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理念、氛圍、手段和評價四個方面存在哪些問題;然后再針對性地采取轉變教學理念、營造課堂教學氛圍、豐富教師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評價的利用率等策略,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最后從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生活教學法、信息技術教學法等方面,對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手段進行探究,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069-02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our aspects of teaching philosophy,atmosphere,methods,and evalu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and then adopts targeted changes in teaching concepts,cre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and enriching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Finally,it explor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methods,cooperative teaching methods,life teaching methods,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s. Mathematics teachers provide reference.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Efficient classroom;Teaching strategy
小學數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是由教師主導,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控制教學活動的范圍,同時按照預先制定的教案講解數學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需要跟上教學進度即可滿足教師的要求。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天生就對數學感興趣且學習能力較強,這類學生可以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取得不錯的成績,而其它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下逐漸喪失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新課改從課程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教學改革。
1.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
新課改背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技能的傳授并不能成為評價教學成果的唯一依據,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運用同樣屬于教學成果中的一部分。但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沒有跟隨新課改進行轉變,仍然過于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學校之間的競爭壓力過大。上級領導判斷學校教學成果沒有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判,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仍然是主要評判依據,因此教師不敢轉變教學理念。
(2)教學氛圍不足
新課改背景從課程實施方面提出教學氛圍營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學氛圍能夠調動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如果教師直接按照教學內容和教案對知識點內容進行講解,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會有一定的難度,長此以往學生跟隨不上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對數學的興趣會逐步降低直至不愿意繼續在數學課堂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恰恰存在教學氛圍不足的問題,教師沒有徹底理解新課改對教學氛圍的要求,也沒有認識到教學氛圍的營造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3)教學手段落后
新課改背景從課程目標方面提出了要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學生既需要對數學知識點完整記憶,又需要了解知識點的原理和運用方法。但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多采用教案教學法,即通過教案將各個知識點涉及的例題和課后習題進行總結,然后在課堂之上先帶領學生分析理解數學知識點,再帶領學生對該知識點例題進行分析,最后通過課后習題對該知識點進行二次鞏固。這種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無法得到提高。
(4)教學評價匱乏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師必須根據新課改內容轉變思想觀念不斷學習其他優秀的教學方法,利用教學氛圍和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才能夠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果。但是當前教師很少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和過程進行評價,導致教師不了解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缺點以及哪些教學內容需要進行改進。教學評價的匱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無法提高的原因之一,教師必須正視教學評價的利用,否則對自己和學生來說都有害無利。
2.新課改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將教學主導地位從自己轉移到學生身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依靠學生自己而不是教師,教學只能通過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來提高學生這一部分的能力。但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必然會遇到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進行分級,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個人能力和進度的不同向其提問難度不等的問題,最后即可讓所有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學進度。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會消減,學生學習能力也能夠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全面因材施教是新課改下教師應該擁有的教學理念,傳統的集體式教學理念無法滿足新課改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教師必須認識到全面提高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重要意義。當今社會知識技能不斷更新,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技能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教師只培養學生教材中的知識是不足夠的,只有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才能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依舊能夠盡快適應其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長期學習的能力和毅力,教師必須將教學理念的眼光放長遠,不能只看重當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否則教學本末倒置學生以后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