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萍
摘要:新課程改革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我們作為教師,也要能夠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來實現創新與進步,在實踐中真正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創建更優質的教學形式。本文就從新課改的背景下來展開策略探討,以跟上時代的節奏,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教學內容,帶動學生更好的進步與成長。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在小學學科教學中占有的位置是十分特殊的,并且新課程改革也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很多要求。我們作為教學的指導者,要能夠找到最準確的定位,結合課程改革的內容進行充分的研究,再結合自身的教學內容對應的展開調整,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來帶動學生積極學習,使學生更高效的掌握數學知識,建立數學學習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作為現代化教育的執行者,必須擺脫“一言堂”的傳統教育方式,注重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動掌握者。在此基礎上能夠將知識教學更為順暢的開展下去,同時也培養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思想意識。
例如:一是要教師來對自我的教學理念進行對應的反思,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內容,我們作為教師要能夠對比參照其中的內容,來淘汰舊的教學理念,摒棄錯誤的教學思想,在對應的思想轉換基礎上來進一步的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堂當中,問題的設置不能過于生硬,“你們會沒有理解這些知識呀?”這些問題對學生來說沒有很大的意義,要能夠真正地從知識點的提問當中,來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對應的思想與知識,也可以結合問題的設置來加以檢驗。如對于圖形的平移,轉換的學習,就可以設置習題來讓學生進行解答。可以抽學習成績較好和較為落后的學生同步回答,以更有檢驗效果。另外,教師也要能夠提升教學的敏感度,在課堂當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對應的觀察,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在教師的積極帶動下,來將改革思想貫徹下去。
二、依托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
課程改革的提出是結合時代背景所研發的一些新的思想,那么我們課堂的教學活動開展也要能夠從社會背景當中來進行有效的變化。要依托信息技術來展現更為先進的教學模式,既能夠將課堂教學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同時也能夠帶動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接收,在今后的成長中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知識。
例如:首先,我們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平臺來對應的搜集一些先進的教育資源。作為教師,不能故步自封,滿足于自己當前的教學成就。而是要從我國其他地區來更好的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自己的教學思路。如人大附小或是發達地區的教學經驗。另外,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我們也可以依托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對應的展示,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建立更為抽象的思想與空間概念。例如,對于一些幾何圖形的面積、體積等知識的學習。多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為學生解釋,是如何進行觀察和計算的,以動畫圖片等形式都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展開學習。這也是教師個人講解中所發揮不了的作用。所以教師也要積極研究先進的教學技術,能夠依托于信息技術來呈現更加先進的課堂,帶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將課堂的趣味性調動起來。
三、構建問題情境,帶動學生積極思考
新課改所提出的新的教學觀點和內容,我們還是要能夠結合數學這一學科來進行對應的研究。能夠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學會思考與探究,這才是學習的本質。所以教師要能夠從教學情景的創建當中來設置一些問題,為數學思維的構建,好奇心與探究性的激發做準備。讓學生即使脫離了數學課堂,也能夠更好地去學習知識,認識世界,發揮自主的學習能力。
例如:對于問題情景的構建要靈活,帶動學生的積極思考與探究。首先,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我們可以以生活為背景,來引導學生學會處理數學問題。比如需要你代替爸爸媽媽交水費,但是是階梯水價,用水15噸以內是0.6元一噸;用水在15-20噸的,是1.4一噸;用水在20噸以上的,則是2.1元一噸。那么看看自己家應該交多少水費。這是基礎性生活問題,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從問題當中來提煉出對應的信息,展開計算。另外,也可以構建一些更加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對于多邊形的觀察等,讓學生就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與思索。由此可見,數學問題的構建,也考驗教師一定的教學功底,能夠不浪費課堂的時間,帶動學生積極思考,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觀點與思想是我們教學活動的指向標,教師要能夠及時地進行研究,并且結合實際的教學活動來進行對應的比較,淘汰舊的、不合時宜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學習打造新的情境與環境,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洪梅.試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創新[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
[2]趙小吉.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