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 要:近幾年,國家教育部門對學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幼兒園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學中,以此提高幼兒的精神文化素養,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和正確的價值觀。將傳統文化引入幼兒日常教學當中,不僅可以幫助教師豐富課堂內容,還可以對當前的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幼兒教育當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隨后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融合策略,以此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幼兒園教育;融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039-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preschool teaching,requiring kindergartens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daily teaching,so as to improve children'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teracy,and cultivate children's patriotism and correct values. Introduc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ldren's daily teaching can not only help teachers enrich the classroom content,but also improve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nd then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ople to communicate.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Kindergarten education;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需要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展現文明大國的文化智慧,讓幼兒體會到老祖宗的文化積淀所散發的獨特魅力。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經久不衰。近幾年,受世界經濟開發的影響,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慢慢地對幼兒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在這個階段需要為幼兒創建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1.幼兒教育當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1)幼兒園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培養幼兒的人文素養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個能夠自己建立價值觀的層面,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循循善誘,引導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優秀的人文素養。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還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此外,在幼兒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不僅可以豐富他們的情感,還能學習古人的智慧交際,這些都有利于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個人純善性格的養成。因此,從人文層面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講述古詩時,通過利用多媒體向幼兒介紹該詩人所處的人文環境和當下情感,讓幼兒代入此情此景,再引出該詩所涉及的傳統文化,最后拓展幼兒對該文化的了解寬度。例如: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詩人的畫像,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介紹詩人王維作這首詩所處的環境和心境,讓幼兒想想自己在重陽佳節的時候,家長們是否都在思念自己的親人,將情感代入進去,然后引出重陽節,再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向幼兒介紹重陽節的人文知識,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
(2)幼兒園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幼兒美德的培養
幼兒是我國未來的希望花朵,是我國蓬勃發展的未來國之棟梁,他們現在的教育培養關系著我國的教育基礎。中華民族向來有文明禮儀大國之美譽,因此,中華人民從古至今都注重幼兒良好美德的培養。良好美德的培養并不是一時就能養成的,是需要教師對幼兒日常教學的引導教育,就好像開設的思想品德課一樣,要教育幼兒誠實守信、尊老愛幼、遵守道德規則;幼兒從小聽到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要幼兒學會尊老愛幼,不爭不搶,這不僅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優秀的美德。在幼兒德育教學當中,大多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臺前講故事,幼兒在下面認真的聆聽。這些故事大多數都是幼兒沒有聽過的。所以,教師在講傳統文化故事的同時,還需要注意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合,讓幼兒多了解,多感受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
(3)幼兒園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有助于豐富幼兒的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當中不僅有傳承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還有百花齊放的文藝作品,如小家碧玉般的元曲、如大家閨秀般的宋詞、如明珠般耀眼的唐詩等。在幼兒大班時候幼兒開始慢慢學習的《三字經》《論語》等博大精深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融入了古人的思想智慧和美德。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它們凝聚著古代人民的智慧,在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滋潤著這一片華夏大地,造福了中華人民,教會了中華民族人民愛國愛家。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能讓幼兒產生一種情感共鳴,那種只屬于中國和中華人民的情感交流,使幼兒由心地熱愛祖國,充滿正能量,這也正是我國教育最終的教育目標。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閱讀和背誦有關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學習端正的態度,培養他們的正確價值觀,樹立良好的形象。讓他們在正確的引導下積極向上的健康成長,熱愛祖國、充滿正能量,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