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唐叢潔



摘要:“立德樹人”是高校的靈魂和使命。針對傳統的“LINUX操作系統”課在價值塑造方面薄弱的問題,提出了從教學內容和形式兩個維度系統培育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首先,分析了國內外課程思政研究現狀;接著,將價值塑造要求加入課程教學大綱;然后,結合LINUX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學案例中;最后,將日常收集的充滿正能量“金句”嵌入電子版實驗報告、在線教學平臺中。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工作,該課程能夠實現塑造家國情懷、培養LINUX運維能力和傳授LINUX基礎知識三者之間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LINUX;立德樹人;工匠精神;課堂小測試;金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20-0255-02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先于授業,可見“德行”的重要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習近平指出:“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1]2016 年,中央文件中吸收了上海的先期課程思政的探索經驗;2017 年,從國家戰略層面正式開始“課程思政”;2018 年,教育部發文推廣“課程思政”;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2020年7月,江蘇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全國上下掀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熱潮,持續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LINUX操作系統”是一門面向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教學團隊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創新課程思政工作方法,挖掘出課程中蘊含的“工匠精神”、“責任與擔當”、“共商、共建、共享”等思政元素,并有機融入教學內容;此外,在電子版實驗報告和自主研發的“課堂小測試”在線平臺中嵌入“今日寄語”思政元素,從教學內容、電子版實驗報告、隨堂在線測試平臺等全方位系統塑造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LINUX運維能力和傳授LINUX基礎知識,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1 課程思政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際上,西方發達國家非常注意在課程中設置內容來塑造學生思想品德,稱之為隱蔽課程。這些隱蔽課程會讓學生樹立起家國情懷,塑造社會的合格公民。在我國,教師歷來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近幾年,全國出現了“課程思政”的概念,許多高校開始在頂層設計和具體實時層面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甚至有些學校還專門設立了課程思政研究中心。但課程思政工作總體上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1)課程教學大綱缺少價值塑造方面的要求;2)授課教師沒有正確理解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3)授課教師政治思想素質不足以合理開展課程思政工作;4)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還比較欠缺;5)現有的智慧教學工具沒有嵌入思政元素。
2 將價值塑造加入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評價學生學業達成度的核心標準。為此,LINUX操作系統教學團隊從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入手,將價值塑造要求寫入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中課程目標主要表述為:作為IT業界當前主流的網絡操作系統之一,在國內外的主要高端服務器和工作站上使用LINUX已很普遍,LINUX在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高效性等方面勝過Windows NT、Windows Server與Netware等網絡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有必要具備LINUX的相關知識;由于LINUX是類Unix操作系統,學習LINUX同時也是讓學生掌握了Unix的使用;通過本課程學習后,學生能夠熟練的操作LINUX操作系統,并能夠在LINUX下進行常規的系統管理,同時培養應用國產自主可控LINUX系統(銀河麒麟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的使命感和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
3 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1)“工匠精神”的挖掘及融入教學內容
在講授LINUX歷史時,講到LINUX是由當時28歲的芬蘭青年李納斯設計開發的,迄今為止,他一直負責內核的維護,可以說是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勉勵學生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鉆研技術,持之以恒。
(2)“責任與擔當精神”的挖掘及融入教學內容
在講授操作系統種類時,主要分有Windows和LINUX兩種。根據中美科技戰的實際,提出假如哪天微軟禁止我們使用Windows,那么使用LINUX將成為唯一可行替代方案。作為LINUX學習者,有責任將其學好。因為如果真有一天Windows不能使用了,毫無疑問,我們學生將承擔起LINUX使用者和推廣者。
(3)“共商、共建、共享”的挖掘及融入教學內容
LINUX是開源軟件,全球程序員都可以為其增加功能,全世界都可以免費使用,這與習近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相吻合,這是破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新原則新思路,我們學生在技術上遇到難題時,也要集思廣益,團結合作一起解決。
4 收集優質思政素材,嵌入在線教學平臺和教學文檔
(1)在自主研發的“課堂小測試”中嵌入思政元素
針對現有隨堂測試平臺缺乏思政元素問題,LINUX操作系統教學團隊自主設計開發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課堂小測試”平臺。該平臺嵌入了“今日寄語”思政元素。在課程內容講授結束后,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課堂小測試”,完成當堂課相關測試題,測評結束后平臺會顯示測評成績及“今日寄語”。“今日寄語”是從數據庫中隨機抽取得到,如圖1所示。圖2為“課堂小測試”系統顯示測評成績及“今日寄語”界面,圖3為教師搜集整理思政相關的“今日寄語”數據表部分內容,其中不少是國家領導人對青年人講的“金句”,比如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越努力越幸運等。“移動互聯網+課程思政”教育改革,這種形式學生喜聞樂見,有效起到了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的協同效應,老師根據課程需要,自主研發平臺,本身也是“敬業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