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焦核心素養(yǎng),重構數學教學,小學數學迎來新的教學形勢,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再造教學體系,這樣才能推動數學教學邁進全新階段。本文以此為立足點展開分析,反思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創(chuàng)新重構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方法,希望能夠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帶來參考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6-0111-02
Reconstruct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athematics Core Quality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Suojin New Villag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LANG Yun
【Abstract】Focusing on core literacy, reconstruct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ushered in a new teaching situation, and rebuilding the teaching system with core literacy as the guide, so as to promot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o a new stage. This article uses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reflect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and propose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innovate and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model,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 teachers.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
一、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反思
(一)教學理論化
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視角,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增加課堂實踐,由此對學生的相關素養(yǎng)能力形成培育。因為素養(yǎng)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實踐中才能取得效果。比如計算能力,單純掌握計算規(guī)則,并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只有在實踐練習中,對計算規(guī)則具體利用,逐步熟練,這樣才能推動計算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看,在課堂上不少教師對實踐的設置不足,教學活動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數學例題的講解,并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實踐空間。
(二)教學缺乏趣味
興趣是刺激學生學習參與的核心動力,尤其是小學生尚未形成根本的學習思維和意識,因此需要通過外部因素來刺激學生,其中尤其需要關注到興趣這一點。當教學活動有了趣味,學生參與進來,那么才能在其中逐步提高核心素養(yǎng)。如果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主動性不高,體現出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那么自然就很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形成培育,無法從內在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
(三)忽視差異
個體差異是教學活動應該關注的一個要點。不論是從數學學習能力,還是從核心素養(yǎng)能力來看,學生彼此之間都存在客觀的水平差異。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以及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都應該把握這一要點,遵循學生個體之間的客觀差異,對教學活動實現差異化、個性化構建,讓教學活動能夠最大程度貼近學生實際情況。不過,目前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未能體現出這一點,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教學同質化,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數學水平的發(fā)展提升。
(四)脫離生活
生活化教學是近些年引起廣泛討論的一個教學理念,衍生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小學數學教材知識構成,本身就和生活關系密切。而核心素養(yǎng)能力也能在生活中得到體現。因此,讓教學活動回歸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數學環(huán)境,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學,這樣才更加貼近當前實際。目前尚有部分教師未能對此予以落實,教學活動還是以教材為藍本,以板書為手段,和生活出現脫節(jié),從而降低了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創(chuàng)新重構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
(一)強化實踐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既有理論,也有實踐,二者保持平衡狀態(tài),才能達到教學效果。針對當前教學理論化的問題,就需要注重強化課堂實踐,給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豐富的實踐活動,提供練習實踐的具體空間。比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就可以構建起“畫一畫”的實踐活動,教師提出具體的長與寬條件,讓學生根據這些條件畫出具體的圖形。也可以構建組合畫圖的實踐,教師給出多組數字關系,學生對其這些數字隨機組合,畫出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對于實踐活動的設置,除了講解理論知識之后進行實踐,也可以從理論知識講解前設置實踐,也就是基于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如教學觀察物體就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在多媒體上展示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不同物體的整體形狀、顏色等,辨析其中的差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二)趣味教學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還需要深化教學活動的趣味化構建,采取一些學生感興趣或能刺激學生興趣的方法,用以取代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讓課堂教學體現出更高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比如,教學條形統(tǒng)計圖的相關知識,就可以構建起課堂調查活動,讓學生分成小組,對班級中10名學生的身高和體重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并且制作出對應的條形統(tǒng)計圖。通過這樣的班級內調查活動就可以提升教學趣味性,同時加強學生彼此之間的交互。
除了游戲化教學,還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來構建教學教學內容。比如教學“四則運算”,可以結合學生喜愛的動畫《熊出沒》,結合其中熊大熊大采摘水果的畫面,構建起四則運算的數學情境:熊大熊二去森林中摘水果,熊大摘了20顆葡萄,2個蘋果,3根香蕉;熊二摘了3個橘子,2個西瓜和10個芒果。熊大分給熊二10顆葡萄,熊二分給熊大5個芒果,之后各有多少水果?此外,還可以設定水果價格,引導學生計算熊大熊二各自的水果值多少錢,對四則運算實現計算實踐,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分層教學
基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就顯得非常必要了。而從具體的實踐途徑來看,需要先對學生展開分層,以學生的具體數學水平為基礎,依照水平高低,將學生分為多個不同的層次。然后,以問題導學的形式,針對不同層次,設計難度高低不同的導學問題。例如,教學小數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1.小數是什么?2.小數和整數有什么區(qū)別?3.小數加法應該如何計算?4.小數減法要如何計算?5.小數加減和整數加減有什么區(qū)別?6.整數加減法的計算規(guī)則,是否適用于小數加減法?從易到難設計多個問題。對于低層次學生,分配簡單的問題,著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高層次學生,分配有難度的問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習。
(四)生活化教學
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構,還應該關注到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構建,讓教學活動能夠回歸生活,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理解。一方面,可以從生活中引入具體的案例,從中挖掘包含的數學知識,以生活案例為載體,對學生展開數學知識講解,提高學生認識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立足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拓展延伸,依靠生活情境或是工具來呈現知識。比如借助生活情境、生活智能設備等,重構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如此一來,能夠讓小學數學的課堂知識展示呈現出不一樣的形式。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需要體現出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根本內核。在具體教學工作中,要從實踐教學、趣味教學、分層教學與生活化教學這些角度出發(fā),重構教學模式,推動核心素養(yǎng)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楊萬彩.基于課堂高效教學法的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育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9).
[2]李夏.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9(06).
作者簡介:郎蕓(1979.05-),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小學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責任編輯? 范娛艷)