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恒
摘要:牛胃腸炎主要指的是牛的胃腸黏膜或深部組織存在炎癥,炎癥造成牛胃腸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影響牛的機體健康。
若發現、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牛死亡,應高度重視牛胃腸炎治療研究。該文主要論述牛胃腸炎的發病原因、癥狀及診斷,并提出治療與預防措施。
關鍵詞:獸醫;牛胃腸炎;發病原因;癥狀;治療;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3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20
The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Bovine Gastroenteritis
XUE He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Yuanyang County,Xinxiang City,Xinxiang Henan 453500,China)
Abstract:Bovine gastroenteritis mainly refers to the presence of inflammation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or deep tissues of cattle,which results in the dysfun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affects the health of cattle. If discovered,the treatment is not prompt,may cause the cow to die,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w gastroenteritis treatment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symptoms and diagnosis of bovine gastroenteritis,and puts forward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veterinarian,bovine gastroenteritis,etiology,symptoms,treatment,prevention
0引言
大多數牛胃腸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疾病大面積傳播。為保障養牛業穩定發展,應對牛胃腸炎的治療效果作出全面、細致的觀察,提供可借鑒的治療經驗與方法。
1發病原因
牛胃腸道疾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腸胃黏膜受到損傷,此時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療,且腸胃一直處于被刺激的狀態,就會導致病牛進入繼發性感染的狀態。造成牛胃腸炎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胃腸炎由飼料導致,通常是因為飼料投喂過量或飼料質量較差。此外,養殖場衛生環境差、飼料營養不均衡、牛群頻繁轉群等,都可能會給牛造成應激刺激,抵抗力降低。在此基礎上,若有病原體入侵牛胃腸系統,就會導致原發性胃腸炎??股厥褂貌划敃е屡5奈改c道菌群失調,進而引發嚴重的繼發性胃腸炎。通常情況下,原發性胃腸炎病程漫長;而繼發性胃腸炎的病程通常較短[1]。
2癥狀及診斷
牛胃腸炎初期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飲水增加等。嚴重時,可能會出現便血癥狀,體溫最高可達40 ℃。同時,牛糞便稀軟,并伴隨惡臭、腥臭氣味。在發病后期,有些病牛可能會有肛門松弛失禁現象。部分病牛反芻停止。犢牛急性胃腸炎發病快、致死率高,應給予高度重視[2]。
在牛胃腸炎診斷過程中,應先對牛進行細致觀察,然后針對性加以診斷。綜合判定病牛精神狀態,監測好體溫與心率。觀察病牛口腔、鼻腔以及排泄物狀況。若發現病牛四肢異常發亮,且口腔中呼出有惡臭的氣味,排便量減少,糞便中有很多黏稠物,或者糞便帶血,可初步診斷為牛胃腸炎。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結合病原菌檢測來進行診斷。
3治療方法
牛胃腸炎發病時,胃腸蠕動功能降低,治療的第一步是清理牛胃腸道內容物,以免胃腸道內容物持續腐敗、發酵而損傷牛胃腸道黏膜,影響牛的機體抵抗力。在后續治療過程中,獸醫需要根據情況及時切斷刺激因素,結合實際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同時,還要做好牛舍環境的清理、消毒工作,避免環境病菌引發其他感染。治療傳染性牛胃腸炎時,獸醫需對病牛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為其注射免疫血清,同時給予藥物來殺菌、消炎。必要時,可靜脈注射提高治療效果。病牛癥狀緩解后,可搭配中藥灌服進行治療,直到病牛徹底康復。治療非傳染性胃腸炎時,初期可使用抗生素治療2 d,病癥緩解后采用中藥治療,該治療方法可避免牛群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還可降低后續治療成本及難度,間接提高養殖場經濟效益。另外,對于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治療過程中要先結合具體情況,為病牛灌服酒精或者人工鹽混合物等溶液,促進病牛排泄有毒物質。針對一些排泄量較多且臭味小的病牛,可服用活性炭等;病情嚴重的牛,應使用抗菌藥消炎,同時,靜脈滴注或灌服葡萄糖生理鹽水、維生素等溶液補充體液[3]。
還可使用中醫治療方法。中醫注重對癥下藥,要取得理想療效,應針對不同的發病癥狀使用不同的藥方,通常采用郁金散或白頭翁湯。若病牛出現空腔異味嚴重,舌苔發黃,或者是便血嚴重等癥狀時,可以結合具體情況,使用苦參、干燥和黃連各25 g,50 g白頭翁,以及秦皮30 g等一些中藥材,使牛便血腹瀉等癥狀可以得到有效緩解。若病牛的腹瀉現象比較嚴重,還存在少量便血、糞便腥臭等癥狀,可以使用厚樸、大黃各30 g,白芍、黃岑、黃連各25 g等中藥材發揮去火解讀、緩解腹瀉,以及止血化瘀等療效。2種藥方在具體使用中,都要先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狀,然后每天服用1劑,連續服用3~5 d,在使用藥物時,要對病癥情況作出綜合分析,結合牛的體重情況來做到對藥劑量的合理把控。
4預防措施
牛胃腸炎發病原因較多,不同發病部位治療要點不同,治療難度及其對牛生產性能的影響也不同。因此,養殖場應采取充分的預防措施,避免該病給養殖場造成經濟損失。獸醫與養殖人員應加強溝通交流,聯系養殖環境,從不同層面入手,加強對牛胃腸炎的防治。
加強飼料的管控。為最大限度避免牛胃腸炎,一定要先從飼料入手,保障牛飼料營養均衡,提升牛的免疫力,可通過適量添加精飼料保障營養供給。通常是以野草、秸稈,還有牧草等含有大量粗纖維的飼草料為主,精料占40%左右,早晚各喂1次。若處于育肥階段,可結合具體情況,適當增加1~2次投料。在飼養過程中,養殖人員要結合具體情況,控制投喂時間、數量,確保牛的腸胃有充足的時間消化、休息。同時,要保障飲用水源干凈,避免因為水源不干凈而引發牛胃腸炎。不能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對飼料中各種豆制品的添加量也要合理控制[4]。
提升養殖環境衛生。在養殖過程中,除了藥加強對牛飼料營養的把控外,還要加強日常管理,保障牛飼養環境的衛生清潔,避免牛舍存在大量病菌,保障牛的胃腸道健康。一方面,牛舍選址及布局要科學、合理;另一方面,牛舍的設計要結合實際需求,為牛設計合理的活動區域,確保牛有足夠的空間休息、成長。舒適的活動場地有助于牛消化食物,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胃腸炎病癥發病。此外,牛舍的衛生消毒工作也是重點。管理員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更完善、科學的衛生制度,確保排泄物可以被及時清理,定時做好圈舍,還有飼養器具的清潔消毒工作。通過良好生活環境的保持確保潛在的致病菌可以被及時請出,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胃腸炎癥的產生幾率。
把控治療時間。牛胃腸炎治療不及時、不全面會導致治療成本增加、加大經濟損失。因此,獸醫一旦發現牛群出現牛胃腸炎癥狀,一定要全面綜合分析,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為病牛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保障治療效果。除此之外,病牛的喂養也同樣重要。若病牛已經4~5 d沒有進食,可以在米湯或麩皮米粥中加入內服藥喂養病牛。病牛病癥緩解后,不能馬上投喂精飼料,可投喂一些易消化的草料,待病牛完全康復之后,再正常飼養。另外,針對各種胃部疾病的防控工作也要落實到位。在日常養殖中,牛胃部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應做好前胃疾病的預防,做好牛群的監管工作,確保胃腸疾病被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5結束語
引發牛胃腸炎的原因有很多,且存在多樣性、復雜性,給確診帶來一定難度。因此,為了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獸醫除了要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以便更準確地診斷病情外,還要重視與臨床癥狀有機整合,基于以往治療經驗、方法制定出針對性、可行性更高的治療方案。同時,還要制定出完善的胃腸炎預防方案,盡可能減少這類病癥的發生,以免給養殖人員帶來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張克榮,張維鈺,梁淑芳.獸醫治療牛胃腸炎的效果探究[J].中國動物保健,2019,23(5):39,41.
[2]何大軍,何明江.獸醫治療牛胃腸炎的效果觀察[J].今日畜牧獸醫,2018,36(9):97.
[3]劉秀云.牛胃腸炎中獸醫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143-144.
[4]王建軍.獸醫治療牛胃腸炎的分析[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