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學 李智鋼
2020年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大中小學都開展了大面積的線上教學,這是國家科技進步、基礎建設領域巨大投入的結果。選修課程作為普通高中數學必修、選擇性必修課程的補充,覆蓋面比較廣,課時相對較多,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把握機會,以直播教學模式為依托,以教學內容為載體,適時融入德育元素,讓學生不僅學到數學知識,還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步步有依據、處處符合邏輯,這樣就逐步培養了學生言必有據、堅持真理、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數學源于實際、寓于實際、用于實際的觀點去逐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選修課程是由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設置的課程,供學生依據個人志趣自主選擇,分為A、B、C、D、E五類。這些課程為學生確定發展方向提供引導,為學生展示數學才能提供平臺,為學生發展數學興趣提供選擇,為大學自主招生提供參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和大學專業的要求選擇學習其中的某些課程。其中“微積分專題”內容在以下三類課程中均有體現:
A類:數理類課程,供有志于學習數理類(如數學、物理、計算機精密儀器等)學生選擇的課程。包括微積分、空間向量與代數、概率與統計三個專題。B類:經濟、社會、部分理工類課程,供有志于學習經濟、社會類(如數理經濟、社會學等)和部分理工類(如化學、生物、機械等)學生選擇的課程。包括微積分、空間向量與代數、應用統計、模型四個專題。E類:拓展、生活、地方、大學先修類課程。其中大學數學先修課程包括:微積分、解析幾何與現行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選修A類課程包括的“微積分專題”,是在數列的基礎上建立函數極限和連續的概念;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極限刻畫導數,給出借助導數研究函數性質的一般方法;通過極限建立微分和積分的概念,闡述微分和積分的關系(微分基本定理)及其應用。本專題要考慮高中學生的接受能力,重視課程內容的實際背景,關注數學內容的直觀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運算、數學建模和邏輯推理素養,為進一步學習大學數學課程奠定基礎。
“微積分專題”很多教學內容中隱藏豐富的德育元素,按照數學概念、數學符號、數學聯系、數學方法、數學應用歸納了每個知識點所蘊含的德育內容,如此豐富的材料蘊含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以及辯證唯物論觀點等,在線上直播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引入這些元素,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線上課堂的氣氛,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數學抽象的知識。
例如:在“極限”的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通過認識離散變量從有限到無限的變化過程,以直代曲的數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利用劉徽的割圖術,認識從近似值到精確值的實現過程。“割之彌細,所失彌少”貫穿在全部討論中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變化的觀點,用變化的觀點去考查問題,從變化當中去認識事物,同時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思想方法也同樣貫穿在導數和微分的教學、積分的教學中。再如,在切線問題中,把切線看成割線運動與變化的極限位置;在速度問題中,從小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的變化中去理解和計算瞬時速度,從而引入變量的概念。函數的極限概念,導數與微分的概念,在積分的教學中,求曲邊梯形的面積也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有限到無限。從近似到精確的極限過程中,培養學生從量變到質變的極限思想,促進培養學生嚴謹、縝密的思想品質和辯證唯物論的觀點。
在教學內容的具體操作上,可以堅持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在線上課堂中展示,直播的教學模式中要求教師要表述更多的語言來面對屏幕后邊的學生,因此這是一個很好的引入德育元素的機會。例如:在連續的知識點上,揭示生活中很多事物的變化都是連續的,不能急于求成,線上直播的時候可以請每個學生舉出一個正面的實際例子,在討論區立即回復,來說明任何事物都是需要長時間的付出和持久不懈的努力,生活中妄圖尋求捷徑的想法是不對的,從而在線上將課堂與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再如,教授函數與極限部分,對于一個極限問題,我們首先要觀察函數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就像和一個人打交道,要先了解他的性格特點、脾氣類型是哪一種,才能更好地溝通和相處。
“微積分專題”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課上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刻,課下遺忘快,因此,在直播教學方法上,重點使用“PPT+數位板”板書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活動包括直播課堂講授、線上課堂的提問、答題卡的練習和線下課程群作業,等等,在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體現德育的元素。
直播課上的錯例剖析:在線上課堂學習或者習題練習時,要允許犯錯,甚至直播教師可以直接給出錯誤的例題解法,通過講解錯題,針對錯誤的解法,能找出問題所在并予以解決,在錯誤與正確之間鍛煉學生的從正向到逆向、從逆向到正向的思維。例如:在線上直播時選擇答題卡進行課堂練習,教師可以在設置答題卡的答案時,把學生容易出錯的結果設置在備選答案中,選項中故意不保留正確答案,在討論區也避免了其他學生跟風,從而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滲透出非常經典的辯證唯物論觀點。
直播課上的歸納總結:直播教師在PPT中利用表格、圖表等手段歸納總結數學內容,揭示各個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滲透“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例如:為了更形象地揭示函數微分學中函數有定義、函數有極限、函數連續、函數可導、函數可微這幾個性質之間的聯系,采用“臺階圖”的形式,既簡潔又真實。這種習慣也會幫助學生學會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多觀察,勤思考,會總結。
直播課間的休息:在課間休息時播放眼保健操的音樂,緩解學生長時間上網課導致的眼睛疲勞,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引領學生積極的生活觀。
直播課后的數據保存:很多直播平臺有“生成回放”模式,直播課后,教學平臺生成整個教學過程的回放視頻,方便有疑問的學生回看課程,也為有特殊情況沒參加直播課程或參加課程不完整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直播教學環節:直播講解、課堂練習、課程群的答疑輔導、線上作業的提交和批改等一系列完整的環節,培養學生踏踏實實、有條不紊、言必有據的科學態度,尤其是數學作業,必須要有過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就像做事一樣,看重做事的過程。線上提交數學作業,是有時間限制的,長期下來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也要遵守規則,甚至可以舉出一些實例,根據正在發生的,在疫情防控隔離的措施下,不守規則的人,擅闖隔離帶,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選修課程的修習情況應列為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專業的招生,根據需要可以對選修課程中某些內容提出要求。國家、地方政府、社會權威機構可以組織命題考試,考試成績應存入學生個人學習檔案,供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參考。直播課程成績的考核要重過程、重態度,把考核當成課程的最后教學環節,以考促學,考學結合,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我風采的多層次、多維度的空間。
“微積分專題”知識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信息,但是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在數學知識上硬貼德育的標簽,而是在構建的直播教學模式下既能貼切自然,又不喧賓奪主,巧妙地利用好資源,拓寬德育的領域和創新德育的內容、形式。在“微積分專題”直播教學模式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重要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以使學科內容和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