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式教學是教師將教學內容設置成若干問題,組織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新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問題式教學,即利用“問題”整合相關學習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本文主要介紹了問題式教學的理論依據,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指出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高中地理問題設計的策略,以期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 問題式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017-002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高中各學科都越來越重視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傳統的授課形式過于呆板,教師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沒有過多考慮學生的能力培養,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不利。問題式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設置問題,建立知識結構,引導學生運用思維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與新課改的理念相符合,逐漸成為高中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高中地理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聯系密切,應用性極強。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高中地理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新修訂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一欄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問題式教學,廣大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大膽、積極嘗試問題式教學。
一、問題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問題式教學圍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它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尋找答案,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進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
其中,問題如何設置是該教學法實施的先決條件,在設計的時候,要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最佳的問題,并呈現合理的問題情境,因此應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1.最近發展區理論。最近發展區是指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在別人的幫助下能夠達到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把問題放在最近發展區內,這樣才能保證問題不是太難或者太簡單,學生通過努力能夠解決問題。教師在開展問題式教學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什么,才能選擇最佳的問題。
2.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再是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建構。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建構知識和信息,教師的地位由知識的灌輸者、傳授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協助者和促進者。問題式教學與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相符合,在問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并主動探究解決問題,這正是知識建構的過程,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教師要把握好師生在建構過程中所處的位置,發揮建構主義理論的作用。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強調學習過程中人的因素,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最終結果是讓學生成為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即讓學習者“學習如何學習”。問題式教學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和價值觀,以學生的體驗為著眼點,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和獲得學習的體驗。
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問題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開展問題式教學要以真實的情境為背景,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都要置于情境之中。高中地理采用問題式教學,教師要創設地理情境,這些情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和地理環境,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下,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高中地理知識理論性強,抽象知識較多,問題式教學從生活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學習。
2.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問題式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是地理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通過設置問題來掌控學習的內容、方向,而學生始終處于問題式教學的主體地位,問題怎樣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發揮其主動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探究。
3.合作探究學習,培養核心素養。依托真實情境提出的地理問題因其復雜性、多樣性,需要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小組中,學生各自發揮優勢,各司其職,運用集體的知識和智慧,討論交流,運用所學的知識,也鍛煉了組織和溝通能力。一些地理問題具有開放性,即沒有統一的答案,學生通過觀察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通過調查、考察等方式獲取信息,發表對問題的見解,地理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許多學校已經開展了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但是教學中還存在著問題,造成教學效果不佳。
1.缺乏問題庫的建設。地理問題式教學需要大量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的教學案例,如果僅僅讓地理教師獨立提煉出優質的問題案例,是不現實的。因為對于普通地理教師來說要求過高,并不是每個教師都能達到專家的水平,問題設置需要教師的經驗積累,也需要教師主動去搜集案例,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通過調查發現,許多高中地理教師愿意將問題式教學引入到日常的授課,但是主動去搜集整理問題案例的意愿不高?,F階段,沒有成熟的問題庫供廣大教師使用是開展地理問題式教學的首要問題。以學校為單位,或者更大范圍內,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健全問題庫,才能推動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的順利實施。
2.地理教師對問題式教學了解有偏差,難以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許多高中地理教師對問題式教學的了解有偏差,在實施過程中不能真正發揮問題式教學的作用,最主要的問題出現在創設問題情境環節。比如:混淆問題式教學和問題導入教學,混淆問題式教學與問答法教學。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許多教師沒有經過系統培訓,難以保證問題情境的科學性、嚴謹性;同時,教師缺乏搜集材料、學習實施策略的主動性。
3.高考體制對教學模式改革的限制。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高中地理新課改中提倡使用問題教學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從而推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高考是絕大多數高中生的必經之路,通過高考去到高等學府進行深造。高考中對素質教育的考查難以體現出來,更直接的提升分數的辦法就是死勁硬背、題海戰術等。這使得學校、教師都不可能把全部重心放在學生素質教育提升上,因此問題式教學只能作為教學的有益嘗試,很難全面開展。其次,高中課目多,地理作為理科生的一門“副課”,學時分配上肯定少于數學、英語等,課時數是有限的。問題式教學要進行分工合作、答題展示等,能不能在一節課45分鐘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也需要地理教師做好考量。
四、高中地理教學開展問題式教學的策略
針對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積極進行問題庫的建設,為問題庫提供素材,并討論和改進內容,形成豐富的問題庫,方便更多的地理教師實施問題式教學。其次,要進行師資培訓,從理論層面、實踐層面提升教師的水平和能力。再次,學校鼓勵教師開展問題式教學,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幫助,為問題式教學改革開展打好基礎。
在問題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上,教師還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問題是問題式教學的關鍵,隨意設計問題,缺乏構思,會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問題式教學適得其反。首先,教師要對高中地理的新課程標準準確解讀。一些教師設計問題質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有偏差。比如,《洋流》中課程標準是“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師的問題應該以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為主,而許多老師還是以洋流的形成進行教學,這樣就偏離了課程標準的方向。其次,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應該貼近生活。問題情境就是教師為了完成某個教學任務而整合出來的背景材料,這些材料包含了學生的需要回答的問題,學生尋找答案,要運用新的知識,最終達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既要考慮問題是否滿足教學要求,又要兼顧問題的趣味性、針對性。問題不應該是生硬的教科書上問答題,而應該是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現象利用地理知識如何解釋。比如:從陜北民歌入手探究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和成因。問題來源于生活地理,以課標和教材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實現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的嫁接,讓地理課堂更有生活內涵、更有生命價值。貼近生活的問題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2.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尋找答案。設計好問題只是問題式教學的第一步,接下來要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高中生思維活躍,每個學生對于同樣的問題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地理教師要嘗試讓每個學生都獨立思考,對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教師還要掌握學生的分析思路,對學生的分析思路及時指導。對于一些復雜的問題,要求學生形成小組,分工合作、交流討論,豐富解題思路,培養團隊精神。教師要在小組協作中發揮主導作用,了解小組動態,掌握學生信息,對難點進行個別指導,確保尋找答案的順利進行。
3.學生展示問題的答案,教師及時評價。問題式教學最終要解答問題,完成教學目標。對于一些小組協作完成的問題,要讓各組代表展示自己的成果或口述觀點,教師要以鼓勵的態度抓住每組的要點進行點評。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開展不同小組間的互評,既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教師要注意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不同形式、從不同角度衡量學生的學習,對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合理運用地理知識、技能,要及時給予肯定。
4.歸納總結,升華提高。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問題式教學的最終環節。教師要把問題運用到的新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整合所有問題,提煉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知識點,理清知識體系的脈絡,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清晰的知識框架;同時學生要學會舉一反三,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比如:從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引入課程內容,提出地理問題,最后從現象看本質,以大氣受熱過程來解釋這一問題。
問題式教學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氛圍變得熱烈,提升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問題式教學與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相適應,它有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廣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嘗試。問題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創設問題情境,到指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到總結歸納,需要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準備情境素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等。
參考文獻:
[1]王志勇.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中問題設計的三環節[J]教學與管理,2018,(28)
[2]孫軍梅.高中地理課堂問題設計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3]齊昕婷.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問題式教學研究[D]黃石:湖北師范大學,2019
[4]楊志梅.林媚珍.問題式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應用探析[J]教育觀察,2018,(20)
[5]張清蘋.信息技術輔助地理問題式教學情境創設的價值、策略與流程[J]地理教學,2021,(11)
[6]趙芳菲.問題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付旭東,1981年生,山東聊城人,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