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清棠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也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深度閱讀能力的提高,開拓學生的視野。基于此,筆者從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入手,分別從倡導自主合作的閱讀、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技巧、帶領學生閱讀經典作品、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及時做好閱讀總結等角度,對整本書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整本書閱讀是高中語文新課標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對于這種教學形式究竟應采用什么教學模式,成為目前廣大語文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此,筆者嘗試著作一番深入的探索。
一、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意義
首先,整本書閱讀可以使學生領會正確的閱讀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高中生來說,閱讀教學對其成長和后續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但目前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在下課之后就丟下書本,很少自主閱讀。同時網絡文學的發展使高中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學風氣的帶動,經常執著于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體系。而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相對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其次,可以進一步促進整個教學體系的完善。由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形成足夠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審美思維水平,所以,在確保新課程改革的貫徹和落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方面,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學生站在較高的思維水平上進行閱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進而使自己全面而健康地發展。除此之外,整本書閱讀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歷史和政治等相關課程的學習,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思考氛圍,促進教學體系的完善,最終促進教學體系改革的順利進行。
最后,整本書還可以促進閱讀效率的提高,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由于高中語文的學習一方面要靠教師的良好引導,同時更需要學生的不斷積累和持續培養。所以引導學生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采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學生主動進行整本書閱讀也可以帶動所在班級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氛圍。長期堅持,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拓展。
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模式探索
1.倡導學生自主合作閱讀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深度對話。為了實現上述教學目的,可以適當地安排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以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深度閱讀。例如,在閱讀《平凡的世界》時,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自由閱讀,然后將學生劃分出幾個層次相同的學習小組,再為學生設置一些相關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之后,可以安排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分享。在小組成員整合匯報以后,教師再為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完善問題的答案。課堂的討論交流活動
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梳理書中的關鍵內容,使學生對整本書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能找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疏忽之處,逐步完善自身的深度閱讀學習方法。
2.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技巧
由于高中語文教材中指定的整本書閱讀篇目相對于單篇課文來說,內容更加深刻,篇章結構更加復雜。對于單篇課文閱讀,教師可以通過日常教學來完成,對于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進行重點講解。而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寫作技巧和篇章結構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的文字閱讀才能梳理清楚。例如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整本書的故事僅僅發生在10天之內,而在這幾天中,所有的事件都是圍繞時間軸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進行描寫的,故事情節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從而使整個敘述節奏緊張;而沈從文的《邊城》則詳細地描繪了湖南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運用了十分質樸的語言和簡潔的文字,采用了插敘和倒敘的方法,逐步為人們呈現出小說的主題和想要表達的情感,敘述的節奏相對平靜舒緩,我們只有在安靜的閱讀中,才能慢慢體會到小說的敘述結構;梭羅的《瓦爾登湖》則選擇了對稱結構來進行敘述。上述作者不同的寫作方式充分地體現出作者在謀篇布局過程中的強大文字功力。
3.帶領學生閱讀經典作品
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閱讀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本書閱讀學習,盡可能選擇一些經典的文學名著,幫助學生在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因此,教師要以身示范,自己積極投身到閱讀中去,做一個優秀的閱讀者,只有通過自己的廣泛閱讀,才能拓展閱讀視野,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惟其如此,才能從浩如煙海的經典名著中,恰當地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的經典書目。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紅樓夢》《吶喊》《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經典名著,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和認識這些名著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打好底子。
4.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
根據教育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廣大高中語文教師要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和平臺,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和中心地位,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和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俯下身來,與學生開展充分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心理狀態,使學生能夠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良性的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做好閱讀札記,記錄書籍中的一些關鍵詞句和優美的語言,并嘗試著將這些內容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使閱讀能成為學生寫作的強大支撐。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與同學開展積極的交流,在課堂上,也要為學生預留出充足的閱讀和討論的時間,有效地管理學生的整本書閱讀的各個環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和閱讀習慣,最終實現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的目的。
5.做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總結
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承擔起教學的引導者的責任,對于學生的閱讀過程及結果,教師要尋找恰當的時間進行歸納總結。在總結中,既有關注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要關注對學生優秀的閱讀方法的總結,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啟發,從而形成適合自己的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還可以每周抽出一節課的時間作為專門的整本書閱讀答疑課,幫助學生深入地進行整本書閱讀,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交流在閱讀中獲得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巧,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總結進行歸納和整理。其次,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號召學生自主組建合作閱讀學習小組,小組之間的內部成員定期展開成果共享和閱讀書籍的交流,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整本書閱讀的任務,每個小組的組長還可以定期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匯報組內的閱讀成果,實現閱讀成果的全面共享,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整本書閱讀正在改變著我們的閱讀觀念,也在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作為教師,我們也要與時俱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努力適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新常態,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整本書閱讀教學更加的優質高效。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使整本書閱讀走向深刻、多元、豐富,從而為學生的未來人生發展奠基。
[作者通聯:廣東博羅縣博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