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傳播渠道和思想陣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各大高職院校思政課紛紛采用線上互動式教學方式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也是思政課改革的方向和機遇。文章從優化課程設計、加強師生互動、創新教學形式方面進行分析,以期教師同人在積極應對挑戰、互動學習秩序、質量保證等方面提高教育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教學
黨的十八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加快并發展現代的職業教育。要想完成這個目標,教師就需要堅持服務與就業并重、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方針,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前沿,培養高素質人才。思想政治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圍繞“以德育為根本”的神圣目標,加強對高職學生的政治素質培養,以及思想道德建設。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教學面臨的主要挑戰
思政課作為高職院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人生觀、道德觀的關鍵課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高校延長了開學時間,導致學生不能按時去學校上課。而學校在防疫時期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正確對待疫情有關的信息和輿情,成為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之一。為貫徹“停課不停學、教學不斷線”的要求,教師要以網絡線上教育的手段為契機,將思想政治課程與社會現狀有機結合,在防疫大局中開展新形勢下的思政課程教學新局面。網絡線上互動學習是師生通過電子學習平臺,以網絡技術為紐帶的教育活動形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其具有內容豐富、功能完備、互動性強、時空不受限的特點。由于教師缺乏足夠的網絡信息知識,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網絡教學面臨教學平臺運行不穩定的挑戰,并且存在課程更新不足、教學方法不靈活、學生管理難等問題。
(一)教學平臺運行不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高職學校的教學方式發生改變,思想政治課程從線下課堂教學轉向網絡直播教學。學校選用一個合理的、能夠平穩運行并契合師生教學習慣的線上教學平臺,對保障網絡教學的效果、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始研究“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但實際上真正適合線上教學活動的平臺很少。防疫期間,線上教學平臺運行不穩定的問題引人注意。由于一些平臺技術積累不深,一旦學生和教師全都登錄到系統當中,平臺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會發生功能缺失、功能無法使用等情況。網絡平臺的不確定性和局限性考驗著教師和學生的耐心和信心,導致網絡線上教學受到一定沖擊。另外,一些培訓平臺還沒有與高校達成一個契合學習教育的針對性服務協議,很難將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相平衡,技術問題不能及時消除,導致教師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平臺。如果平臺運行有所延遲,師生互動遲緩,就對教授知識和培育人才的效果明顯減弱。
(二)教學方案沒有及時更新
在網絡教學能夠通暢進行的基礎上,教師有必要對課程方案進行相應的修訂,并根據最新的線上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改變以及調整。然而,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周期內讓教師完成平臺選擇、內容變化、方法選用、評估變化等事項,教師會面對許多困難。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拓展防疫知識,讓實時新聞及時融入學生們的教學課堂內容當中,把它變成當日的教學題材,保持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讓學生們可以在思想政治課上感受社會現狀??紤]到部分教師局限于專業技能素養、研究方向、自身所處環境和對平臺的理解程度等情況,教學團隊在集體備課和課程設置上很難設計出完美的教學方案,教師只能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對教案加以改進并且完善和總結。
(三)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教學方式通常都是根據具體的教學課程內容以及教學的整體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防疫知識的傳播顯得尤為重要,防疫期間的整體教學思路和內容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就要求教師們對傳統的教學知識進行創新,以疫情防控為方向,進行教學手法的更新。對網絡教學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有部分教師很難在第一時間就進入網絡直播的角色當中。這部分教師在對整體教學方式的研究、選用上通常都處于被動的狀態,在教學活動中總是很難考慮全方面的影響因素,授課方式全靠“誤打誤撞”,對課堂的把控不夠靈活,因此也就造成這種授課方式有時管用、有時失效的狀況。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
除了使學生適應學習的實際需要,教師還必須積極建立可靠的、科學的學習保障機制。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完善,高校教師應重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為思政教育的發展創造條件。此外,為保證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對網絡科學和政治學習平臺的資金支持,建立專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制定充足合理的經費比例,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充足的發展環境和資金支持。
(二)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高校教師可以開展生動有趣的思想政治活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加深對政策的理解。在課余時間,高校教師還可以積極地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競賽,學生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新媒體學習與知識思想和政策相關的內容。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使他們不斷學習先進思想和政策。
(三)完善和優化學生思想監督機制
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高校政治工作呈現多元化、開放化的特點。因此部分學生的思想可能受到各種意識形態的影響,容易形成錯誤的政治觀點。高校要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不斷完善和優化學生思想的監督機制,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的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規劃。此外,高校可以增加信息管理人員與學生的溝通次數,結合網絡調查,實時把握學生思想的變化與信息反饋,從而建立全面的思想政治動態報告,及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
三、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教學改革的主要手段
(一)精選平臺服務教學活動
目前,我國的線上教學平臺有一百個左右,但并不是所有的平臺都能夠完美契合高職思政課程的教學需要,因此,高校和教師要對各種平臺進行對比、分析和研究,最終選用一個契合自身教學習慣的平臺。
在對平臺的選擇中,教師們可以選擇智慧樹、學習通、雨課堂等平臺,這些平臺能夠及時有效地為學生們提供教學服務。同時,教師可以利用QQ群聊、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來完成線上教學活動,為學生們進行線上的授業解惑,增加線上教學的新鮮感和趣味性。此外,高??梢耘c所選擇的教學平臺保持緊密的聯系,確保平臺能夠正常運行,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培訓,預設出現緊急情況時的處理方案。網絡授課因其具有互聯網絡的獨特性,有時可能會出現網絡波動、系統故障、設備損毀等問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就會對正常的授課流程產生不利的影響,使其難以展開。對這些情況,教師們需要有一套緊急的應對方案,確??梢哉i_展教學活動。除此以外,思想政治課程因其獨特的教學需要以及學情狀況,要求教師對所選的教學平臺有所了解。高校領導可以聯系平臺管理人員,為學生的教學制作出一個針對性的方案,并配合處理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的思政教育活動保駕護航。
(二)集體備課優化設計方案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為了能夠確保教學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團隊結合當下社會現狀,對授課手段、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是十分的關鍵和重要的。教師團隊可以將目前教學平臺以及網絡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分析,從學生的具體學情以及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兩個方面入手,做到將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點融入教學的日常課程內容當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眼界與見識,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制定課程時,教師團隊還需要尊重教師與學生對網絡信息技術掌握程度的差異。由于教師的年齡比學生大,因此部分教師對一些新的網絡知識,其掌握的程度可能并不如學生,教師團隊要充分考慮差異性。教師們也應該增強自己的網絡教學水平,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進行線上教學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網絡學習心理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如在智慧職教云平臺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們可以進行集體研究討論,并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案。教師團隊根據不同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每位教師的教學時間安排、教學資源的使用、具體授課手段以及課程的考核標準等進行方案預設,創建出一個契合線上教學模式的框架體系,并加強對技術模塊功能的使用,提前做好預習并設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借助平臺的力量,教師可以對課程中的具體教學環節進行設計,加深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并及時對教學活動成果進行總結。
(三)強化互動創新教學形式
對高職學校線上思政課程的教育,教師可以創新性地采用以下這幾種教學模式:師生們線上互動輔以直播的方式;根據課程內容進行學生自學輔以教師集中指導的方式;讓學生觀看課程錄像輔以直播內容的方式等。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契合不同的學生對教學形式內容多樣化的要求,有效增強學生們線上課程的學習體驗效果,并能使其體會到擔任課堂主角的快樂。
教師對教學形式的創新也可以體現在下列幾種方式: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探究式學習法等。這些新型教學模式秉持數量和質量兩者相結合的理念,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們在線上課程中整體的積極性以及參與感,鼓勵并支持學生們進行課堂回答,提高學生們的知識水平,給學生們豐富的學習體驗。
線上教學平臺擁有多種多樣的軟件程序,教師可以基于這些程序與學生進行多種情形的互動,這是線上教學獨有的特色。如在線上的問題活動、具體問卷調查、學生間話題討論、頭腦風暴等,這些互動能夠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并且可以很好地讓學生們參與學習活動。這些活動的展開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加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課堂的整體吸引力。再如,在講解經濟類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們進行課前的問題設置,可以是對今年的我國的總體GDP增長幅度進行預測,這些問題能夠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加深學習的印象。若教師以疫情期間的數據為教學內容,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知曉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并且能夠看到我國在抗疫方面的努力和戰勝疫情的決心。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助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校的線上思政課程還面臨一些問題,但這些困難和形式變化需要全體師生及高校、線上平臺共同努力,主動出擊,方可破解。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控當今時代的教學形式變化,在教學事業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有效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在培養學生相關專業技能的同時,使其身負民族使命感。
[參考文獻]
[1]李明運.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品位·經典,2021(08):141-144.
[2]張夏青.混合式教學:全方位、多維度整合教育合力—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要素整合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1):16-18.
[作者簡介]左娟霞(1987—),女,陜西富縣人,陜西警官職業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