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云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出活的教育,注重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色彩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和審美追求。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要以兒童為中心,用“活”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使兒童在美術活動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審美上的愉悅。
關鍵詞:兒童心理學;色彩語言;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1-0031-02
【Abstract】Mr. Tao Xingzhi puts forward living education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children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color expression and aesthetic pursuit. In art classroom teaching,art teachers should take children as the center and use "living" teaching methods to make children get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and aesthetic pleasure in art activities.
【Keywords】Children psychology;Color language;Emotional expression
《兒童原創(chuàng)藝術引導》一書中強調(diào):“兒童藝術發(fā)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教育起決定作用。藝術教育應充分發(fā)揮美術學科特有的學科價值,創(chuàng)造適合兒童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在不斷開發(fā)兒童藝術潛能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他們對藝術的認知和理解,使他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活的教育是抽象的,精神上尤其要活?!氨P活”兒童美術課堂就要學習陶行知先生: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并且要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兒童。
作為一線的美術老師,我感覺到美術學科是最能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學科,也是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科,要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在教學中依據(jù)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信息,依據(jù)最新的教學理念,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向和科研方向,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實踐,才能真正幫助到兒童在藝術學習中開啟心智,身心發(fā)展。
色彩教學貫穿兒童繪畫的整個過程中,兒童對色彩的濃厚興趣和熱情始終伴隨著他們,教師在教學中應潛心研究色彩教學的方方面面,適應兒童學習繪畫的心里特點和需求,采用恰當對教學方式引導兒童走進色彩的世界,使他們學會用色彩釋放情感,關注色彩表達,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新、更有情趣的作品,讓色彩伴隨他們學習藝術的全過程。
1.開啟生命潛能,激活兒童內(nèi)心深處用色彩表達情感的欲望。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李力加教授提出:“兒童第一,讀懂兒童,是美術教育的基礎,更是教育的基礎?!弊鳛閮和佬g教育工作者,我們每當看到兒童拿著畫筆盡情地、全神貫注地在紙上涂抹,以此抒發(fā)自己對自然、對生活、對感興趣的事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進行表達,從而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審美上的愉悅。作為美術教育的研究者,我們要了解孩子精神成長與教育的需要,引導兒童理解色彩的概念,學會運用色彩知識,鼓勵兒童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指導兒童處理好畫面的色彩關系,提高他們運用色彩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色彩教學主要是在兒童用色彩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的基礎上,教會兒童靈活地使用色彩工具,運用色彩的基本知識和正確的著色方法來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兒童涂色一般是把自己頭腦中對事物的原有印象描繪出來,比如他們喜歡把天空涂成藍色,星星涂成黃色,太陽涂成紅色,草地涂成綠色等等。這些已經(jīng)形成了概念化的著色習慣,畫面的表現(xiàn)效果是單純的,概括的,具有一定的裝飾效果。所以,教師要特別引導兒童改變對色彩的概念化理解,學會運用色彩知識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教師要站在兒童立場,理解兒童心理,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作。
從根本上來說,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念,活的教學方法,會引導色彩方向,會指導色彩技能,使兒童在充滿激情地只用色彩表現(xiàn)的時候,能夠?qū)W會運用一定的著色方法、一定的技能技巧理智地思考畫面的色彩構成,引導兒童充分利用色彩釋放自己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長久地保持學習美術的興趣。所以,教師需要順應兒童繪畫發(fā)展的實際、順應兒童心理認知發(fā)展的實際,有效開展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我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適當引導鼓勵兒童大膽想象,大膽表達。
在日常教學中我體會到,教學要指導兒童學會用色彩造型,使畫面色彩構成既豐富又和諧,避免簡單平涂色彩或者著色的混亂;既要引導兒童大膽想象自己的畫面,也要大膽嘗試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束縛和過多限制兒童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要給予適時、適當?shù)丶右砸龑?,提高兒童對色彩對理解和把握?/p>
在20世紀,研究者羅達·凱洛格女士,花費了20多年時間,持續(xù)觀察兒童的繪畫活動,她提出所有的兒童都會畫畫。她的論點引發(fā)了很多藝術家的興趣。同時,也驗證一個觀點:任何膚色、民族的所有兒童都具有自由描繪的能力,之所以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后這樣的自由表現(xiàn)能力沒有保留下來,主要原由是被實施某項美術學科的專門教育(教學行為)所扼殺。所以說,教師過多限制和不恰當?shù)闹笇Ыㄗh,會使兒童無所適從,阻礙了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缺乏教師的指導,兒童的審美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作為教師關鍵是要指導兒童處理好畫面的色彩關系,如明度關系、冷暖關系、色彩的對比與和諧等,從而使兒童的繪畫作品能夠不僅有打動人的力量,還有視覺上的美感。
(2)學會理解和尊重兒童對色彩的選擇。
在日常教學中我體會到,教師還要學會理解和欣賞兒童對色彩,尊重兒童對色彩對選擇。在教學中,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В寖和诒M情表達自己感受的同時,增加對色彩選擇對自覺性,避免盲目性。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兒童對畫面色彩的大關系進行設計,如:整個畫面的色彩基調(diào)是什么,主體與背景之間的色彩明度、冷暖對比。在繪畫過程中,指導兒童明白應先填涂較大的、變化較少的色塊,再填涂較小的、變化較多的色塊。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理解力的增強,隨著教學的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兒童對色彩對理性分析對能力。只有把尊重兒童的選擇與恰當?shù)囊龑?、指導很好地結合起來,兒童的美術作品效果才有可能具有審美意義,兒童思維的獨特性、靈活性才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