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梅
摘要:閱讀作為鍛煉一個學生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正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鍛煉提升,還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本文主要從如何提升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出發,展開分析論述。
關鍵詞:課堂教學;農村學生;閱讀能力
前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不僅是對學生識字認字能力的一種檢驗,還是對學生文學運用能力、知識輸出能力的一種考驗。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一、現階段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現狀
農村地區的學生,由于受到資源缺乏、教育理念相對落后、生長環境的局限性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在語文閱讀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阻礙了學生閱讀的發展進步。
1.1學生缺乏閱讀機會
由于農村地區信息相對閉塞,大多數學校還停留在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上。家庭和學校雙方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導致他們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農村地區因為經濟發展緩慢,教學資源缺乏,即使有學生對閱讀抱有興趣,也沒有相當的文學作品供他們學習。
1.2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許多農村地區,因為信息更新不及時,導致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學生長期在這些陳舊觀點的腐蝕下,對閱讀本身不感興趣。同時,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意志力水平比較低且自制能力低,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缺乏,而家庭和學校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忽視,錯過了在最好的時機對他們能力的培養機會,導致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越來越懶散消極。
1.3學生缺乏閱讀氛圍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時期,對周圍的事物是一種觀察模擬的狀態。如果學生長期處于一個學習氛圍很好的環境中,很容易耳濡目染的加入學習的陣列。然而,由于大部分農村家長自身的文化素質不夠高,老師對于營造良好的閱讀分文的不重視,對于一部分缺乏專注力的小學生而言,直接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需要首先做出改變。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老師要不斷的進行學習,完善自我,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進行創新教學。
2.1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大的老師。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發育還不夠完善,對事物的專注力缺乏,大多數情況下總是三分鐘熱度,然后對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需要首先讓學生們對閱讀本身產生興趣,并保持興趣。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觀潮》時,老師可以首先展示一些潮水來臨時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視頻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觀察,潮來潮去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再根據學生們描述的特點進行總結,對學生講到了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學生沒有講到的地方進行補充。
通過這樣的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提出問題,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有效的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帶著疑問主動的走進閱讀的世界。
2.2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習慣
閱讀應當成為學生一生的習慣。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階段,他們在對外界進行觀察探索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對世界進行模擬。因此,老師應該抓住學生們這一階段的習慣特點,著重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通過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培養,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多一些主動性,同時也讓老師今后的教學工作少一些壓力,有效的讓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用每節課的前15分鐘進行讀書會,首先老師自己可以先給學生們分享一下昨天看了什么書、有什么感受,進行心得體會的交流。這樣不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利于長此以往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在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同時,讓他們沉浸在閱讀的海洋里,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引導學生語文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形成固然重要,但閱讀是個長期需要堅持的行為,老師無法面面俱到的對學生進行閱讀輔助。因此,對于處于學習能力形成的重要階段的小學生們而言,讓他們能學習,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師應該在教學之余,更加著重引導學生學習專業而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田忌賽馬》時,可以提前讓學生們進行預習,并把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課堂上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孫臏為什么要安排這樣的出場順序?”、“萬一對方也采用了這種方式,又該怎么辦?”然后老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幫助他們自己尋找答案,從而深化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學生們去閱讀學習書籍、仔細觀察生活,鍛煉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同時,以競爭的方式進行比賽,還能激發他們的好勝心,讓他們擁有學習的斗志和思考的源動力,在出題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了一套閱讀理解文章含義的方法。
三、結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老師要增強對學生閱讀方面教學引導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給學生提供閱讀機會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采取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這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老師在平時也要保持一個學習的習慣,給學生做好榜樣,也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技能素質,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專業的語文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盤升夏.淺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語文課內外(課堂教學).2019(16):100.
[2]韋愛鮮.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小學教育.2019(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