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英
摘要:對初中階段的學習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此科目對于中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很好的延伸,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作用。由此可見,道德與法治在初中階段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在開展此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其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及德育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注重學生審美能力及高尚情懷的培養及提升,激發學生深入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的欲望,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德育教育;融入方法
一、樹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在道德與法治和德育教育進行有效融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明確德育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另外還需要對學生保持極度的尊重,維護好師生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創造更多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與平臺,要改變教師“發令者”的身份,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善于總結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制定出有針對性疏導方式,讓學生消除青春期存在的逆反心理。記得在一次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發現在有名學生上課出現了精力不集中,作業完成效率不高,成績下滑嚴重的現象,教師就與之進行了交談,后才發現,該學生家庭中出現了嚴重的變故,父親在一次工作中受到了傷害,對此,就需要他將部分的學習精力轉移到家務分擔上來,這時德育教師就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其進行了激勵,先夸獎他的自立與不畏困苦的精神,并引導他要將這份精神運用到學習中,另外,教師還給予了他一定的扶持,這樣不僅將德育教育的作用發揮至最大,同時還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進行了正確的引導。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初中階段的學生受實際年齡的影響,在個性方面顯得比較獨特,所以,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改革與創新,彰顯出課程的教育特性,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靈活的應用和提取,為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彰顯德育教育主題。此外,教師還需要立足課程實際,彰顯學生的主體身份,創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實現教材與德育內容的有機融合,從而滿足當代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需求。
三、優化教學情境,尋找德育路徑
尋找德育路徑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及不斷改進的一個教學過程,當然也是更好的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作為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首先要為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學習興趣,為其創設出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將德育知識有效滲透于教學情境中,實現兩者的高度整合與統一。此外,還需要凸顯出課程改革的針對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增強交流的深度;對于每一個學生所表現出的個體差異及學習水平上的差異給予充分的尊重,做到具體問題的深入性探索,提升德育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落實效用。
四、加強實踐教學,積極組織德育活動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只要能夠彰顯出課堂教學的活力,就可以將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全面體現出來,才能夠很好地滿足德育教育的基本需求,才能夠更好地落實課程改革及課程創新。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組織一些具有較強針對性及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立足學生實際,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度,增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了解和認知,從而為德育教育的落實和開展提供保障。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服務社會”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志愿者的實踐活動,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類似于環境保護或者有關于中華民族歷史輝煌等相關的影像視頻,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及愛國精神,使學生能有更強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對“服務社會”形成一個全新的認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當完成活動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一場有關于實踐活動的感悟與體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表出自己在活動中的所感所悟;當然對于學生的分享與發言,教師要做出及時的贊揚性評價,強化活動效果,讓學生真正明白學以致用的道理,為學生將來成為高素質人才而奠定基礎。
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時教師需要以身作則,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材中,也有很多關于價值觀、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內容,所以,教師作為學生們的引導者,首先自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非常堅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其一個值得學習的道德榜樣。具體來說,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主體,并且還要明確師生間的平等關系,對每位學生都要平等的對待。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自身的行為和語言,在實踐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德育、法律、價值觀等思想觀念。
六、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德育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融合作用,首先,就需要教師對上文中所提到的具體對策進行靈活應用,注重德育教育與道德與法治的高效融合,明確課程教學的本質,抓住課程教學的基本特色,對兩者的融合方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建立健全課程教育體系,完成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道德素養及法治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蘇清妹.淺談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7):11.
[2]王春山.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路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