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雪
【摘? 要】當前,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還亟待改進,教師要在課堂中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力求使學生從多方面展開思考,感悟語文學科的魅力。具體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從自主研讀、鑒賞評價、綜合實踐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階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115-02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in Reading Teaching
(Luoyuan Coun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China) XIE Xiuxue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broaden students' think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strive to make students think from many aspects and feel the charm of Chinese. Specifically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teacher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hinese thinking skills in terms of independent study,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Higher-order thinking
著名教育家布盧姆認知目標的記憶、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通常被人們認定為思維發展的六個層次。而低階思維是指前三個,高階思維則指后三個,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探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分析、綜合、評價的過程中盡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要為學生搭建一個平臺,給予學生自主分析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思維可以無限放飛,使學生可以在人生最關鍵的階段明辨是非,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它在教學目標分類中表現為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在當前的核心素養時代下,語文學科素養培養的落實在于平時的課堂。中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地拓展高階思維訓練。高階思維能力主要指創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高階思維能力集中體現了知識時代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是適應知識時代發展的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語言閱讀,其本質上反映了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只有真正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學到未來更多的有助于自身和社會的知識。筆者基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將從以下一些角度進行探討:
一、自主研讀文本,分析語言妙處
學生語言分析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給予機會。每一節課程中,教師都可以讓學生自主研讀文本,主動找到精彩語句加以分析,感悟文本遣詞造句的妙處,分析文本中寄予的深刻思想,對自己實際生活的影響,這樣與文本親切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思維也能跟著活躍起來。當前,語文教師往往沉醉在自說自話的課堂中無法自拔,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們思考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如何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呢?自主分析需要興趣作為依托,同樣在自主研讀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忘記興趣的引導,否則這便會成為一紙空談。例如,在《蟋蟀的住宅》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給予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讓學生在分析和感悟的過程中學會恰當地使用語言。為此,教師可以進行如下一些提問:“同學們,閱讀的過程中,你們能不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呢?你覺得哪句話最能體現出語言的準確性呢?請同學們自主分析?!痹谶@樣的引導下,學生們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滲透分析的因素,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那么課程學習有可能會陷入一種更加盲目的境地,盲目的閱讀缺乏思考的因素,這就讓語文學習陷入了不可逆轉的誤區中。語文教師要做的便是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獲取信息文本的語言特征,進而能夠在以后的閱讀和寫作中靈活地運用這些語言。
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礎便是自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自我參與分析的那份滿足感,在不斷思考中學會融入自己的評價,而不是跟著教師的步伐層層邁進。我們要培養每個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敏感度,使他們能夠積極地接觸到文本中的思想。
二、積極鑒賞評價,提升思想品質
積極鑒賞文本的思想,這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這種思想強加給學生,這樣被動的學習不僅不能提升課堂學習的有效性,還會將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更具有桎梏性的氛圍中去,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鑒賞和評價文本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能夠真切地從內心感受到文本思想對自己的影響。在課程學習中,我們不應只關注簡單的字詞句,更應將思想感悟納入教學的重點范疇,使每一節課程都能夠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例如,在《和時間賽跑》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展開自主評價,使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這篇課文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師在課件上展示如下思考問題:“同學們,請大家自主閱讀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當中蘊藏著的深刻道理。對于時間,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們可以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有所感悟,于是就有很多學生發言:“我感受到了時間的可貴,也體驗到了不能浪費時間,因為它從來不等人?!薄拔矣X得無論我們怎樣,時間都會過去,有的時候我想留住它,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去做。”……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閱讀中學會了鑒賞、評價以及感悟,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評價文本的相關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在這樣的評價中體驗到自我價值,而且能讓學生在感受善惡美丑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充分發揮出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三、勇敢拓寬思維,凸顯綜合能力
語文學習是綜合素養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綜合分析理解的機會,讓學生能夠聯系文本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小學語文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便是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在此過程中,教師更要給予學生自主展示的空間,讓每一節課程都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使更多、更好的知識在學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在綜合素養形成的過程中及時發揮出實效。例如,在《扁鵲治病》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解讀文內容的能力,使學生們消除對文言文學習的恐懼心理。這篇文章既彰顯出了作者語言分析能力,也凸顯出了豐富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思考和感悟,“同學們,請大家自主翻譯文本內容,猜測重點詞語的含義,讓我們的學習多一份深入的思考。除了感受到扁鵲精湛的醫術,你們還感覺到了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將視線轉移到了蔡桓公身上,從多角度分析文本的思想內涵,諱疾忌醫、剛愎自用的蔡桓公也被學生們挖了出來。還有的學生想到了那些有大愛的白衣天使們,想到了那些可敬的逆行者,思維逐漸拓寬。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彰顯出語文綜合素養,這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拓寬學生思維能力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評價文本內容,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應該成為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對于學生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低層次階段,而應該在高層次方面有所突破。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我體驗的機會,讓每一節課程真正地為學生而生。在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讓學生充分想象、深入分析、積極評價和鑒賞文本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毛海鷹.為高階思維而教——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1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