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政濤


摘 要:境外經貿合作區是中外各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內企業實現“走出去”的重要平臺。“抱團出海”模式,既降低了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和成本,又有助于提高項目收益和落地效率,有利于促進國內優勢產業輸出和轉移,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本文對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的投資發展情況進行闡述,對主要園區現狀、優惠政策、園區配套服務和社會經濟效益進行逐一分析,站在開發投資實施主體企業的角度,提出中國入園企業的投資機遇,結合對投資開發的困難與挑戰探討,提出政策層面及實施層面的建議。
關鍵詞: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現狀;機遇;挑戰
中東地區位于亞、歐、非洲中間,連接印度洋和大西洋,被稱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貿易樞紐和戰略咽喉,同時又擁有悠久歷史,為人類文明的搖籃。然而由于局部地區政治動蕩,軍事沖突不斷,自然資源、地理氣候等原因,造成該地區發展及其不均衡、不協調。
中東很多國家將擺脫石油依賴、經濟多元化、可持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如埃及、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的國家愿景2030,這正與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加工制造等產業優勢完美融合。由此看來,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產能合作機會空間巨大。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與中東地區中的13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僅約旦、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尚未簽署相關文件。
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9170億元,同比增長3.3%,對外非金融直接投資7598億元,同比下降0.4%,對外投資規模總體保持基本穩定。其中,中國對中東地區直接投資2019年為198.1億元,主要投資國家為阿聯酋、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分別為78.5億元、57.7億元、42.5億、12.5億元。中國對中東地區按國別直接投資及比例,如圖1所示。
境外經貿合作區具有重資金、投資密集型的特點,作為中企對外投資的橋頭堡,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投資引領作用。據商務部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統計,截至2020年底,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總計3094億元,園區入駐企業約5400家,向當地政府上繳稅費約278億元,并為當地創造了37萬個工作崗位。納入統計的109個國家級和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中,一帶一路沿線園區共80個,通過中國商務部經營業績考核的共20個。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現有4個,其中僅一家通過商務部業績考核,即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一、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特色分析
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園區如表1所示。
以下對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經營現狀、優惠政策、園區服務和綜合效益進行逐一分析。
(一)偏重傳統制造業的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該合作區建于2008年,位于埃及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緊鄰蘇伊士運河,實施企業為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園區總占地7.34平方公里,起步區1.34平方公里,擴展區6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42億美元,后續投資約2.3億美元。截至2020年6月,擴展區完成一期2平方公里的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主導產業為建材、紡織服裝、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和精細化工。該項目備受兩國政府重視,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與埃及塞西總統為合作區擴展區項目揭牌,標志著 “一帶一路”和“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 國家和地區戰略的完美融合。
園區優惠政策及優勢在于,園區內企業享受進口材料和設備免征一切稅費,可直接辦理進出口,產品不受數量或季節配額限制,以及投資成本核減5%優惠等。由于埃及與多個經濟體簽訂貿易協定,使園區產品有效輻射美國、歐洲、中東及周邊市場。
園區開發運營商提供基礎設施、物業、綠化、安保等基礎服務。園區還建有12棟標準廠房,并提供酒店公寓、餐飲娛樂、銀行保險、法律咨詢、手續代辦、培訓、廣告等服務。
截至2020年6月,入園企業有96家,總投資12億美元,累計營業額23億美元,上繳稅費1.7億美元,員工4000余人,并帶動3萬余人參與就業,園區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以商貿物流為主的阿治曼中國城
阿治曼中國城建于2009年,又被稱為中東中國商品批發采購交易中心,位于阿治曼自由區,由湖南博深實業集團負責開發實施。園區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一期0.28平方公里,定位商貿物流園區,已建成8個商貿館,超過10萬平米的倉儲物流場地及辦公區,已完成總投資7億美元。場館內主營建材、家居、服裝、電器等中國商品銷售,并有娛樂、餐飲等配套服務設施。園區二期正在籌備中,計劃建設產城一體化的新型智能化的經貿合作區,預計投資2億元,占地0.5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中國品牌汽車、工程機械裝備、中華美食、中醫保健醫院、漢語學校、酒店公寓等,以及 1400余套公寓及9000車位的停車場。園區是湖南省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為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為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簽約重點項目,2019年9月,被中國商務部認定為 “國家級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
園區優惠政策及優勢在于,入園企業可擁有100%股權,不受阿聯酋保人政策限制;除5%進口關稅及2018年起征的5%增值稅外,其他免稅;允許創辦一人獨資企業;無外匯管制;自由雇傭外籍員工。
園區開發運營商為入區企業提供服務包括:證照業務代辦,如簽證和營業執照等;提供法律、商務、物流、用工、市場咨詢等服務;“湖南館”及“湖南名優商品中東展示中心”針對湘企提供特殊優惠政策。
截至2019年底,園區入駐企業2176家,中資企業1769家,有來自50多個國家10965從業人員。貨物吞吐量超過每年150萬噸,日均集裝箱卸載近80個,日均客流量4萬余人。2019年合作區總產值達到30.35億美元,累計實現總產值160.32億美元。截止2019年,園區累計上繳稅費3.05億美元,政府通過園區每年獲取土地、簽證和執照收入逾0.5億美元,有效地促進了阿聯酋當地的經濟發展。
(三)聚焦先進產能的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
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始建于2018年5月,位于阿布扎比哈利法工業園自貿區,緊鄰哈利法港。實施主體為江蘇海投公司,由中江國際集團、中核集團、蘇州工業園等4家國家級開發區聯合構成,負責園區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園區規劃總面積12.2平方公里,一期占地2.2平方公里,二期占地10平方公里,規劃產業包括倉儲物流、先進制造、商貿、鋁材加工、食品加工、光伏研發與制造、生物制藥、石化等。截至2020年底,園區處于一期建設階段,園區服務中心大樓已完工,園區內配套基礎設施如道路、生活服務區、標準廠房正在建設中,累計投資約8億元。首批8家企業己簽約入園,并陸續啟動建設。該園區得到國家發改委支持,稱為全國首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
園區優惠政策及優勢在于,生產要素成本低,企業、個人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
園區開發運營商提供投資申請、登記注冊、報關、商檢、核發原產地證明等企業所需 “一站式”代辦服務;金融服務;提供廠區代建、物業管理、安全保障、辦公場地租用、智能化園區等物業服務;提供信息咨詢、合作伙伴推薦等服務。
當前,示范園尚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還沒有收益產生。
(四)側重重化工業和物流的中國阿曼產業園
中國阿曼產業園成立于2016年5月,位于杜古姆經濟特區,占地約12平方公里,實施主體為寧夏中阿萬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園區規劃三個板塊:重工業、輕工業、五星酒店旅游區,占地分別為353公頃、809公頃、10公頃。規劃產業包括石油煉化、輕重工業、物流倉儲等。2017年4月,園區基礎設施開工,2018年4月綜合服務樓開工建設,建材城一期建設啟動。該園區已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貿促會的重點園區。
園區優惠政策及優勢在于,中國投資者可設立100%的獨資公司;享受30年營業稅、所得稅、進出口關稅全免的待遇;工作簽證不受限制,阿曼國員工需占比例10%;免商業代理人或保人制度;無外匯管制;注冊資本無最低要求;發放原產地證;地租金價格每年每畝1300美元;土地使用年限50年,并且可續簽。
園區開發運營商為入區企業提供項目的對接、招商、運營、物業管理、轉經營或投融資等綜合服務。
目前,中國阿曼產業園有6家企業進駐,投資約2億美元。園區處于基礎開發及招商階段,項目落地較少。
除上述4家境外經貿合作區外,中東地區尚有中國阿聯酋(迪拜)食品工業園、沙特阿拉伯吉贊經濟城等園區未被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納入統計,同時還有一些處于正在前期開發階段的經貿合作區,如迪拜南區高科技園區。
綜上,境外經貿合作區也正在穩步推進中。中東地區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阿治曼中國城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正在成為中外雙邊合作的典范。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中國阿曼產業園處于開發建設推進階段,園區實現綜合效益尚需時日。
二、中國-中東經貿合作區投資開發的產業前景
境外經貿合作區的開發,首先也最為重要的就是園區的產業規劃,園區產業規劃是否符合國內企業的投資需求,是否符合投資當地國的經濟狀況和產業政策,將決定境外經貿合作區的開發的成功與否。同時應當重視合作區的主營產業、特色產業與當地產業政策相互對接。
以下從投資開發實施主體企業的角度,根據中東地區國情、政策、經濟發展狀況、市場特點,分析在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開發存在的主要行業機遇:
(一)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所代表的城市綠色管理行業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2019年度的研究報告,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中12個位于中東、北非地區。根據其“水風險地圖”,卡塔爾風險最高,接下來是以色列、黎巴嫩、伊朗、約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林和阿曼等國。隨著經濟及人口增長,城市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灌溉系統的擴大,每年都給缺水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壓力。為了解決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中東國家綜合控制需求和供應,制定嚴格水政策、應急計劃,以應對其挑戰。
根據研究與市場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的研究報告,中東和非洲(MEA)的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總投資約1332億美元,2020年投資約308億美元,目前規劃階段的項目總額約403億美元,執行階段的項目總額約588億美元,2021年預計完成項目額287億美元。在供水項目中,合同價值最高的是在海水淡化領域,價值為527億美元。中東和北非目前占世界海水淡化能力的47%。海水淡化投資最高的是科威特,為176億美元,阿曼為118億美元。
(二)倉儲及物流網絡行業所代表的交通樞紐服務業
根據瑞士中東(Swisslog Middle East)的研究報告, 2020年底中東地區倉儲物流市場規模達到663億美元。大數據分析、數據驅動的決策、物聯網(IoT)、機器人解決方案、無人機技術、數字化運輸和物流以實現高效的連接服務,對物流行業未來發揮關鍵作用,預計為全球物流提供了 1.9 萬億美元的巨大機遇。
物流能力是中東地區新冠疫情后經濟復興計劃的核心部分,中東地區擬建立高效數字化的物流網絡,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該地區在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交通樞紐地位。中國在物流領域是行業的領跑者,正在引領物流行業技術的進步,中國物流企業在中東地區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三)可再生能源行業所代表的低碳排放產業
根據弗羅斯特和沙利文(Frost and Sullivan)的研究報告,中東地區在未來五年將投資約1800億美元建設57GW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場,這相當于該地區可再生能源工業增長18倍。各國政府承諾增加綠色能源份額,并將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優先事項。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干擾,造成投標延遲和油價下跌。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受挫。但長遠看,其不會對太陽能和風能產業產生負面影響。2025 年,中東地區風能將占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量的20%左右。在太陽能領域,沙特和卡塔爾是多晶硅等元件的制造中心。太陽能電池制造及組裝是該行業投資的關鍵領域。從投資價值來看,光伏太陽能的貢獻最大,約占未來五年投資規模的67.4%,其次是聚光太陽能(CSP),約占17.5%。
中東地區可再生能源主要活躍市場中,沙特政府計劃2030年將太陽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77%,阿聯酋政府計劃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過44%,阿曼為減輕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困境,也在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落地。
(四)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所代表的產業布局升級
新冠疫情已持續一年有余,中東地區各國經濟顯然不會迅速復蘇,在繼續應對衛生緊急狀況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成功重新開放經濟和刺激經濟復蘇上。
基礎設施投資是各國政府的首選經濟刺激措施。既可支持短期和中期經濟增長,又增加就業、培訓教育機會,并且關鍵公用事業可促進社會平等,進而支持長期增長。研究表明,在中東地區1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可以在短期內創造13.8萬個就業機會,增長0.48%,并創造44.2萬個就業機會。
中東基礎設施缺口所需的資本和投資缺口很大,到2030年,該地區至少需要花費GDP的8.2%才能實現基礎設施目標。過去十年的基礎設施支出平均僅占GDP的3%,資金主要來自公共部門基金。隨著PPP、私有化相關立法,國際投資者的投資環境正在升溫。隨著中東擺脫石油經濟,持續實現經濟多樣化,交通、醫療保健、能源、市政管網等基礎設施投資,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些絕好的機會。
(五)高新技術產業代表的無障礙發展領域
隨著中東國家經濟多元化,各國政府不斷出臺支持高新技術基金支持及產業政策,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2017年沙特推出在5000億美元的未來城市計劃(Neom)中,旨在將一切都與人工智能、物聯網聯系在一起。2019年沙特頒布皇家法令,授權建立數據和人工智能管理局,設立國家人工智能中心和國家數據管理辦公室。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是沙特國家轉型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促進私營部門的增長。2019年,沙特通信和信息技術部與華為合作5G培訓項目,電信運營商扎因(Zain)在繼科威特后,在沙特20余個城市部署了5G。
早在2017年10月,阿聯酋政府就啟動了人工智能戰略,并任命了一位專門的人工智能部長,將人工智能列為該國科技驅動型經濟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阿聯酋政府的目標是將該國定位為實施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應用和服務的商業項目和企業的全球孵化器。
隨著中東各國經濟轉型的加快,中國將成為最有希望合作的伙伴。2017年底,沙特、阿聯酋等六個國家同意加入由中國牽頭的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子集,助力國際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落地發展,中東地區地廣人稀的特點將逐步成為特色產業的優勢和必選方向,并將帶動未來的新型城市化的發展,成為環境相似地區發展的表率。
三、影響合作區投資開發的因素
當前,作為投資開發實施主體企業,投資開發境外經貿合作區遇到相當大的困難,如開發建設進度遲緩,投資信心不足,國際融資和匯兌的難題,以及投資當地國產業政策的變化等。
(一)園區投資開發進展緩慢,投資信心不足
首先由于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貿易戰、國際貿易政策有從多邊主義向單邊主義發展的趨勢,加之新冠疫情影響,導致近些年國內企業更加注重國內市場以及自身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國際投資的源動力正在國內積累和醞釀。其次國際油價暴跌導致中東國家支出削減,經濟處于震蕩期,產業基礎薄弱的缺點明顯暴露出來,經濟復蘇增長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造成吸引中資企業投資以配合他們的發展規劃的動力不足。再次,由于園區基建投資額巨大,回收期長,園區運營開發企業園區投資均采用分期投資的方式以降低自身投資風險,投資謹慎。
(二)融資困難和匯兌問題
目前雖然有絲路基金、亞投行等金融機構的專項資金的支持,但由于每年額度有限,各項目資金競爭激烈,資金短缺問題仍然是較為突出的問題。
匯兌損失亦是海外投資一大痛點。由于投資國單一市場相對較小,投資企業主要針對中東地區或歐洲、非洲等地區市場。人民幣、美元、多個當地幣資金流之間兌換匯率波動大,存在很大的匯率風險。中國企業走出去亟需人民幣國際化等配套金融體系的支持。
(三)該地區有關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如果海合會國家不進行實質性的財政和經濟改革,到2034年將耗盡其保存的所有財富。各國面臨著經濟轉型、多元化的巨大壓力,因此制定了促進私營及海外投資政策,加大基建、教育的投入,加強法律和監管環境,鼓勵創業和創新等。同時各國鼓勵發展特定行業,如巴林的金融、卡塔爾和阿聯酋的航空和物流、沙特的下游石化和采礦以及阿曼和其他國家的中小制造企業。但同時多國強調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禁止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進入,僅鼓勵相對高端的制造業、高科技產業進入本國,為外國投資企業設置了一定的門檻,使得他們仍然要更多利用其他地區的基礎產業結構,不能通過就地成產解決稅收、貿易壁壘等問題。
四、合作區投資開發的建議
作為投資開發實施主體企業,為踐行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完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目標,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引導,并制定相應的便利化舉措,以更好地推進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促進當地國經濟蓬勃、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對國內企業引導
首先從政府層面,政府應進行頂層設計,積極參與當地政府的洽商,爭取對合作區更為有力的優惠政策,這是一般私營部門很難推進的難題。其次從各界商會等社會機構層面,應加強各類資源協調,加強企業與園區的對接,技術能力與國際商務能力的對接,引導企業“抱團出海”,達到共贏局面。再次從合作區開發企業層面,應認真做好國別研究、產業市場研究和精心完善產業規劃,產業規劃是否符合國情,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決定了未來產業園落地情況和未來發展。
(二)制定融資便利性政策和加強人民幣國際化
政府應制定融資便利性政策,金融、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便利性舉措,以加強對外投資企業政策資金的支持。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結算等配套金融體系的支持。
(三)投資產業應與東道國產業政策相符
中東地區多數國家經濟發展程度較高,處于轉型發展期,教育普遍西方化,人民理念相對開放,對于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產能,存在抵觸心理,其在很多國家無法立足。因此,中國政府及園區開發商應鼓勵和引導綠色、高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開拓中東市場,以迎合中東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對于投資企業應當結合政府大型項目以及中東地區投資市場行情,選擇投資前景廣闊的行業切入到中東市場。
五、結語
當前盡管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面臨著諸多困難及挑戰,但是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重點項目的復工復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新連接,各國經濟將面臨新一輪反彈。同時,隨著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等支持政策以及中東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中東地區境外經貿合作區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0年中國商務發展情況 [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 /j/202101/20210103035550.shtml,202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20[R]. 北京: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2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9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20.
[4] 國家統計局.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DB].https://data.stats.gov.cn/ tablequery.htm?code=AD06,2020.
[5] “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 通過確認考核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名錄 [OL]. 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jwjmhzq/article01.shtml,2020.
[6] 中國一帶一路網. 一帶一路大數據指數[DB]. https://www.yidaiyilu.gov.cn/jcsjpc.htm,2020.
[7]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2020年后中東和北非地區將迎來項目投資新行情[OL]. https://www.chinca.org/CICA/info/20090910381511,2020.
[8]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OL].http://www.cocz.org/news/content- 3003786.aspx,2021.
[9]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國阿聯酋(迪拜)食品工業園[OL]. https://oip.ccpit.org/ent/parks-introduces/49;jsessionid=4B022C02 D372FAE031361A291B08AD8C.
[10]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中國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區[OL]. https://www.investgo.cn/channel/v3_0/ hzq/index.shtml,2021.
[11] 王興平.中東及西亞產業園區發展與規劃[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
[12] 郭朝先,劉芳.一帶一路產能合作新進展與高質量發展研究 [J].社會科學文摘.2020(8):8-10.
[13] 范平平,陳明.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以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為例 [J].對外經貿實務.2020(6):29-32.
[14] 鄒昊飛,杜貞利,段京新.一帶一路戰略下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16(10):41-45.
[15] 李金葉, 李春瑩.境外經貿合作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效益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 ? 2020(2):147-151.
[16] 李奇偉.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案 [J]. 國際工程與勞務,2020(5):68-69.
[17] 付江.境外經貿合作區現行支持政策分析[J]. 中國經貿導刊,2020(7):10-13.
[18] 楊挺,魏克旭,喻竹.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新特征及新趨勢-創新對外直接投資政策與實踐的思考[J]. 國際經濟合作,2018(1):18- 27.
[19]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R].北京,2020.
[20] 沈銘輝,張中元.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一帶一路上的產能合作平臺 [J].新視野,2016(3):110- 115.
[21] Omid Bozorg-Haddad. Evaluation of water shortage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possible remedies[J].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Aqua.2020.69 (1): 85–98.
[22] Solomon Nathaniel. Renewable energy,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0(27):14601-14613.
[23] Akhavan, Mina. Evolution of Hub Port-Cities into Global Logistics Centres Lessons from the two cases of Dubai and Singapo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2017,25-47.
[24] Grand View Research. Middle Eas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Market Size, Share & Trends Analysis Report by Application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Boiler Water Treatment, Effluent Water Treatment), And Segment Forecasts, 2019-2025[R]. California: Grand View Research,2019.
[25] Logistics middle east. Supply Chain Annual cargo theft report indicates significant new trends [OL]. Dubai: Logistics middle east.,2021.
[26] Paul Noumba Um. Building forward better in MENA: How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can create jobs [OL]. Washington:WorldBank.org,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