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瑤 葉暉 陳維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和載脂蛋白、炎癥因子的水平變化。方法: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老年患者120例納入觀察組,采集其靜脈血后,對其血脂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指標(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炎癥因子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等進行測定,選擇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老年人120例納入對照組,對其相同指標測定結果上的差異進行比較。結果:除載脂蛋白A外,其他各項血脂指標、載脂蛋白B及炎癥因子的檢測水平比較,均可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與健康老年人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載脂蛋白及炎癥因子均存在異常改變,可通過這些生化指標的檢測對患者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關鍵詞】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載脂蛋白;炎癥因子;水平變化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6-0175-02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自籌經費科研課題(Z2020071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酒精因素或其他明確肝損傷因素引起的脂肪肝。NAFLD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以繼發性為主。繼發性NAFLD的發生于飲食因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及疾病因素(高脂血癥、糖尿病)等都有關系。調查顯示,NAFLD的發病率可以達到33 %[1],且近年來該數據仍在不斷上升。
由于NAFLD的發病相對比較隱匿,初期容易被忽略,導致治療延誤;且該疾病有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升高的特點,其對老年患者身體健康將構成一定的威脅。本文選擇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老年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以健康老年人作為對照,通過比較其血脂、載脂蛋白以及炎癥因子的測定結果,分析其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老年患者120例納入觀察組,其中,男女分別82例、38例,年齡60~85(72.3±2.3)歲。選擇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老年人120例納入對照組,男女分別80例、40例,年齡60~83(71.5±2.7)歲。其中,健康老年人在參與本次研究一周內的酒精總攝入量不超過70 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并經超聲檢查,有典型脂肪肝影像學征象。
排除標準:(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者其他肝臟損傷的患者;(3)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4)近兩月內酒精的日均攝入量超過20 g。
1.2 方法
在清晨空腹狀態下,對兩組受檢者實施靜脈血采集工作,將采集到靜脈血標本做離心處理,獲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實施血脂、載脂蛋白和炎癥因子的檢測。其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檢測;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直接法檢測;載脂蛋白A(apo A1)、載脂蛋白B(apo B)、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
分別對兩組受檢者各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受檢者的血脂指標比較
老年NAFLD組的TC、TG、LDL-C檢測值顯著高于健康老年組,而HDL-C檢測值顯著低于健康老年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受檢者的載脂蛋白指標比較
老年NAFLD組的apo B檢測值顯著高于健康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apo A1在兩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
2.3 兩組受檢者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老年NAFLD組的hs-CRP、TNF-α、IL-6等三項炎癥因子的檢測結果均顯著高于健康老年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NAFLD可以引起肝硬化、肝癌,還會促進其他慢性肝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疾病的進展,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健康的疾病[2]。老年人本身因年齡增長,身體的代謝能力降低,加上其常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發病,發生NAFLD的風險也更高。
肝臟是脂肪的代謝場所,正常情況下,肝細胞可以對脂肪進行代謝轉運和分解。但當過剩的脂肪超過肝臟代謝能力的情況下,就會在肝細胞中不斷堆積,并形成脂肪肝。脂肪肝通常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NAFLD兩類。本文研究對象是NAFLD,其病情大多數比較隱匿,早期無自覺癥狀,即使患者偶爾出現一些臨床癥狀,也多為非特異性癥狀,如消化不良或者肝區疼痛等,因而很容易被忽略,進而導致疾病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
老年NAFLD在患病早期是可逆的,如能對其進行早期規范診治,患者的病情將能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也能得到顯著改善。臨床上雖然將肝穿刺作為診斷NAFLD的“金標準”,但該方法具有一定創傷性[3],并不適合疾病的早期篩查。通過特異性生化指標對疾病進行診斷篩查是臨床首選。
本文對120例老年NAFLD患者和120例健康老年人的三大類生化指標分別進行了測定和比較。從血脂指標的比較來看,老年NAFLD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均有明顯升高,而HDL-C則顯著降低,提示其存在血脂紊亂的現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NAFLD患者的肝臟無法對過剩脂肪進行代謝,刺激血糖水平升高,又會誘導胰腺過量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水平的升高使肝臟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量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降低。血脂的紊亂又會增加肝臟中脂質的堆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促進患者病情的進展和惡化。
在載脂蛋白的比較中,老年NAFLD患者apoA1的測定結果與健康老年人相比無明顯差別,但apoB也有顯著升高的情況。這是由于載脂蛋白本身就是運載脂質的重要載體,apoB作為組成低密度脂蛋白的結構蛋白[4],可以對脂代謝的情況進行充分反映;當血脂代謝發生紊亂時,其水平變化與低密度脂蛋白的變化呈正相關。apoA1是組成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物質,其在研究中沒有表現出明顯改變[5]。
從炎癥因子各項指標的比較中,可以觀察到老年NAFLD患者的檢測水平顯著高于健康老年人。NAFLD本身就是一種低濃度的全身性炎癥反應,因而炎癥因子也參與了疾病的進展。其中,hs-CRP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可以在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后的短時間內即被檢測到,具有高度敏感性。
在NAFLD的進展中,hs-CRP的出現會使胰島素對脂質代謝的調節作用減弱,并使機體內游離脂肪酸增加,肝細胞脂肪進一步堆積,并誘發肝細胞變性。TNF-α本身具有肝毒性,是誘發脂肪肝的危險因子;IL-6是一種炎癥結癥,在肝組織的免疫反應過程中,其可以發揮促進線粒體脂肪酸β氧化增加的作用,使肝細胞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輸出量增加[6-7]。
鄭潔等[8]研究把老年NAFLD患者的臨床資料、生化指標檢測結果進行了回顧,并將其與患者患病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高密度脂蛋白是NAFLD的保護性因素,體重指數、谷氨酰轉肽酶、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收縮壓是NAFLD發生的危險因素。該研究也提示通過對患者的血脂、血糖等多種生化指標的檢測,可以對NAFLD的發生發展進行預測。
綜上所述,老年NAFLD患者的血脂、載脂蛋白及炎癥因子均存在異常改變,可通過這些生化指標的檢測對患者的早期診斷提供臨床依據。
參考文獻
[1] 胡順霖,李敏,葉江鋒,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載脂蛋白及尿酸水平檢測結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8):25-27.
[2] 周連卉,褚琳,王晶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與肝纖維化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77-79.
[3] 馬春靜,尉春苗,鄒薇.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外醫療,2019,20(9):189-191.
[4] 葉咸德.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胱抑素C的水平變化 [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0):2438-2439.
[5] 劉任陳.胰島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病中的作用及荷丹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療效果.中華養生保健,2020,38(3):11-12.
[6] 易默,周健,吳友偉,等.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載脂蛋白及炎癥因子的變化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6):1915-1918.
[7] 買拉木古麗,蔡雯,王淑霞,等.新疆地區維吾爾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聯素水平及與肝臟酶學指標、血脂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12).2961-2963.
[8] 鄭潔,潘丹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臨床指標及危險因素探討[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8,46(5):5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