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王莉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5-050-01
摘? 要?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逐漸成為當今社會蓬勃發展的趨勢。大學體育作為高校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其以身體練習為基礎,以學習體育知識和健康知識為中心。大學體育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并且形成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但大學體育在線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尚未解決,嚴重阻礙教學系統開展。為此,本文主要圍繞信息化下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困境與創新路徑進行研究,以期保證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大學體育? 在線教學? 困境? 創新
近年來,信息技術持續發展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并推動了新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體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而在線教學已成為當代社會生活的新形式。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大學體育通過在線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之間的關系,還能保證在線教學得以高質量進行。但是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困境有很多,如硬件設施不符合要求、在線教學環境偏差等,這些問題對體育在線教學的順利開展形成了阻礙。只有充分解決現階段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困境,并對其進行創新,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高效提升。
一、信息化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困境
(一)硬件設施不符合要求
在線教學中的核心要素就是要具備穩定、流暢的網絡系統,以確保大學體育在線教學中為學生呈現較為清晰的畫面,防止在教學中出現卡頓等情況。但是由于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各自的家庭條件存在一定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網絡系統難以符合在線學習的要求,如處于農村地區的大學生因網絡設施建設的欠缺,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此外,大學體育教師的網絡設備存在缺陷也是阻礙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亦或者是在線教學平臺中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開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質量。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平臺容量嚴重不足,無法讓教師掌握學生線上學習的實際情況,同時也不利于體育教師完善自身的教學計劃。
(二)在線教學的環境偏差
基于信息化的大學體育在線教學具有一定的網絡性與時空性。體育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的過程中,假若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話,教師就無法掌控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且在各種網絡資源的影響下,如網絡游戲、電影等,都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分散自身的注意力。此外,如果學生在線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教師和家長的監督,就難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由于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資源具有極高的完整性,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大學體育的整體在線教學過程主要包括:教學前的設計、實施教學、教學后的反思與評價。教師在諸多的教學資源中無法對在線教學進行合理的設計,無法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模式,嚴重阻礙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體育在線教學創新的路徑
(一)完善硬件設施建設
要想提高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整體質量,首先就要健全教學體系,對基礎硬件設施的建設予以完善,豐富在線教學平臺的各種功能。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教學平臺逐漸顯現出來,如釘釘、雨課堂等。大多數體育教師在應用這些平臺時通常存在平臺中功能不全的情況。為此,學校應該以自身為基礎,豐富在線教學平臺的功能。例如,大學體育借助雨課堂這個平臺進行視頻直播教學時,要積極探索視頻會議與雨課堂的方式。除此之外,大學體育在線教學時往往會出現掉線或者卡頓等情況,為此學校應以在線教學為載體,對校園網絡資源的改造加大力度,以此來組建能夠支撐起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網絡資源體系。
(二)改善在線教學環境
就當前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環境而言,學校應該加強對在線教育的監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在線學習環境,具體做法如下:(1)可以在線上教育中融入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對教學組織體系予以完善,制定有關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質量標準機制,組建高標準以及高質量的教學體系;(2)借助學校所編制的指導手冊推動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對教學流程進行規范、優化,確保大學體育在線教學從教學經費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3)對體育教師的在線教學質量進行評判,科學合理運用獎懲考核制度;(4)體育教師要嚴格遵守紀律對學生進行考核,一旦學生在考核期間出現作弊行為,要將其記錄在誠信檔案中,以此保證在線考核具備一定的可信度。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信息化的大學體育在線教學主要面臨教學環境過差,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和硬件設施不符合相關要求等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予以優化、創新,完善當前的教學體系,才能確保教學不斷線,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同時增強大學體育在線教學的實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波,傅鴻浩.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在線體育教學實踐與展望[J].創新人才教育,2021(01):16-22.
[2]羅明華.體育在線教學發展的困境及其解決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