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友威
摘要:教育乃是國家大計,民之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并立足全局戰略視角,闡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指出了新時代好老師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知識基礎以及一顆仁愛之心。要求老師成為塑造學生品質、傳授學生知識、開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本文將以“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基本內涵為切入點,分析探究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與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四有老師;四個引路人
引言
就我國教育領域而言,推動教育的進步與均衡發展,滿足大眾對優質教育的基本訴求,是新時期對教育事業提出的全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領導的黨中央,對我國教育事業予以高度重視,就教育改革工作召開了多次會議,并在會議中通過了多項教育改革舉措,對教育改革做出了具體要求,提出了新思想、新觀念,其中以“四有”“四個引路人”為核心的新時代好老師的評價標準,也對師德師風的建設工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而言,新形勢下,做“四有”好老師,需要老師以正確的思想理念為向導,以高尚的道德素養為基石,以豐富的知識積累為核心,以一顆仁愛之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致力于成為學生塑造品質的引路人,學習理論知識的指導者,開發邏輯思維、求異思維的促進者,做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引導者。
一、“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基本內涵和實踐策略
(一)“四有”好老師
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學識基礎以及一顆仁愛之心。具體而言,一名優秀教師應切實做到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使學生親師信道,并要坦蕩無私,恪守人格底線,傳揚民族美德,老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學生成長為優秀人才;而扎實的學識基礎,是教育教學的前提和保障,這就要求老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積累多方面知識,以多元化的授課形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還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主動學習新的知識,掌握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教師的仁愛之心,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以及尊重上,這既能展現出教師這一職業的獨立魅力,又有利于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對學生個人潛能的開發,發揮出極大的促進作用,當教師以平等的態度面對學生時,一方面能夠拉近其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朝向全面綜合發展。
(二)“四個引路人”
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做學生塑造品質、探究知識、開發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形成敢于奮斗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做到百折不撓、奮發圖強,因此,教師應調動起學生的的學習熱情,幫助其找到學習動力,挖掘學習潛能,還應強化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處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夠明辨是非。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邏輯思維、求異思維,是教師教育工作的核心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指向性的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使其能夠獨立探究問題、處理問題,并形成批判性思維,鑒于此,教師應樹立起愛國精神,幫助學生發展成為傳統美德的弘揚者,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后備軍,與此同時,教師應教導學生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引領學生踴躍參與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將愛國情懷發揮到極致。
二、注重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師德師風責任制度
各中小學應重視起頂層設計,構建起完整的師德師風責任制度,具體到實踐中,學校可組建專項小組,積極開展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以校長及黨委書記為領導,由各教研小組負責人,承擔起監督職責,要求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其中,進而為這兩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人員支持。在此過程中,學校黨委應以“四有”好老師及“四個引路人”為向導,深刻體會其關鍵意義和基本內涵,貫徹實施教育改革政策,將師德師風看作評價教師綜合素養的核心指標,堅持將師德師風建設,滲透進教育改革全過程,并立足于組織重建、制度完善等多個方面,建立起完整的師德師風責任機制。
三、立足“五個工程”,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各中小學應發揮黨員教師的表率及楷模作用,來促進師德師風的建設,在實際工作中,可立于“五個工程”,制定并實施相關政策及措施,促使教師黨支部把好思想政治關,師德師風建設關,在教師聘任、評職選拔、考評定編等工作中,認真聽取學校黨支部的建議;在干部提拔考核、后備教師任用過程中,及時地與黨支部領導者進行溝通;在教師年度考評、任期考察期間,由學校黨支部進行審批考核。思想政治及道德修養,是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的前提保障,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價值取向及思想觀念,也與其人格品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這也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促智育的重要基礎,鑒于此,具體到實踐中,可利用制度、思想教育、激勵政策等多種方式,促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恪守師德信念,黨支部則要對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行監督,對教師師德進行考評,對有悖職業道德的教師進行嚴格懲處,以制度來約束教師,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
四、結束語
綜上,做“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是新時期對教育事業提出的全新要求,組建一支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扎實學識基礎,正確價值取向,出色教育能力的教師隊伍,也是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各中小學應重視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促使教師以一顆仁愛之心,以積極的教育態度,以新型教育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來,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名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晶,劉曉玫.論教師“傳道”思想在新時代的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重要論述為指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01):36-40.
[2]程莉.用“四有”好老師標準檢驗優秀班主任[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186.
[3]于成文,杜嘉慶.在厚植師德師風上下功夫 著力培育“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J].北京教育(德育),2019(05):7-10.
[4]蒲應秋,王萍.構建新時代好教師的評價標準——論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內涵[J].教育文化論壇,2018,10(0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