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華
摘要:有效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通過樹立持久戰思想以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細化相對貧困的劃分標準以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健全工作機制以加強職能部門的能力建設,對標對表鄉村振興戰略以建立重點任務推進機制,確保打好解決相對貧困的持久戰。該研究可為從政策層面推進解決農村相對貧困機制建設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農村人口;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思考
在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將工作重點從絕對貧困轉向相對貧困,是中共中央的重大決策和戰略調整。有效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建議將解決農村人口的相對貧困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標對表,精準分析、科學研判,盡快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確保打好解決相對貧困的持久戰。具體建議如下。
1 ?牢固樹立持久戰思想,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1)按照世界銀行的看法,收入水平達不到當地人均收入1/3的,視為相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是在社會發展中不斷變化的動態矛盾,相對貧困現象在人類發展史上長期存在,也在世界各國乃至發達國家普遍發生。
(2)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矛盾仍然突出,解決相對貧困是我國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持久戰工程。
(3)解決相對貧困,應立足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國情,吸納借鑒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將解決農村人口相對貧困對標鄉村振興戰略,相應調整已經出臺的扶貧政策,逐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建立目標明確、職責清晰、運行有序、保障有力的長效機制,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
2 ?對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立目標引領機制
(1)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2050年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總目標。
(2)各級黨委政府要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引領,以中共中央做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為基本遵循,充分認識相對貧困長期存在的客觀現實,全面分析本地區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綜合考慮城鄉融合發展的實際水平,以確保絕對貧困人口不返貧為基礎,科學制定本地區解決農村人口相對貧困的階段性目標。
(3)階段性目標既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總體一致,又要符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還應該在發展中實現動態調整,切實發揮引領作用。
3 ?細化相對貧困的劃分標準,建立動態管理機制
(1)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省市、縣區乃至村莊的經濟發展水平均存在很大差異。
(2)在劃分相對貧困省市、縣區、村的同時,相對貧困人口的劃分更為復雜。
(3)以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否屬于相對貧困人口,還有哪些不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口要劃為相對貧困,需要建立完善的劃分標準。
(4)在制定相對貧困戶劃分標準時,既要考慮其顯性、穩定的經濟收入,也要考慮其真實的物質生活水平現狀。
(5)地劃分相對貧困的標準要廣泛征求基層干部和群眾意見,確定后的劃分標準要公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實行定期評價制度,建立相對貧困人口的動態管理機制。
4 ?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職能部門的能力建設
(1)脫貧攻堅戰期間,各級扶貧機構是牽頭的職能部門。按照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精神,脫貧攻堅階段性任務完成后,各級扶貧機構將并入同級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
(2)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持久戰,農業農村部門要不斷提升組織領導能力、政策解讀能力、協調調度能力,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加強機構建設,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5 ?對標對表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重點任務推進機制
5.1 ?健全產業發展機制,為相對貧困人口拓展就業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脫貧攻堅戰中,產業扶貧是重要的扶貧渠道之一。依托政策支持,各地發展了一大批鄉村扶貧產業。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各地相繼出臺了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為更好發揮鄉村產業振興在解決相對貧困中的引領作用,各地應將脫貧攻堅戰中產業扶貧的各項產業與鄉村產業振興政策做好對接,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實現相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并隨著產業的發展不斷提高經濟收入水平。
5.2 ?完善人才培訓培養機制,為解決相對貧困提供能力支撐
人才培訓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之一,為貧困人口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創業能力發揮了顯著作用。在解決相對貧困的工作中,應借鑒脫貧攻堅人才培訓的成功模式,對接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完善人才培訓培養機制,大力培育新型農民,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發揮鄉村人才的引領作用,帶動相對貧困人口工作技能的不斷提升。
5.3 ?依托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建立精神激勵和思想保障機制
貧窮固然可怕,但靠窮吃窮的思想更可怕,只有充分調動相對貧困戶的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隨著農村文化設施不斷完善,有利于更好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激發相對貧困戶積極進取的工作熱情,樹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隨著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可以更好地發揚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助于幫助相對貧困戶擺脫精神貧困。
參考文獻
[1] 白永秀,吳楊辰浩.論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34(3):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