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發展軟實力和持續動力,除了可以凝聚人心,使得企業持續發展之外,還可以為實現百年的基業打下基礎。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凝心聚力,把核心價值觀融入企業發展各方面,培育文明作風、良好企風,為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
本文先說明新時代企業文化的功能,再敘述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
引言: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企業在市場化道路上長期創造創新、自我團結、戰斗競博過程中形成的工作作風、人文價值觀和生活習慣,同時也包括企業在管理中創造核總結的具有自我特色的精神性財富,對全體企業員工擁有一定的引導力、凝聚力、感召力,以價值觀作為導向,可以將全員力量、興趣、行為形成合力,聚焦靶心實施相關的企業發展行為。一個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同甘同苦是分不開的,由此強化企業員工的思想武裝 ,在促使員工為之自覺奉獻、奮斗的企業文化。在緊扣目標不懈奮斗過程當中,員工才能與企業設置的目標保持一致,實現同頻共振,才可以加快其發展,才可以使得企業核心的競爭力獲得有效增強。基于此,應當著眼長遠發展,聚焦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讓企業正能量得以強勁發展并影響每一職工,實現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一、新時代企業文化的功能
首先,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一個主要價值觀,可以充分有效調動內部力量,經過企業管理的同一指導科學經營,發揮企業全員的資源匯合優勢,聚焦企業的重點平臺,培育高質量員工隊伍,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其次,企業文化形成的文化觀念,進一步減少公司內部的消耗以及摩擦,以此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具有一定的凝聚功能。最后,企業文化創建的文化生態環境,將企業與員工個人形成命運共同體,由此進一步地強化所有員工的工作責任感、榮譽感、歸屬感,自覺肩負起維護企業聲譽、發展企業的使命。譬如,在上世紀60年代,石油大會戰當中進一步地培養形成的鐵人精神以及大慶精神,已然成為了石油人為此自豪的精神力量。
二、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文化建設不夠重視
企業文化建設是促進自身發展重要動力,還是確保和諧企業發展環境的基礎,這已經成為了衡量企業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但是,往往在企業的實際運作中,相關管理人員不夠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并且不能夠認識到其重要的作用,使得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得不到支持以及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路以及方向不可以充分符合自身發展形勢以及管理運行需求,對企業文化建設和效果的持續提升形成桎梏,難以有效發揮企業文化的積極作用甚至起到束縛的反作用,無法對企業發展形成有效的支持。
(二)文化建設思想較為落后
隨著中國時代的發展,企業對文化建設具有進一步認識,不斷加大投入以及支持的力度,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的提高,可以對企業的發展形成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的文化建設思想相對傳統,太過注重經濟的建設,缺少人本思想的有效滲透,使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并不可以形成良好成效。而在當前的企業文化建設中,管理思想落后,并不能結合企業和職工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文化建設,使得企業文化并不能直觀展現企業發展戰略和管理思想。
(三)文化建設形式較為單一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相關管理部門,結合到文化建設實際需求和發展環境,有效開展文化建設的活動,實現文化思想對企業管理運行的有效滲透,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效果的提升。然而,在推進文化建設、實現文化新氣象的建設工作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缺乏正確的認知,出現先導意識錯位、建設措施缺位等現象,注重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但是卻忽視掉企業文化思想的融合,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不可以形成較好效果。
三、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
企業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建設對提高企業發展質量與提升企業競爭力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企業未來走向指明方向。
首先,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文化建設思想,對文化建設工作提供強力而有效的支持指導。
其次,要進一步學習領悟各大方針政策、先進思想理論知識,準確掌握企業發展環境,科學優化經營管理活動,明確文化建設方向,高效開展文化建設工作。
再次,加強企業文化宣傳力度,利用網絡優勢,積極拓寬宣傳渠道,同時要加強對網絡社交平臺的管理,提升企業形象,增強社會和行業影響力,從而激發職工群眾的工作積極性,推動文化建設的高效開展。
總之,管理部門要加強企業生產管理一線進行深入的調研,耐心與干部職工的溝通交流,掌握職工群眾實際訴求,及時跟進對職工反映強烈的問題,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職工群眾的實際困難,傳遞企業文化思想,真正做到與職工群眾共呼吸、心連心,能與職工共情,以優秀的企業文化凝聚于感召企業員工,使其以更飽滿的熱情與積極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企業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找扎實實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增強職工向心力。
(二)汲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泱泱文明歷史,以為自強不息、勇于奮進的精神抗住了歷史風雨催打,成為世界上偉大民族,創造出來舉世矚目的中華文化,除了能夠為反哺自身、固本滋元之外,還可以為人類作出來卓越的貢獻。需要將企業文化扎根到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立足于中華民族良好傳統文化,并以之作為養料,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把具有規律性以及豐富的管理思想,進一步地代入到企業管理工作中來,以此突顯企業的中國特色。我們可以從儒家思想當中,學到“愛人、重民”這一思想。從道家學說當中,學到“無為而治”這一理念。以管理的制度作為核心,這才是法家學根本的思想。與此同時,還需要充分汲取企業內部當做的不同觀點,穩中求進,堅持發展新理念,大膽拓展新的企業文化內涵,但必須居安思危,深刻認識企業文化建設隨時面臨的組織懈怠風險、凝聚力不足風險、脫離群眾風險、思想消極風險、華而不實風險,必須時時自我檢查、自我反省、自我梳理,將風險的源頭在滋生之初便遏制在搖籃中,建立健全遏制不良勢頭滋生的長效機制,杜絕蔓延,決不能讓企業文化的建設亂了方寸、偏離正確軌,創建風清氣正的企業文化生態。
(三)加強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入
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將人本思想對企業管理運行的各個環節進行高效滲透,對企業發展形勢和職工群眾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對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進行及時地掌握,使相關管理部門能夠充分結合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文化建設策略。
首先,要在日常管理中實現對文化建設的積極推動作用,并加強與人資管理的高效融合,將職工發展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結合職工崗位工作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教育,為職工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職位晉升通道,為職工制定科學的發展途徑,提升其主動學習意識,增強對企業的向心力,并將企業文化理念在培訓工作中進行科學的融合,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與企業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念,推動文化建設成效的提升。
第三,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該企業的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每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色和發展需求,建立并完善立體化、人性化、制度化、專業化的文化發展體系,服務企業、服務職工群眾。
總之,要注重抓好企業各項制度的堅持和鞏固、完善和發展、遵守和執行,突出有效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企業治理和企業文化凝聚的效能,努力推進企業以人為本的治理體系和科學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走在社會同類企業前列。
(四)發揮黨、政、工、團的協同作用
黨、政、工、團的組織能夠在文化建設當中,各自肩負起重要的任務。群眾組織能夠在企業文化建設當中,具有特殊促進作用,譬如工會組織能夠加強教育的引導,努力培養職工主人翁的責任感,切實幫助、引導職工正確認知集體、國家以及個人之間的利益,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企業以及社會整體的利益而艱苦奮斗,為企業做出來更多的貢獻。根據相關法律,維護企業職工民主的權利,組織民主管理企業,參加企業管理,監督企業當中的各級干部,行使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利,組織企業職工展開合理化的建議,確保企業職工生活的福利。共青團組織就需要擔負起塑造以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任,充分地發揮出企業導向作用,有效提升青年職工整體的素質水平,充當企業文化生力軍,需要加強培訓以及教育新職工以及青年職工,使其可以體會企業文化的熏陶,宣傳現有企業文化,把企業產業發展與推動企業文化成熟提升緊密結合,把保障改善職工民生與迸發企業發展后勁緊密結合,譬如組織演講活動,征文比賽,推廣先進經驗等,以黨、政、工、團的聯合力量促進企業文化健康蓬勃發展,引導職工群眾乘勢而上、砥礪前行,由此提升企業發展水平。
結論:綜上所述,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企業文化應是 以服務企業發展為中心思想,著眼于為全體企業職工群眾創造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生活,具體團結群眾、催人奮進功能,能有效帶動全體企業職工積極進取、乘勢而上,為所在城市區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正能量向導的一種文化軟實力。對標我國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融入國家和歷史發展的潮流,堅持以習總書記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把企業實際和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通過企業文化的有效建設,將此觀念滲透到在企業當中,在每名企業員工的思想當中落地生根,將個人奮進的征程與企業發展、國家社會進步相結合,實現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武恒智.試論以人為本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J].區域治理,2018(31):126-126.
[2]郭志宏.以人為本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精神文明躍上新臺階[J].環球市場,2018(28):261-261.
[3]黃道成.以人為本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思考[J].山西青年,2018(13):172-172.
[4]林斌.弘揚核心價值觀,促進新時代企業文化落地[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9,(5):15.
[5]張穎婷.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創新發展路徑與載體的研究[J].錦繡(中旬刊).2019,(5).
[6]楊珂妮.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中工會的作用與地位探究[J].當代商報(理論與創新).2019,(12).
[7]卿青.工會在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J].企業文化.2019,(35).
[8]陸杰.探究新時代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現代企業文化.2018,(33):153.
論文作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徐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