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超
摘要:隨著醫院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和“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窗口服務為中心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醫院管理的要求,各大醫院都在尋求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再造就醫流程,實現醫療服務移動化、智慧化,從而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該文主要針對“互聯網+”在醫院信息化的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移動醫療;智慧醫療;醫院信息化
1 背景
隨著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進程從收費信息化,到以電子病歷為中心的臨床信息化、數字化階段,再到智能化,不斷地推動著醫院醫療服務方式的變革,并且每一次的變革都給醫院帶來了機遇,同時又給醫院帶來了壓力。近年來,雖然二級及以上醫院已經基本完成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但是大部分醫院信息化建設仍處于初級應用階段。隨著移動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各種“互聯網+”移動應用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互聯網的便利給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醫院作為特殊的公共場合,信息化建設更加不能故步自封,應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利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醫療服務方式上不斷探索,通過互聯網思維在醫療服務中發掘出新方向和新業態,從而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的就醫滿意度[2]。
2 “互聯網+”在醫院信息化的應用優勢
“互聯網+醫療健康”在醫院醫療服務中的應用,是互聯網思維與醫療健康服務深度融合的必然結果,也是為了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精準、便捷就醫的訴求。從而醫院信息化的建設,應立足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互聯網技術,以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為目標,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保障人民的健康為宗旨,實現預約掛號、報到候診、繳費結算、檢查預約、報告查詢等流程的自助化服務,從而縮短就診時間,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3]。
2.1 線上線下結合,實現高效診療
醫院利用“互聯網+”手段,將現場開展的業務延伸到線上,通過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實現線上隨時隨地開展問診咨詢、在線繳費、預約檢查、送藥到家等服務。通過醫院的線上診療服務,當患者對自身癥狀有疑惑,又無法親臨醫院現場就診時,則可以通過圖文、語音、電話、視頻等方式尋找線上的醫生進行健康咨詢,最終醫生根據患者癥狀進行專業的解答,并給予科學的建議或進一步檢查治療、服藥。通過線上與醫生直接溝通,既讓患者充分解惑自己的病癥,同時又節省了到醫院就診的奔波時間,從而使診療變得更加便捷、省心。特別是慢性病患者,由于其治療方案在于長期病情的管理,如果每次診療都需要到醫院現場,勢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如果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戶即可與醫生進行交流,并且醫生也能隨時掌握患者的最新病情進展,必要時能夠及時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這種無制約的線上診療服務,真正能夠讓患者的就診變得更加便利、更加高效,從而實現高效診療[4]。
2.2 優化就醫流程,緩解醫患矛盾
傳統的就醫模式給大眾的第一反應是“等”,即從掛號到就診,再到交費,最后檢查或取藥,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排隊等候,導致患者在醫院現場扎堆等候。特別是緊缺的優質專家號源,部分患者為了搶占一個號源,在醫院現場通宵排隊等候掛號,從而造成醫患關系變得緊張。隨著“互聯網+”應用到診療服務中,預約掛號不再是拿著各種證件去現場排隊等候,患者直接在手機上就能完成預約掛號,并且可以根據預約時間合理安排到醫院就診。通過“互聯網+”,實現掛號、繳費、查報告都在線上進行,突破以窗口服務為中心的束縛。然而就診時間從平時三個小時左右,縮減到一個多小時左右,使得患者就醫滿意度大大提升。
2.3 合理利用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在傳統的醫療模式中,醫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到各個現場服務窗口去完成一些簡單、重復的工作。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重復性工作已經逐漸被信息技術所代替。例如,就診報到服務,患者通過手機實現快速自助報到,從而節約了醫院的人力成本和縮短了患者的就醫時間。在醫院實際管理中,管理者將“互聯網+醫療”的應用融入各個科室的業務中,并結合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設定各個科室工作流程規范,從而使得各個科室工作變得更加規范、更有效率,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5]。
3 “互聯網+”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3.1 互聯網醫院,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互聯網醫院是以實體醫院為主體,以“互聯網+”為手段,通過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實現院內智慧醫療和院際互聯互認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并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技術幫助實體醫院構建具有上下聯動、跨地域、智能化的醫療健康新服務的互聯網服務平臺。互聯網醫院主要包括在線預約、在線咨詢、在線診療、在線繳費、藥品快遞到家等服務,一般的慢病、常見病的復診患者,醫生都可以通過圖文、語音、視頻等方式與患者進行在線交流,最后做出診斷和建議,并且互聯網醫院還有隨訪、慢病管理等功能。由于互聯網醫院有實體醫院作強有力的支撐,患者無需到現場就能享受實體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自上線以來,備受患者的青睞。醫院借助“互聯網+”,實現“線上預約-線上問診-線下治療或藥品配送到家”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滿足患者多元化就醫的需求[6]。
3.2 “互聯網+第三方應用”,實現移動服務
通過“互聯網+第三方應用”的建設,為患者提供全流程服務。利用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對接醫院基礎業務信息系統實現在線綁卡、在線人臉識別建卡、預約掛號、在線報到、在線候診、在線繳費、在線預約、報告查詢、住院服務等線上全流程移動服務。通過“互聯網+第三方應用”,患者即可在手機端完成掛號、報到、繳費、檢查預約、查看報告、查看費用明細等操作,使患者的就診變得更加快捷,并極大地減少了等待時間,從而有效地緩解了就診“三長一短”現象。通過“互聯網+”,打通外部網絡無法訪問醫院內部基礎業務信息系統的壁壘,實現醫療業務移動化、數字化,使患者的就診、檢查、治療變得更加有序,醫療資源分配更加科學,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高患者的就醫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