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要:由于中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宗教文化的文學精神往往以"大道無形"、"重神輕巧"等文學作品為其基本特征,因此對于年紀稍大的數學老師,對于新生事物的認識接受較慢,所以這種趨于現代化的課堂教學技術教育手段在很多年輕人的總頭腦中仍然只是一個抽象概念,此外,還要我們如何克服這種定勢性的教學思維,摒棄了在傳統教育課堂教學中已經產生了逐漸形成的各種言論上和行為上的不良陋習。許多的老師中仍然普遍存在著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再或者附上一塊黑板就已經完全可以"打天下"的不良習慣,存在著他們對于我國傳統教育課堂教學的各種方法與技術手段的一種定勢性認識,從而嚴重阻礙了傳統課堂教學各種技術手段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教學;應用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機技術的運用在教學之中越來越廣泛,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和學習相應的知識,打破了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信息傳播方式通過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進了現代多媒體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運用,信息化課程教育就是在信息教學的各個領域中全面地應用現代信息多媒體科學技術,以深度地開發和充分廣泛地利用信息資源,其教育活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截然不同。同時也代表著教育的發展方向、趨勢和未來,它對教育的手段、方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極大地促進了傳統教學過程的變革。
(1)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方法通常是泛指師生之間能在進行各種教學討論交流時的一種工具。現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教育手段就是相較于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這些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也就是簡單指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就是指各種電化教育的必備教具和教學課件,搬進到課堂,作為一種直觀的數學教具,并廣泛應用推廣到各個不同學科的教學中。所以,傳統的教學手段中,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再加一塊黑板在現代化的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計算機等教育手段前,就略顯單一和蒼白。
(2)教學資料共享化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必須推動和實現教育科研人才的優質教育和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涵蓋師生與電腦和計算機間的交互、師生通過電腦和計算機的網絡和遠程師生之間的交互,以及電腦和計算機在師生之間控制下與其他課件和傳播媒介間的交互。在這樣一種教學材料分享平臺中,教師利用和購買這些教學材料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改善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且教師常常根據其自身所制訂的教學戰略去挑選和使用這些材料。所以對于教師而言,不管是自行做成的,還是從別人手里去做。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的教學資源都能夠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和情況,同時老師本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策略或實際的情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各種教學方法和側重點,加上課堂教學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選擇多樣的教學資料。
(3)教學過程智能化
由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電腦集中了多種多樣媒體的特點,使得教學操作的對象單一、集中,而且即使是教學操作的流程也可按照我們預設的程序執行,可大大降低教師的疲憊和勞動強度,為課堂教學提供寶貴的資源。而且,應用多媒體專業計算機互聯網絡技術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把抽象和困惑又難于掌握的教學內容直觀、具體形象地呈現出來提供給每個學生,讓這些學生更加容易地搞清楚自己所學知識,真正地讓這些學生去想問,現代的信息技術教學系統就可以讓老師甚至能夠依據多媒體專業的計算機互聯網教學系統,使得在課堂的實施過程中,系統能夠自動進行故障診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能夠自由選擇最符合自己需要的學習模式,成為對信息處理工作的決定者。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和學生都希望能在自己的電腦上根據自身的專長和水平來安排自己的學習 ,真正實現教學現代化。
二、由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引起的思考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和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了教育信息的呈現形式和其社會分布的形態,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教育與人類之間的關系。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條件與模式下,作為"聞道在先"的優秀教師,其對信息的掌握與擁有,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方面而言,遠遠優于學生;而在當今現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環境中,信息資源和來源的廣泛性和多渠道性使得我們的教師不再希望可以以一個知識的絕對擁有者為主體自居,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學生對信息的擁有甚至優勝于教師。這一轉折更是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具大的沖擊與震撼所以,要想真正實現教育信息化,教師必須要從思想上、技術上真正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在思想上,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教育領域中全面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其中的教學活動與傳統的教育活動完全不同,現實中,教師和學生經常與我們處于相同的起點,而且,由于現代年輕人能夠接受到新鮮信息的頻率和速度快,教師已經不再被認為是傳遞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教師的功能和作用主要體現為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幫助教師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信息傳播的方式、教學模式以及課堂的師生關系都使得課堂發生了許多根本性的改變,教師從我們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課程為教學中心的"教"這個角色逐漸轉變成為學生課堂的引導者,但在我們這些經濟較為落后的鄉鎮或西部山區,在漫長的鄉鎮農耕文化中逐漸積累并慢慢沉淀下來的傳統鄉鎮文化不可避免。這些教師具有大自然的封閉特征,他們把主要的精力集中放在細心鉆研教材、精心準備教案上面,認為老師的任務和職責只能是這樣,因此外部世界的新變革往往會有意或無形地將他們屏蔽在自己的課堂教學眼光之外。所以教師必須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思想觀念,認同并順應教育信息化。
三、結語
隨著現代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的深入推進,給我國現代化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巨大的改革和變化,大大地促進了現代的教育發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時教師也一定要堅持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觀點和理念,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適應教師角色的轉換,才能更好地加速現代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信息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丁敏.青年與社會.2018(27)
[2]夯實資源建設與應用全面推進信息化教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思考與實踐創新[J].王瑛,周玉芬,陳銳浩.教育信息技術.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