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麗

摘要:目的:本次實驗將探究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與藥學監護。方法:本次實驗選取了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兒科就診的患兒,入選的患兒共92例,根據隨機、平均的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其他藥物治療,觀察組則采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并針對兩組的治療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從治療結果上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69%,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4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阿奇霉素應用于兒科治療時,加強藥學監護的力度,可以有效減少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阿奇霉素;兒科;藥學監護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74-01
阿奇霉素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在兒科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藥物,對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發現其對患兒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多[1]。主要原因是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免疫力較差等多種原因,導致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加強對于患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監測,減少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后的不良反應是臨床中較為重要的問題。本次實驗選取了我院92例患兒參與實驗,并分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兩組的治療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將具體的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了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兒科就診的患兒,入選的患兒共92例,根據隨機、平均的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其他藥物治療,觀察組則采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46例,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1例,患兒年齡在1-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8±2.67)歲;觀察組46例,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24例,患兒年齡在2-1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9±2.73)歲。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①患兒經過臨床診斷符合本次實驗標準;②患兒不存在精神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③患兒自愿參與本次實驗且已簽署實驗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兒經過臨床診斷不符合本次實驗標準;②患兒存在精神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③患兒非自愿參與本次實驗且未簽署實驗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其他常規藥物進行治療,5天為一個療程。觀察組采取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具體的用藥方式為:①根據患兒的個人身體情況進行基礎的藥物劑量、方式等;②給予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每日進行一次;③阿奇霉素進行口服時,每日1-2次,一次0.25g-0.5g,連續服用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為5天;③給予患兒藥學監護,由醫生與護理人員組成專門的監護小組,全方位進行安全性評估。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評價標準方面: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后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越低,說明藥物治療的效果越好。
1.4統計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數據將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統計學分析,并采用了專業軟件SPSS19.0進行具體的分析。其中,對于計量資料的選擇以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表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就本次實驗的數據中來看,觀察組發熱2例、惡心1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69%,對照組發熱6例、惡心5例、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4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阿奇霉素在國內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應用,阿奇霉素在胃酸的應用上比其他的藥物應用效果好,且藥物穩定性較高。對比紅霉素而言,大幅度的領先于紅霉素在胃酸的應用中。同時,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殺菌、抑制細菌的效果,在臨床中應用廣泛且應用效果顯著[2]。在對患兒的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注射及口服的方式進行。但是,由于患兒身體素質的原因,容易在治療后產生不良反應。所以,在阿奇霉素的臨床應用中,醫護人員一定要根據患兒的身體狀況進行合理應用,降低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幫助患兒早日康復。同時,要加強阿奇霉素在臨床患兒疾病診療中的藥學監護[3]。
在藥學監護中,要對藥物所適用的癥狀進行嚴格的監控。在臨床中,阿奇霉素主要用來治療多種炎癥,例如肺炎、咽炎等多種炎癥。在對患兒的應用中,醫護人員要嚴格地進行藥物適用檢測,確?;純耗軌蚪邮馨⑵婷顾氐膽谩M瑫r,醫護人員要及時了解患兒的過往疾病史,對于常過敏的患兒進行嚴格的監控。并在患兒進行藥物治療后實時的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在口服阿奇霉素的應用中,臨床結果表明,阿奇霉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較高,因此,臨床中大多以口服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對于患兒而言,口服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操作較為困難且對于患兒的應用中,安全性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如果一旦劑量有誤或使用不當時,很可能會對患兒造成一定的安全影響。因此,在采用阿奇霉素治療時,醫護人員應該加強與患兒父母的溝通,了解患兒情況,對患兒進行過敏檢驗。增強用藥的安全性,降低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次實驗中,觀察組患兒采取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并進行了藥學監護,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的發熱、嘔吐、惡心等癥狀的發生均少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應用于兒科治療時,加強藥學監護的力度,可以有效減少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崔玉泉,郭利恒,王發津. 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的不良反應與藥學監護[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3):82-83.
[2]朱霖. 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與藥學監護[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8):111-112.
[3]劉慧琪. 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和藥學分析[J]. 世界復合醫學,2018,4(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