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班主任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班級管理者及專業授課者的雙重職責。在工作中,需要將德育知識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及常規課程,以此發揮德育工作素質培養、品質提升的教育功效。
班主任也是連接學校和家長的重要紐帶,需要發揮自身職業優勢平衡好學校及家庭間的關系。實踐證明,如果缺少了家庭的配合支持,德育工作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學校及家庭在配合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需要遵循統一發展的教育目標,并采取相互補充的教育手段,以便全方位、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對于任何階段的學生群體來說,班主任這一身份都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班主任就如同“精神導師”般,在學生心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他們的言行舉止也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及道德修養。班主任作為小學生最為敬重、信賴的教師,需要從以愛施教的角度出發,逐步開展德育工作,以自身的優良品質感染學生,以此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關愛、尊重每一個學生
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心智單純,但是他們的個性素養還是存在顯著差異的,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深入挖掘學生潛力、引導凸顯學生優勢。面對一個人數眾多的班集體,如果要因材施教,運用不同的管理、教育方法,就必須先摸清好班級的整體情況,全面地了解學生,才能做好不同層次學生的教育,才能尊重學生的不同個體特征。例如,我每帶領一個新的班級,都會讓每位學生輪流上臺自我介紹,初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結構、個性愛好、思想特征等基礎情況。遇到羞于開口的學生,我會一步一步地引導鼓勵,讓學生放下芥蒂“推介自我”,以此增強學生自信心,也為后面的班委組建、人才選拔打下堅實基礎。
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要善于與學生情感交流,平等交往,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學生內心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我在對待和管理學生上努力做到一視同仁,不有所偏愛,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一點對班主任和學生來說都至關重要。作為班主任,對班上的學生不能唯成績論,要從多方位、多角度來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亮點、特點,鼓勵學生發揮其特長,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
二、以無私關愛感化“后進生”
在對待“后進生”這一普遍存在的群體時,班主任需要以耐心細致的態度對其進行轉化引導,切忌歧視、嫌棄,要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適當給予表揚鼓勵,在他們犯錯的時候以不挫傷自尊心的方式教導他們。
我曾經教導過一名調皮的后進生。他上課遲到、擾亂秩序、不愛學習,和同學玩耍時出手不知輕重,很多同學都不愿和他接觸。經過了解得知,該學生父母還沒到結婚年齡就生下他,后來沒有生活在一起,他從小便跟著爺爺生活。父親早出晚歸,對孩子管教方式生硬粗暴,非打即罵。于是,該學生就想通過“另類”的方式獲得家長的更多關注。針對這種情況,我也請孩子的父親、爺爺到學校來座談,告訴他們教育孩子不能用非打即罵的方式,這樣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負面影響更多,而且家暴也是違法的。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我盡量給予這名學生更多的關注和關心,經常給他布置一些簡單的工作,在其順利完成工作的時候給予表揚嘉獎,若沒有完成,也會耐心告誡他應該改進的方面,以此幫助他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他身上的不良行為也逐漸被糾正過來,各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進步。
三、以身作則開展德育
小學生由于心智發育尚不成熟,他們的思維模式及處事方法多是通過模仿學習獲得的,此時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就具有了舉足輕重的指引作用。學生也會在模范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這種影響產生的效果往往更為久遠。為了發揮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班主任必須從自身做起,不斷深造學習,充實自我儲備,嚴于律己,強化自身素養。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寬嚴結合、張弛有度的態度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與學生一起參加班級活動,在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予以疏解鼓勵,以此獲得學生發自內心的愛戴之情。通過順暢的交流與溝通,逐步提升學生品德、優化學生素質,以便從根本上提高班級管理質量與效率,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德育品質。
(作者單位:廣東揭陽空港區漁湖鎮潮美小學)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