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達
【摘要】? ?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互聯網+”教育,而隨著學校素質教育的推廣,游泳課程作為一門生存技能課程,自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也加入“互聯網+”革命隊伍。將“互聯網+教學”應用于游泳課,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顯著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相應的得到提升。本文介紹了傳統游泳教育的現狀和弊端,分析了“互聯網+教學”在游泳課中的優缺點,最后詳細闡述了“互聯網+”教育在游泳課中的應用以及互聯網+教學游泳課的模式構建。
【關鍵詞】? ? “互聯網+教學”? ? 游泳課堂? ? 研究應用
引言:
“互聯網+教育”的飛速發展應用,從教師教學方式上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以學校開設的游泳課為例,探索新的訓練模式,提升“互聯網+”環境下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和課程水平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不斷推動現代教學模式向網絡智能數字化方向發展,為培養能夠主動適應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環境的綜合性人才提供實踐參考。
一、游泳傳統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弊端
1.1教學形式和內容單一,缺乏創新
傳統游泳課程相比于信息化教學的內容較為枯燥單調。筆者曾對某地大學游泳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2%的人表示課程枯燥,在游泳老師教完技術動作后,通常會讓學生自行練習要領動作,很多學生在練習時感到枯燥。66.5%的人覺得教師甚至不管學生在實踐中的動作要領是否正確。75.6%的人認為實習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降低了學生對游泳課程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課堂上學生積極性低從而也抑制了游泳教師改革教學模式的積極性。
1.2不能因材施教,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傳統的游泳訓練通常以逐班或逐組為基礎,一般一位泳課老師基本上是帶15-20名學生。由于學生的體力和喜好存在差異,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針對性進行教學,結果體力較弱或怕水的學生無法適應游泳課程的訓練時間表和教學方法,造成對游泳課的恐懼而耽誤訓練,降低游泳技能能力和對參加游泳課程熱衷程度。
1.3重實踐輕理論,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評價標準單一
在游泳課程傳統理念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實踐和訓練,不注重游泳的基本理論,對于學生的游泳綜合技能方面的提高有著阻礙。問卷調查結果中,34.6%的人即使學會了游泳,也沒有完全了解游泳比賽,很多學生甚至連游泳的基本知識及賽事規則都沒有了解,85.3%的人對于蛙泳和蝶泳的姿勢不了解,不知道在游泳時雙手應同時接觸兩側邊。同時,游泳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單一,不利于學生個人潛力的發現,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和素質。
二、“互聯網+”游泳課教學的利弊
2.1 “互聯網+”在游泳課教學中的優勢
將“互聯網+教學”方式融入游泳課堂,具有以下優勢:首先,“互聯網+教學”的應用有利于更新游泳教育理念,提高游泳教育質量和效率。其次,“互聯網+教學”方式融合傳統游泳教育內容,可以不斷激發學生潛能和參與游泳課的積極性,對于游泳課程的教學效果有著顯著的提升。第三,“互聯網+教學”在游泳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打破傳統教育模式,有效推動互聯網信息化教育改革進程。
2.2 “互聯網+”游泳課教學的現狀及弊端
現階段,互聯網+教學在游泳課中的應用還不足,首先,從學校和俱樂部的角度來看,對“互聯網+教學”以及信息化的投入和興趣仍然不足;其次,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大部分游泳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比較落后,缺乏互聯網+教學的理念。所謂“互聯網+教學”還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落地實施,在游泳課中應用互聯網+教學的方式還比較少。
三、 如何應用“互聯網+”游泳課程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教育中融入互聯網技術以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成為現階段優化我國教育模式的主要方式,“互聯網+教育”也成為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具體實施方式,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優化被越來越多的從業者所認可,但是在體育游泳課程方面將互聯網+的優勢融入,相比其他課程而言無疑是有一定難度的。
3.1借助互聯網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
應用MOOC、微信、短視頻、游泳課視頻等互聯網教育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上課的積極性,并借助網絡資源提高游泳課的教育效果和效率。應用“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在游泳課堂實踐教學中,游泳課件中引入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將更加清晰的理清游泳知識組織脈絡,以使課堂講座內容更加完整。
利用MOOC,讓學生在課前做好課程準備,在課程中可以添加視頻錄像,也可以在游泳場地中設置一個具有互聯網+功能的單獨教學區。老師的教學過程從單調的講述向互聯網+課堂轉變,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生動的展現課程知識點和動作技巧,既能增加學生群體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群體深入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點和游泳技能,不斷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提高。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游泳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3.2合理運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
將課堂多媒體技術與教師的主動性進行結合,在游泳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運用“互聯網+教學”的方式。在進行游泳教學時,教師要把多媒體技術或互聯網+教學方法當做一種輔助的手段,是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學生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如果游泳教師一味地依靠“互聯網+”進行教學,忽視自己作為教師在課堂上的積極作用和學生練習的時間和頻率,致使學生不能很好的對游泳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熟練掌握,不利于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實施。
3.3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在不斷提高游泳教師教育水平和素質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互聯網+”時代,體育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知識技能,提高對“互聯網+教育”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利用互聯網實現多元化課堂教育模式。同時,游泳教師必須響應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需求,在游泳課堂教學中,應同樣注重傳授相關理論知識和提高游泳實踐技能,并利用網絡資源積極拓展傳統單一教學模式的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四、構建游泳課程互聯網+教學信息化模式
針對于游泳課程教學培訓,將教學中不要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教育,要注重學生實際游泳能力訓練。因此游泳教學課程的改革迫在眉睫,要在日常課堂中豐富教學方法,從傳統教學理念中走出來,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有效提升教學工作的效率。
4.1創新多媒體培訓教學模式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多媒體能夠更好的適用于體育課程教學,在游泳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加強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游泳綜合能力。
基于此,體育教師在游泳理論課程授課后,可以通過微視頻教學,將理論知識與游泳技巧進行融合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游泳知識。游泳技能不僅是一門體育課程,在關鍵時刻也能夠自救和求助他人。因此,游泳課程教學除了在教育層面,也需要增加水中救人的安全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利用視頻、動畫等將一些復雜的游泳技能和動作規范更好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快的領悟游泳精華。在急救相關知識上,通過仿真視頻、動態畫面等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急救知識,對于水下救人、自救等有著充分的實踐能力。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對于實踐技巧能力有著顯著幫助。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游泳知識技巧和動作要領,糾正自身在實際游泳中不正確的動作。
4.2因材施教注重建立最優的教學培養模式
除了一些體育院校,高校對于體育專業教師配比較少,專業游泳教師更是少之又少。
師生匹配度不佳,導致教師很難為學生提供一對一輔導,采用“互聯網+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安排游泳綜合能力分為不同階層,教師在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差異化教學,對于游泳基礎知識缺乏的學生,可以先通過在線視頻培訓,滿足部分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需求,也可以由老師通過小課堂進行演示培訓。又如有些學生由于心理恐懼或者天生怕水,當游泳教師的教學計劃是統一教學時,會對這些學生造成負面壓力,從而導致學生抵觸游泳。利用分層次教師,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學生實施不同的教育計劃,當部分學生游泳技術熟練后,教師應適時增加救生安全方面知識的傳授。由于游泳的性質其危險因素遠高于其他運動,因此教師必須教學生如何自救和他人。
4.3建立多種教學方式,強化教學實踐效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學生接受知識的的途徑更為豐富,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高校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學生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現代教育改革,在游泳課程教學方面,游泳教師首先要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游泳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豐富教學資源,將網絡中優質的游泳教學視頻和資料結合教學內容分享給學生。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可以為師生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服務,讓教與學更有趣并能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游泳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產生生動豐富的課堂互動,同時教師要在日常的游泳課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
五、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提高,越來越受到教師重視的游泳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不斷發展。在體育游泳課的教育教學中,應采用“互聯網+”課堂教學方式,順應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提高學校體育課堂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輸出復合型技能人才。
參? 考? 文? 獻
[1]陳琳,任芳.“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游泳救生課教學模式構建[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3):83-85.
[2]王冉.翻轉課堂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踐論述[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09):131-132.
[3]彭月亮.互聯網+教學在游泳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3):178-179.
[4]紀磊,朱丹.高校體育教育游泳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風尚,2019(0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