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二航


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來我院兒童康復科進行實習的66例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的時間為2019年3月-2020年3月,隨后根據實習生的學號單雙號進行分組,主要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帶教組與角色互換組,每組各33例。其中對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進行常規(guī)帶教,而對角色互換組實習生在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隨后在實習生出科后進行考核,同時調查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角色互換組與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的出科后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等數據對比顯著,p<0.05。結論: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兒童康復;臨床實習帶教;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23-02
康復治療學是臨床上的一類新興學科,培養(yǎng)具有一定潛力的,可以對社會發(fā)展需求相符合且專業(yè)能力較強的康復治療師是此學科的培養(yǎng)目的,由于該專業(yè)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以及專業(yè)性,因此在培養(yǎng)實習生的過程中,建立培養(yǎng)實習生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思維十分重要[1]。在傳統(tǒng)的臨床實習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往往僅采取灌輸式教學,教學手段陳舊,思念老舊,嚴重缺乏靈活性[2]。因此很多醫(yī)院開始對實習生嘗試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此教學方法較為新穎,但是在臨床上關于此教學方法的研究相對較少,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本文對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兒童康復科進行實習的66例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的時間為2019年3月-2020年3月,隨后根據實習生的學號單雙號進行分組,主要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帶教組與角色互換組,每組各33例。在常規(guī)帶教組的33例實習生中,有男性實習生15例,有女性實習生18例,年齡最高為23歲,年齡最低為20歲,中位年齡為(20.02±1.88)歲,而在角色互換組的33例實習生中,有男性實習生16例,有女性實習生17例,年齡最高為22歲,年齡最低為20歲,中位年齡為(20.16±1.91)歲。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準入標準:①所有實習生均為本科生,且主專業(yè)為康復治療學;②實習生的精神狀態(tài)良好,可以全程參與本次研究;③實習生的依從性以及配合度較高,可以配合帶教老師的工作。排除標準:①實習生為非全日制本科生,或者主專業(yè)非康復治療學;②實習生的精神狀態(tài)較差,無法全程參與本次研究;③實習生的依從性以及配合度較差,或者由于其他因素,無法配合帶教老師的工作。所有研究的具體內容由帶教老師向所有研究對象講解清楚,確保所有實習生對本次研究的所有內容全部了解,且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的相關材料由研究的負責人上報至醫(yī)院的道德倫理委員會,經過批準后方可開始研究。
1.2 帶教方法 常規(guī)帶教組:對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進行常規(guī)帶教,帶教老師要仔細研究康復治療學專業(yè)的教學內容以及培養(yǎng)計劃,及時有效地幫助實習生達到培養(yǎng)目標,并且要將對應的內容教授給實習生,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帶教教師的診療對象的病癥和治療方式來詳細地記錄筆記,將實習生的康復訓練方案的制定能力加強,且不斷提升,每位帶教老師的帶教實習生的數量不得過多,不可超過兩名,帶教老師需要指導實習生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角色互換組:對角色互換組實習生在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具體的內容如下,①扮演。選取科室最具典型的患者,由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對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病情進行充分了解,帶教老師要將真實的模擬情境為實習生創(chuàng)建出來,預演康復治療的流程[3];②分享。在康復治療的流程預演完后,要求每一位實習生全身心投入到模擬演練之中,囑咐實習生要不斷演練,在不斷演練中對心得體會加以總結,將模擬過程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以及難點環(huán)節(jié)突出出來,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如此有利于實習生對更多的有效信息進行掌握;③交流。對其他實習生的心得體會進行仔細聆聽,在模擬過程中實習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不斷引起實習生的注意,如此實習生便可以提高警惕,會加倍注意自己曾經出現的錯誤,有利于日后的醫(yī)療生涯[4];④整合。帶教老師要整合帶教實習生的模擬情況,與實習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制定出個性化的實習方案;⑤實施。在患者的康復訓練過程中不斷融入個性化方案,將治療效果加以記錄。
1.3 評判標準 由帶教老師對兩組實習生的出科后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進行詳細地記錄,其中考核成績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操作技能、發(fā)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提升,每一個方面均分為三個等級,即優(yōu)、良以及差,每個方面均需要帶教老師做出考核,評分超過80分即為優(yōu),評分超過60分即為良,評分低于60分即為差。每位實習生具有兩次考核機會,兩次考核成績取最高值。對教學的滿意度則由我院兒童康復治療科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實習生進行調查,由專業(yè)的管理人員負責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管理人員要現場發(fā)放現場回收,所有問卷均采取匿名的方式進行填寫,每個問卷均具有四個選項,即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管理人員在進行問卷調查之前,需要詳細地將調查內容告知每一位實習生,囑咐實習生高度重視,不可隨意填寫,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用擔心調查結果會泄露。管理人員要保證問卷的回收率,要求回收率為100.0%。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實習生總數[5]。
1.4 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對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
2.結果
2.1 兩組實習生的出科后考核成績 角色互換組與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的出科后考核成績數據對比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角色互換組與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等數據對比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康復治療學不僅僅去尋求特定治療的疾病方法,要保證患者享受最優(yōu)質的服務,應該將患者所患疾病最大程度地治愈,并且將疾病轉歸率提高,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不斷恢復患者的生存質量。作為一類新型教學模式的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會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刻板、木訥的缺點摒棄,該模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以將實習生對于康復醫(yī)學的認知程度不斷提高,將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加以調動,可以使得教學過程充滿活力[6]。在兒童康復治療實習帶教中應用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是一類高效帶教模式,其教學理論基礎為素質教育以及平等教育,可以整體參與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整體教學的引導者變?yōu)閷嵙暽梢詫⒌湫桶咐右赃x取,將其作為情景教學案例,將后續(xù)整個教學過程完成,將病理模擬后對自身體會相互交流加以完成,在課堂中應用此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取得較佳的效果,在實習帶教過程中應用此教學模式依然具有顯著的效果[7]。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與傳統(tǒng)填鴨式實習帶教模式相比較,其具有較多的優(yōu)勢,例如可以將實習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可以將整體知識面、記憶力以及理解力提升,將實習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加以培養(yǎng),將問題主動發(fā)現,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將問題解決。對整體實習帶教氛圍加以活躍,將帶教老師與實習生之間的交流加強,將以往老師對知識傳授的認知加以改變,為實習生更好地解答,傳授知識[8]。
本文對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結果顯示角色互換組與常規(guī)帶教組實習生的出科后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等數據對比顯著,p<0.05。該結果同杜玉彪等[9]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在其研究中,研究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操作技能、發(fā)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提升的優(yōu)良率分別為97.78%、95.56%、95.56%、93.33%以及93.33%,對教學的滿意度為95.56%,而對照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操作技能、發(fā)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提升的優(yōu)良率分別為84.44%、80.00%、82.22%、77.78%以及75.56%,對教學的滿意度為80.00%,這些研究結果均表明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在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價值較高。但是其研究中對于教學模式的探究十分詳盡,值得本研究學習與借鑒。
綜上所述,兒童康復治療臨床實習帶教中采取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應用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艷霞, 李艷鳳. 案例教學教學法聯合多媒體互動式教學法在耳鼻喉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 41(S1):361-363.
[2] 孫偉銘, 董香麗, 于國華,等. 標準化患者模擬聯合微格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學專業(yè)學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9, 025(006):740-744.
[3] 于小明, 黃尚軍, 周歡霞,等. 基于PBL教學法探討院校共建團隊教學模式在康復臨床帶教中的應用價值[J]. 中醫(yī)藥導報, 2018, 24(23):122-125.
[4] 馬會民, 張曉利, 楊麗麗,等. 多元化教學在嬰幼兒心臟外科實習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9, 025(025):3290-3292.
[5] 梁冰, 王敏, 酈憶文,等. 課程整合模式下以器官系統(tǒng)為中心的聯合教學查房在全科醫(yī)學專業(yè)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9, 17(10):140-143.
[6] 胡經文, 劉美麗, 郭燕. 微課堂結合體驗式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生外周靜脈留置針操作帶教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 15(29):143-146+154.
[7] 王瓊瓊, 韓飛琴. PBL聯合以案例為基礎教學法在手術室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8, 24(021):2587-2590.
[8] 于國華, 帥浪, 孫偉銘. 學生標準化患者結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康復治療學專業(yè)學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9, 34(09):76-78.
[9] 杜玉彪. 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臨床實習帶教中應用角色互換互動式教學的效果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9, 29(001):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