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
摘要:站在時代背景下,基于當前教育的實際需求,在“三維四度五育”理念下,中學體育教學應當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實踐等多方面做出相應轉變,將五育理念融入進現有的體育教學環節。本文探索了五育融合的具體概念,并對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進行思考,在此與各位同仁分享。
關鍵詞:五育融合;中學體育;教育發展
作為中學階段主要的教學科目,在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教育也應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教學評價、德育教育等多元化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五育融合的實際要求,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的學習與成長。
一、五育融合概念分析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五育的概念,基于當前時代需求,對教育的發展、教育框架的構建指明了方向。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的信念和思想能夠在學生內心中扎根發芽,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熱愛與擁護黨和國家,在實際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謂的五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德智體美勞,將德智體美勞在教學中實現互相融入與接納,進而培養出具備綜合素質能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開展五育融合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滿足我國我黨的育人思想,也是一種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貫徹。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一)深入挖掘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
在很長一段時間,體育教學在教育體系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體育課的開展更多是對其他學科教學的一種補充,將體育課當作給學生進行放松、自由活動的環節,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也得不到有效體現。為此,需要展現出體育學科的體育、勞育家長,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主題加以重視。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站在五育融合的角度上,關注體育的五育價值,例如在室內和單雙杠項目中,重視勞育的開展。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站在五育融合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幫助學生通過體育學習提升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樹立完善的人格,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的學習與發展。借助有效的方式,挖掘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讓整個社會和教育體系都能轉變對體育學科的偏見。
(二)站在五育融合理念下開展教學評價
在設計體育教學教案時,要嘗試融入五育理念,將五育育人特點融入進教案的具體環節當中。不僅要分析教學內容、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挖掘體育教學的育人價值。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原地單手側推實心球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力量在身體和地面的傳導,滲透一些其他學科知識,實現智育目標;帶領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品質,實現德育教育的具體目標。在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評價時,需要融入五育內容。從理想信念、愛國品質、思想道德等相關方面對學生開展德育評價;結合學生的創新能力、知識水平等因素,對學生開展智育評價,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教學中考察學生的身體素質、意志品質,了解學生的生長變化,對學生開展體育評價;重視學生的美育素養、文化水平等情況,對學生開展美育評價;關注學生熱愛、尊重勞動的精神品質,對學生開展勞動評價。通過五育融合的方式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身上存在的不足,并推動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
(三)五育融合開展體育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體系中,也存在著一定的五育融合理念,在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學習時,學生艱苦奮斗、勇敢拼搏以及團結合作等精神品質都能得到有效的培育,進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相關目標;在課堂上進行球類等運動項目之前,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動作和技術,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實現智育教育的目標;作為體育教育的基礎,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得到明顯提升,實現體育教育目標;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相應動作的過程中,會逐漸融入一些自己的理解,實現美育教育目標;在學習結束之后,對器材的回收,場地的清理都是勞育教育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入五育,將是后續中學體育教育的新發展方向。
(四)五育融合理念下中學體育發展方向
在理解五育教育內在意義的基礎上,將體育教育與五育融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五育特征,體現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站在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多個教學領域,將五育融合的思路、方法、案例融入進體育教學中。在后續的中學體育中,將會強化對五育理念的學習,并強化教師的教育技能,讓教師的學科育人能力、實踐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強化中學體育整體的師資力量。
三、結語
中學體育教學的開展,站在五育融合的基礎上,要嘗試融入教案設計、教學評價等多個環節,展現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提升體育教育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曉春.踐行健康教育理念推進高中體育教學[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8):87-88.
[2]吳同山.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析[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二)[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