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不斷轉變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模式,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教師要利用好互聯網帶來的優勢,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深入挖掘互聯網的教育價值,融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筆者在充分開展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在此與各位同仁共勉。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作為初中階段主要的教學科目,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互聯網的應用越發廣泛,也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學生而言,想要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獲得更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就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利用好互聯網+環境的優勢,輔助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傳統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當中,知識的講解往往是通過灌輸的方式來實現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在課堂上,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理解和思考知識,因此綜合素養的提升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大幅度提升,能主動參與到各個教學環節,進而提升自身的全方位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二)拓展更多的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往往將教材當作唯一的教學指標,將教材中的知識轉述給學生,這樣單一的教學內容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互聯網+”環境下,這一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互聯網的發展為初中信息技術帶來了更多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使用互聯網進行合理拓展,幫助學生從更全面的角度理解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
二、“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策略
(一)利用網絡拓展教學資源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相關知識的學習都需要有網絡做支撐,在帶領學生設計小程序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自己去編寫程序,對教學開展帶來了一定困難。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網絡,拓展更多的教學資源,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信息技術學習小組,讓學生互相討論合作,深入理解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用互聯網將課程教學模塊進行分解,減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對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各個小組進行分析討論,并借助網絡的輔助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展示。通過網絡來拓展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編程能力,讓學生深入了解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力。
(二)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
在學生一天的學習當中,課余時間往往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夠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就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將部分教學內容轉移到課下,節省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對初中生來講,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很難主動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我們可以通過智慧樹、zoom等平臺,制作出相應的慕課,讓學生使用移動終端設備來進行觀看和學習。在慕課學習的過程中,實時彈出問題,學生只有正確回答相應問題之后,才能夠繼續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在課后可以對學生布置作業內容,例如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使用設備從互聯網上搜集一些信息,編寫出一些小程序等等,上傳到慕課學習平臺當中,交由教師檢查。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可以讓學生先通過慕課進行簡單的學習,查看相關的學習資料,對課程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做好預習工作,在課堂上,教師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講解課程知識,帶領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練習,高質量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以及明顯的教學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通過多媒體將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也可以嘗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開展,打造高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例如,在課堂上,我將先制作好的病毒環境植入學生的計算機,并且讓學生去清除,在學生手足無措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清除病毒的方式。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三、結語
在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也需要做出轉變,利用互聯網拓展教學內容,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并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優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深度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趙俊勇.“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分析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
[2]侯冬梅.探究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