作內容的連貫性。由于讀后續寫在高考試卷中屬于比較重要的部分,因此,學生也會比較注重寫作質量,并希望能夠寫出像所給材料一樣語言精準流利、邏輯清晰的文章,這對于學生英語寫作積極性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二、高中生英語讀后續寫現狀分析
首先,個別高中生在進行讀后續寫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反復閱讀所給材料和主題,缺乏對材料的信息認知,從而導致所寫內容天馬行空,在邏輯方面和文章情節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所寫出來的文章既與人物性格不符,也不符合現實生活。學生所續寫的文章之所以不能合理安排情節,主要是因為高中生缺乏生活閱歷,且文化水平也相對較低。在平時的教學中,廣大教師基本以文本知識教學為主,缺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例如,在續寫文章“A memorable event”時,本意是讓學生續寫記敘文,但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都出現了情節和邏輯的問題,上下文聯系性差,這主要是因為學生閱讀材料不認真、不仔細所導致,因此要求廣大教師在平時的讀后續寫教學中重點關注這一問題。
其次,每一篇英語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和基調,高中英語的讀后續寫亦是如此。在高考中,所給出的材料雖然不會過長,只有350詞,但基本上都會有特定主題,或者悲傷,或是歡快,它決定了文章的整體基調,因而要求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精準把握文章主題脈絡,之后再進行續寫。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個別學生在進行讀后續寫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文章主題的認知,從而導致其寫出的文章詞不達意,偏離主題,這樣的文章即便使用的語言再華麗,也很難獲得高分。
最后,很多高中生在進行讀后續寫的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語法和詞匯問題。讀后續寫這題型,不僅僅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學生詞匯和語法的應用也是一個考察重點。而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詞匯和語法問題,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有限,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口語化嚴重,很難續寫出高質量文章。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有效策略
1.要求學生詳細閱讀材料。前文提到,個別高中生在進行讀后續寫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反復閱讀所給材料和主題,缺乏對材料的信息認知,從而導致所寫作內容天馬行空,在邏輯方面和文章情節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鑒于上述情況,在平時的讀后續寫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詳細閱讀材料。以續寫文章“My grandfather”為例,要求學生續寫記敘文,講述發生在自己和祖父之間的一系列故事,表達自己對于祖父的懷念和愛。在續寫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通過詳細閱讀材料,理清故事發展線索和文章脈絡,如“how”“when”“why”“where”“what”等,之后再進行續寫,這樣就能確保所寫內容更加符合人物關系,邏輯合理。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詳細閱讀材料的良好習慣,教師可將閱讀材料作為教學重點,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提出一系列問題,閱讀后讓學生回答。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考查學生對于材料的熟悉程度,之后再進行寫作練習。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很多學生在面對高考試卷中的讀后續寫時都會感到茫然無措,并認為閱讀材料會浪費較多時間,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草草閱讀。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閱讀興趣所導致。鑒于上述情況,在平時的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內容,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并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閱讀材料一定要具有拓展性,要為學生預留廣闊的思考空間,從而方便學生進行創作。其次,閱讀難度要與高中生實際水平相符合,如果所選擇材料過于容易,對于學生而言就會失去挑戰性,如果所選擇材料過難,就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閱讀材料中要完整包含事件、地點、時間以及人物等幾大要素,為學生提供基本的續寫內容。例如,在續寫“My friend Amanda”時,材料為學生提供了“我”與Amanda相識的時間和地點,學生可以結合這些信息續寫“我”與Amanda之間發生的故事,創作空間較大,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最后,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留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之后篩選與之相關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地進行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總之,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讓學生在高考中更加認真地對待讀后續寫材料,從而續寫出優質文章。
3.合理分配寫作與閱讀。英語高考中的讀后續寫,一般是由寫作和閱讀兩個部分共同構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寫作和閱讀時間,保證在一節課中,不同教學內容的課時安排既要合理也要平均。正常情況下,課堂的前半部分用來閱讀,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時長進行安排,如果需要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和知識較多,就可以適當延長閱讀課時,從而縮短寫作課時,讓學生在課下繼續寫作。要注意的問題,如果寫作和閱讀內容都過多,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無法將精力集中在寫作和閱讀上。以“Computers”為例,由于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適中,因此教師可按照1:1的比例來安排閱讀和寫作時間,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均勻分配,在不同的時間段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免產生手忙腳亂的問題。
4.注重讀寫結合。在平時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廣大教師還要注重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將寫作和閱讀聯系在一起。例如,在讓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回答這些問題,幫助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良好習慣。而通過學生的回答,也能夠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此同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閱讀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作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要認真梳理寫作結構和框架,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在寫作完成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必要情況下,教師還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學生之間相互傳閱,共同分享閱讀體驗,取長補短,從而真正做到讀寫結合,這對于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強化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必要性以及高中生讀后續寫現狀進行簡要分析,最后提出強化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有效策略。總之,讀后續寫是一種全新的高考題型,在英語高考試卷中分數占比較大,意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寫作以及想象能力。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讀后續寫部分取得高分,在平時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必須要強化對學生的讀后續寫訓練,既要求學生詳細閱讀材料,激發其閱讀興趣,又要合理分配寫作與閱讀時間,注重讀寫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滿意分數。
參考文獻:
[1]陳伏云.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有效教學課堂模式的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1):24,166.
[2]王旭麗.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有效教學課堂模式的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1):64.
[3]金建良.例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的四個維度[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7(4):77-87.
[4]孫文玉.核心素養導向下立足英語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概要寫作及讀后續寫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20(2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