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 要:小學教育的改革意味著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僅僅是知識生活,也是興趣、能力培養等全方面素質發展的信號。當前國際形勢復雜,競爭激烈,國家富強的重要途徑就是少年強則國強。當代學子不僅僅有知識上的競爭,更有興趣技能,各方面技藝的競爭。一方面來講是發展興趣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不小的壓力。音樂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蘊含著中華傳統音樂獨特的魅力,不同于外國文化,中國對于樂器也有自我獨特的風韻。本文主要介紹對象有葫蘆絲與小學音樂教學,葫蘆絲作為中國傳統樂器,具有獨特的少數民族底蘊,也對培養學生多彩的藝術欣賞水平、了解民族文化知識起到了幫助作用。
關鍵詞:葫蘆絲;小學歌唱教學;傳統樂器;新型課堂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181-02
【Abstract】The reform of primary education means that students' learning life is not only a knowledge life,but also a signal of quality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such as interest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t present,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complex and the competition is fierce. The important way for the country to be strong is to be strong. Contemporary students are not only interested in knowledge competition,but also in skills and skills competition. On the one hand,it is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interest,on the other hand,it is not small pressure. As one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music contains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different from foreign culture,China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charm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ubjects of cucurbit silk and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cucurbit silk has a unique minority background,and it also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lorful art appreciation level and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Cucurbit silk;Primary school singing teaching;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New class
1.葫蘆絲的廣泛應用深層內涵是什么
(1)樂器的誕生和象征意義
樂器是人們進行娛樂活動、傳情達意的物質載體,通過漫長的歷史歲月演變,豐富多彩的樂器樣式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也為歌唱、舞蹈提供了合奏等演奏方式。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有本國獨特的樂器,代表著鮮活的生命力、民族特色以及別具一格的人文歷史。例如中國的樂器歷史悠久,在選材制作甚至誕生背景上都有獨特的魅力。樂器的產生主要是人類祖先為慶功應運而生,演變至今已經不僅僅是情趣和娛樂,而是成為了可以用在文化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器具。
(2)葫蘆絲應用的意義
葫蘆絲起初并不是如今這個樣子,在剛剛出現時,葫蘆絲還被叫作“笙”,經過改造傳入少數民族地區,與后來的笛子有些相似,足以突出樂器在歷史中的進步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后,民族音樂工作者們仍舊在做改革,從老式改為新式,增加了許多吹奏方式和音色,提高音量豐富了音域和表現力,使得葫蘆絲得到廣泛應用,不僅僅是中國境內,還走向國際,成為中國傳統樂器燦爛的一員。
葫蘆絲的應用弘揚了中國傳統樂器之精、音律之美,從絲竹聲中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葫蘆絲的學習是傳承古文化的方式之一,也是培養美的情操,提升綜合素質的表現。
2.小學歌唱教學的現象及改進思考
目前對葫蘆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校園(包括興趣班在內)、民間藝人、舞臺表演這幾個方面,傳統樂器在小學課堂的應用并不常見,但近年有所提升。同時,與之相對的是小學歌唱教學的廣泛應用,歌唱學習是小學生普遍課程,發現其中問題、進行思考,才能改革課堂,將傳統樂器融入其中。
(1)小學歌唱教學的現象
第一,教學陳舊:小學歌唱教學過程中,多半以學習某一首歌曲為主,一堂課大部分內容在學習記憶音調和歌詞,反復學習一首或多首曲子。除此之外,還有聽歌與觀看相關知識視頻,教學方式陳舊,曲庫已經不再新潮。
第二,學生興趣不強:正因為教學方式陳舊與曲庫不再新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強,基本上課上學會的曲子,課下不會再唱。這個問題在多年前就已經被相關會議提起,但所做改變不多。學生對歌唱教學的內容缺乏興趣,對教學成果和教學意義都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