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平
摘? 要: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索,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構建高效課堂。鑒于此,文章詳細分析了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路徑,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以更全面的角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改變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受高考壓力的影響,使大部分教師仍舊很難擺脫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創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已經成為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
一、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人處在活躍和興奮的狀態時,是學習和探索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靈動、活躍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也會比較少。要想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熟練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如借助視頻、圖片、音頻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3(必修)》《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選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里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相關資料,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將課文內容聯系起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我們學習的內容與這個片段是否符合,視頻里的林黛玉符合你們心里描畫的形象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林黛玉外貌的語句,而且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眾人眼里的黛玉是什么樣子的?(2)重點描繪王熙鳳眼里的林黛玉。(3)賈寶玉眼里的林黛玉。學生通過閱讀,篩選出正確的信息。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找出課文中表現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的句子,并理解她為什么這樣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賞析。教師讓學生根據文章描述的面部特征、膚色、飾物等展開想象,鼓勵學生大膽地畫出來,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來學習有關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準備一件符合賈寶玉形象的衣服和飾品,如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和青緞粉底小朝靴的圖片,并與視頻中賈寶玉所穿的衣服和鞋子做對比,思考視頻中賈寶玉的形象和穿著是否符合作者的描寫。然后,鼓勵學生搜集有關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歷史背景,從而進一步掌握課文重點和難點,這樣學生不僅掌握課文的重點,還能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逐步提升學習效果。
二、利用分層教學,重視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教學任務緊,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一般講的較為籠統,以至于學生無法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自然就影響了教學效率。要想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實施分層教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保證每名學生都能跟上學習進度,深入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1(必修)》(以下統稱“必修1”)《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時,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先讓這些學生背誦課文,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確保他們對基礎內容的掌握,然后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翻譯課文,并學習和了解課外拓展知識。針對中等生則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需要學生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知識,理解作者的情感體驗和中心思想。與此同時,還要找出文章中的點睛之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指的是作者自己多大年紀?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又指的是哪一段歲月?這些知識需要學生查閱大量的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等,難度相對較大。而針對優等生,則要求他們利用多種方法尋找同時期作者的作品與前期的作品展開對比,了解作者的語境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分層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知識,幫助他們養成動手探索的學習習慣,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不斷擴展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教授知識,還要積極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想實現這一點,就要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主動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和探索,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例如,在教學必修1《再別康橋》這篇課文時,要想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這樣提問:這首現代詩主要描寫的是什么樣的風景,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這兩句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討,如果讓你們寫一首現代詩會怎么寫呢?是以風景開頭,還是以人物開頭?一步步引導學生擴展這首詩以外的知識,如查找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和遭遇,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的詩?通過對課外知識的拓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有效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對構建高效課堂非常有利。
總而言之,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問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適時改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通過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進而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提供有效幫助。
參考文獻:
[1]周文峰. 淺談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天津教育(下旬),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